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策略与对策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策略与对策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本区部分滨海城镇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也应积极开发利用海水,以替代淡水的不足。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策略与对策

1.合理开发利用和配置水资源

太湖流域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当地水资源并不丰富,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600m3。但其北临长江,南濒钱塘江,水源充沛。北部靠长江的上海、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除充分利用太湖和当地径流外,可从长江自引和抽引江水解决。南部杭嘉湖平原雨量较丰,但河网水质受污染而日趋缺水。供水水源除由当地水库、河网和直接由太湖引水外,并可从太浦河、钱塘江等引水。

浙江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达,工业和城市用水量猛增,供需矛盾突出,主要为工程型缺水。采取修建白溪、珊溪、下岸、周公宅、朱溪、岑港等水库和相应引水工程,以及从富春江、楠溪等引水,提供宁波温州、台州、舟山等地用水。

福建沿海地区,工农业发达,近年来,工业城市挤占农业用水,城市用水仍日益紧张,属工程型缺水。采取工程措施,对现有山美、山仔等水库挖潜配套,新建霍口、金钟等水库以及利用海滩修库,增蓄水量,同时实施厦门九龙江北溪引水、湄州湾南北岸引水、莆田金钟水库调水以及福清闽江调水等跨地区、跨流域调水引水工程。

2.开展节约用水

节水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本区用水大户的农业,现有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大多只有0.4~0.5,要积极配合当地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采用先进技术,实行节水灌溉,科学管理,进行作物需水量和灌溉预报,合理制定灌溉制度与用水计划;菜田、果园等经济作物的灌溉方式应从传统的漫灌改为喷灌、滴灌或雾灌;渠道采用护砌或管道,减少输水损失,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目前本区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约在50%左右,乡镇企业还不到10%,要采取一水多用,循环使用,加强污水处理,提高污水的重复利用率。城市厕所和淋浴用水占家庭生活用水量的2/3,是节水的重点对象。要提倡家庭用水重复使用,推广各种节水用具,减少管道跑、冒、滴、漏等水量损失。要加强节水宣传,改变河网地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观念。完善水价体系,制定各行业的用水标准定额,实行定额供水计划,坚持走节水型经济发展道路。(www.daowen.com)

3.积极防治水污染

太湖流域和浙闽地区,天然水资源尚不算紧缺,但随着人口增加、城市化和工业的发展,废污水大量排入河湖水体,污染水资源,将使水资源部分丧失使用价值,而呈现供需矛盾,这是本地区未来十分严重的问题。为此,应采取必要措施,积极治理和控制水污染发展:一是大力推行工农业先进生产技术,从源头上减少点面污染;二是坚持污水排放达标制度,对排放量大的工业企业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城市建立污水集中处理系统;三是对企业结合工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并对污染严重的企业特别是乡镇五小企业排污严重的要实行“关、停、并、转、迁”;四是建立水源保护区,优先保护饮用水源地,建立城市水源保护目标责任制,保障城镇有清洁合格的水源;五是实施“引江济太”,利用长江的丰富水量稀释污水,无锡、苏州等沿江市(县)可利用沿江水闸引排水量改善当地水环境;六是进一步研究芜湖—太湖运河规划,除发展航运外,还可以增加太湖水源,也有利于改善太湖河网水质。

4.开发利用海水

太湖及浙闽沿海地区,有利用海水的条件,国内外利用海水替代一部分淡水已取得成功经验。日本早在1975年用于工业冷却的海水已占全国工业用水量的45%以上。我国天津、大连、青岛等水资源比较紧缺的城市,亦有将海水应用于电力化工纺织、食品、机械等行业冷却用水的经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本区部分滨海城镇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也应积极开发利用海水,以替代淡水的不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