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功能评价的成本指数计算方法与推算策略

功能评价的成本指数计算方法与推算策略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表达式为功能成本法主要包括两个工作内容,即功能目前成本的计算和功能评价值的推算,其中关键的是功能评价值的推算。成本指数可按式计算②功能指数的推算。

功能评价的成本指数计算方法与推算策略

经过功能系统分析明确了对象所具有的功能后,紧接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定量地确定功能的目前成本、目标成本、价值、改进目标及改进幅度,等等。这些工作都要通过功能评价来完成。功能评价包括相互关联的价值评价和成本评价两个方面。

1.价值评价

价值评价是通过计算和分析对象的价值,进而分析成本功能的合理匹配程度。价值评价的表达式为

式中:F——对象的功能评价值;

C——对象的目前成本;

V——对象的价值。

2.成本评价

成本评价是通过核算和确定对象的实际成本和功能评价值,分析、测算成本降低期望值,从而排列出改进对象的优先次序。成本评价的表达式为

式中:ΔC——成本降低期望值。

一般情况下,当ΔC大于0时,ΔC大者为优先改进对象。

在价值评价和成本评价中,都出现了功能评价值这个概念。在价值工程中,功能评价值是指可靠地实现用户要求功能的最低成本。它可以理解为是企业有把握,或者说应该达到的实现用户要求功能的最低成本;从企业目标的角度看,功能评价值可以看成企业预期的、理想的成本目标值,因此功能评价值一般又称为目标成本。据此,成本评价的表达式又可以写成

式中:C目标——对象的目标成本。

3.功能评价的程序

进行功能评价的一般步骤如下:

①确定对象的功能评价值F;

②计算对象的目前成本C;

③计算和分析对象的价值V;

④计算成本降低期望值ΔC;

⑤根据对象价值的高低及成本降低期望值的大小,确定改进的重点对象及优先次序。

4.功能评价的方法

功能评价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功能成本法与功能指数法。

(1)功能成本法

功能成本法又称绝对值法,是通过一定的测算方法,测定实现应有功能所必须消耗的最低成本(即F或C目标),同时计算为实现应有功能所耗费的目前成本(即C),经过分析、对比,求得对象的价值系数(V)和成本降低期望值(ΔC),确定价值工程的改进对象。其表达式为

功能成本法主要包括两个工作内容,即功能目前成本的计算和功能评价值的推算,其中关键的是功能评价值的推算。

①功能目前成本的计算与一般的传统的成本核算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两者相同点是指它们在成本费用的构成项目是完全相同的,如建筑产品的成本费用都是由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施工管理费等构成;而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功能目前成本的计算是以对象的功能为单位,而传统的成本核算是以产品或零部件为单位。因此,在计算功能目前成本时,就需要根据传统的成本核算资料,将产品或零部件的目前成本换算成功能的目前成本。

具体地讲,当一个零部件只具有一个功能时,该零部件的成本就是它本身的功能成本;当一项功能要由多个零部件共同实现时,该功能的成本就等于这些零部件的功能成本之和;当一个零部件具有多项功能或同时与多项功能有关时,就需要将零部件成本分摊给各项有关功能,至于分摊的方法和分摊的比例,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②功能评价值的推算,其常用的方法有方案估算法、实际价值标准法、实际统计值评价等。方案估算法是由一些有经验的专家,根据预先收集到的技术、经济情报,先初步构思出几个能实现预定功能的设想方案并大致估算实现这些方案所需要的成本,经过分析、对比,以其中最低的成本作为功能评价值。实际价值标准法是根据对同类产品的调查结果,从中选取成本最低者作为制定功能评价值的基准,这个基准就称为实际价值标准。利用这个预先制定的成本基准,就可以求出不同功能程度的产品的功能评价值。实际统计值评价法是依靠大量的统计资料,算出历史上同类产品功能成本结构的一般比例关系,利用该比例关系,预测产品的功能评价值。

(2)功能指数法

功能指数法又称相对值法,是通过评定各对象功能的重要程度,用功能指数来表示其功能程度的大小,然后将评价对象的功能指数与相对应的成本指数进行比较,得出该评价对象的价值指数,从而确定改进对象,并求出该对象的成本改进期望值。其表达式为

其中,功能指数是指评价对象功能(如零部件等)在整体功能中所占的比率,又称功能评价系数、功能重要度系数等;成本指数是指评价对象的目前成本在全部成本中所占的比率。

功能指数法的特点是用分值来表达功能程度的大小,以便使系统内部的功能与成本具有可比性,由于评价对象的功能水平和成本水平都用它们在总体中所占的比率来表示,这样就可以采用上面的公式方便、定量地表达评价对象价值的大小。因此,在功能指数法中,是采用价值指数来作为评定对象功能价值的指标,功能指数法也包括两大工作内容,即成本指数的计算和功能指数的推算。

①成本指数的计算。

成本指数可按式(3-24)计算(www.daowen.com)

②功能指数的推算。

功能指数的推算是一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过程,其主要步骤是评定功能分值。功能分值的评定是在科学的评分原则的指导下,按用户要求应该达到的功能程度,采用适当的评分方法,评定各功能应有的分值。

