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科学性强的统计整理工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科学性强的统计整理工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统计整理工作是一项技术性、科学性很强且需要细心的工作,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按科学工作程序进行。统计整理方案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二是统计整理要注意现象各方面的联系。在进行统计整理时,数据资料要注意到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如指标的口径是否一致等。三是统计整理要研究现象的全貌,即要有总体性。

科学性强的统计整理工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统计整理工作是一项技术性、科学性很强且需要细心的工作,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按科学工作程序进行。统计整理的程序如下:

(一)设计和制定统计整理方案

正确制定统计整理方案,是保证统计整理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首要步骤。统计整理方案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确定对总体资料的处理方法

对总体资料的处理方法有:对总体单位的简单排列;将所有总体单位的资料加以合计;对总体单位进行各种分组,在分组的基础上计算各组和总体的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即汇总,最后将汇总得到的单位数和一系列标志总量指标的资料按一定规则编制统计表。统计整理首先得对这些内容加以规定。

2.确定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

首先是要确定统计指标体系中包括哪些指标、哪个指标是核心指标,指标之间具有什么样的联系;其次是确定统计指标的名称、含义、内容和计算范围;再次是确定统计指标的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最后是确定统计指标的空间范围和计算时间等。

3.确定统计整理工作的组织计划

比如,确定汇总工作的组织领导,汇总的组织形式和汇总方法,资料审核的要求和方法,汇总工作的完成期限,各个工作环节的责任和汇总资料的报送等。(www.daowen.com)

从形式上看,统计整理方案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空白的汇总表式、汇总用的填表说明和各种分类目录。

(二)对资料进行逻辑审查和计算审查

逻辑审查是指检查资料是否符合逻辑。例如,15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不能列入文盲范围,因为他(她)们还处在义务教育年龄段,还有可能接受教育。又如,一个36岁的人,却有26年工龄,就要再作调查,因为一般情况下10岁的儿童是不可能有工龄的。计算审查是指检查调查表中各栏数字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口径,验算合计数与各项数据之间是否平衡。例如,期初数加本期增加数减去本期减少数等于期末数,如本期增加数多于本期减少数,而期末数却没有期初数多,一定是哪个环节出现了差错,就要复查。

(三)对资料进行分组和汇总

统计整理的重要工作就是进行分类和汇总。统计分类即统计分组(具体讲述在下节详细简述)。统计汇总按组织形式可以分为逐级汇总和集中汇总。统计汇总的技术主要有手工汇总和计算机汇总。常用的手工汇总方法有划记法、过录法、折叠法和卡片法四种。计算机汇总是统计汇总技术的新发展,也是统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这种汇总技术,无论在汇总质量上还是时效上,都大大优于手工汇总,同时,它还为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分析功能奠定了基础。

(四)编制统计表和统计图

统计表的编制与统计图的编制,我们在后面陆续简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统计资料的整理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统计整理要为统计分析的目的服务。统计整理要根据统计分析的目的,抓住最基本的、最能说明现象本质特征的统计指标,进行科学的统计分组,对统计数据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对于一个特定的研究对象,尽管可以搜集到大量的有关资料,但其中必定有一方面或几方面是最基本的、能表现本质的。统计整理的任务就是要从事物的总的联系中找出这种基本的数量关系。二是统计整理要注意现象各方面的联系。任何事物之间都有着联系,同时也有着不同方面。在进行统计整理时,数据资料要注意到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如指标的口径是否一致等。否则整理出来的数据资料将无可比性。三是统计整理要研究现象的全貌,即要有总体性。在现象发展的变化过程中,其各部分的数量特征是不相同的。在利用统计资料说明现象的发展状况时,应研究现象总体,分析与总体有关的各方面的数量,而不能只注意对总体事物有利的一方面,或利用一些个别事实来达到主观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