理论教育 目标设定、风险偏好与风险承受度

目标设定、风险偏好与风险承受度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标设定是否科学、有效,取决于其是否符合企业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在战略制定阶段,企业应进行风险管理,考虑将该战略的既定收益与企业的风险偏好结合起来,目的是帮助企业管理者在不同的战略之间选择与企业的风险偏好相一致的战略。在确定各目标的风险承受能力时,企业应考虑相关目标的重要性,并将其与企业风险偏好联系起来。

目标设定、风险偏好与风险承受度

目标设定是否科学、有效,取决于其是否符合企业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

(一)风险偏好

风险偏好是指企业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愿意接受的风险的数量,可以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对风险偏好加以度量。风险偏好与企业的战略直接相关。在战略制定阶段,企业应进行风险管理,考虑将该战略的既定收益与企业的风险偏好结合起来,目的是帮助企业管理者在不同的战略之间选择与企业的风险偏好相一致的战略。

(二)风险承受度(www.daowen.com)

风险承受度是指在企业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对差异的可承受风险限度,是企业在风险偏好的基础上设定的对相关目标实现过程中所出现的差异的可接受水平,也被称作风险承受能力。也就是说,风险承受度包括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和业务层面的可承受风险水平。例如,一家公司的目标市场份额是15%,同时还规定了对市场份额的可接受范围即10%~20%。又如,收入增长率的目标是40%,但允许有一定的偏差,对35%~45%的收入增长率都可以接受。再如,要求产品的废品率是3%,但是最多允许5%的产品是废品。

在确定各目标的风险承受能力时,企业应考虑相关目标的重要性,并将其与企业风险偏好联系起来。企业在风险承受能力之内经营,能够使其在风险偏好之内向管理层提供更大的保证,进而对企业实现其目标提供更高程度的保证。

此外,企业应以风险组合的观点看待风险。对企业内每个单位而言,其风险可能落在该单位的风险承受度范围内,但从企业总体来看,总风险可能超过企业总体的风险偏好范围。因此,应以企业总体风险组合的观点看待风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