功能指数的推算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a.强制确定法,又称FD法,包括01法和04法两种。它是采用一定的评分规则,采用强制对比打分来评定评价对象的功能指数。下面以01法为例来加以说明。

01法是将各功能一一对比,重要者得1分,不重要者得0分,然后为防止功能指数中出现零的情况,用各加1分的方法进行修正。最后用修正得分除以总得分即为功能指数。

强制确定法适用于被评价对象在功能重要程度上的差异不太大,并且评价对象子功能数目不太多的情况。

b.多比例评分法。这种方法可以说是强制确定法的延伸,它是在对比评分时按(0,10),(1,9),(2,8),(3,7),(4,6),(5,5)这6种比例来评定功能指数。

c.环比评分法,又称DARE法。这种方法是先从上至下依次比较相邻两个功能的重要程度,给出功能重要度比值,然后令最后一个被比较的功能的重要度值为1(作为基数),依次修正重要度比值。其修正的方法是用排列在下面的功能的修正重要度比值乘以与其相邻的上一个功能的重要度比值,就得出上一个功能的修正重要度比值,求出所有功能的修正重要度比值后,用其除以总和数,得出各个功能的功能指数。

环比评分法适用于各个评价对象之间有明显的可比关系,能直接对比,并能准确地评定功能重要度比值的情况。

d.逻辑流程评分法。这种方法是按照逻辑思维,判断各评价对象在功能重要度方面的关系,评定分数,从而推算出评价对象的功能指数。其基本做法是:先将各评价对象按功能重要度上大下小的顺序排列在表中;然后选定基准评价对象,适当规定其评分值,最后根据逻辑判断,自下而上地找出各评价对象功能重要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根据这种数量关系,推算出评价对象的功能指数。

逻辑流程评分法是一种相对评分法,适用于功能逻辑关系明显可比的情况。

5.功能价值的分析

功能的价值计算出来以后,需要进行分析,以揭示功能与成本的内在联系,确定评价对象是否为功能改进的重点,以及其功能改进的方向及幅度,为后面的方案创新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功能价值的分析根据功能评价方法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1)功能成本法中功能价值的分析

在功能成本法中,功能的价值用价值系数V来衡量,其计算公式为

根据式(3-25),功能的价值系数有如下三种结果。

①V=1。此时功能评价值等于功能目前成本,表明评价对象的功能目前成本与实现功能所必需的最低成本大致相当,说明评价对象的价值为最佳,一般无需改进。

②V<1。此时功能目前成本大于功能评价值,表明评价对象的功能目前成本偏高,说明有以下两种可能:一是存在着过剩的功能;二是功能虽无过剩,但实现功能的条件或方法不佳,以致使实现功能的成本大于功能的实际需要。这两种情况都应列入功能改进的范围,并且以剔除过剩功能及降低目前成本为改进方向。

③V>1。此时功能目前成本低于功能评价值,表明评价对象的功能目前成本低于实现该功能所应投入的最低成本,说明评价对象功能不足,没有达到用户的功能要求,有功能潜力可挖,应适当增加成本,提高功能水平。

(2)功能指数法中功能价值的分析

在功能指数法中,功能的价值用价值指数VI来衡量,其计算公式为

根据上述计算公式,功能的价值指数计算结果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①VI=1。此时评价对象的功能比重与成本比重大致平衡,合理匹配,表明功能的目前成本是比较合理的,无须改进。

②VI<1。此时评价对象的成本比重大于功能比重,表明相对于系统内的其他对象而言,该功能目前所占成本偏高,从而导致该对象的功能过剩,应将评价对象列为改进对象,改进的方向主要是降低成本。

③VI>1。此时评价对象的成本比重小于功能比重,可能有以下三种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目前成本偏低,不能满足评价对象实现其应具有的功能的要求,致使评价对象功能偏低,应将评价对象列为改进对象,改进的方向是增加成本;第二个原因是评价对象目前具有的功能已经超过了其应该具有的水平,即存在过剩功能,应将评价对象列为改进对象,改进的方向是降低功能水平;第三个原因是评价对象在技术、经济等方面具有某些特殊性,在客观上存在着功能很重要而需要耗费的成本却很少的情况,这种情况无须进行改进。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加以简要说明。

某开发项目由A、B、C、D、E、F等六项单位工程组成,其各项工程所实现的功能以及成本核算资料等均已知。现在要对它进行功能评价,做法如下。

①功能指数(FI)的推算。这里采用强制确定法(FD法)中的01评分法,将各项工程按照其实现功能的重要程度进行比较。

②成本指数的计算。根据成本核算资料计算出各项工程的成本指数。

③计算各项工程的价值指数。

④根据价值指数进行分析。

⑤确定目标成本。根据价值分析确定了具体的改进范围后,即可提出初步改进方案,并做出该方案的成本估算,即确定目标成本,然后将目标成本按功能指数的大小分摊到各项工程上,作为控制指标,在建设过程中加以控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