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看买入价,才知黄金是否保值

看买入价,才知黄金是否保值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炒作投机之“求”所带来的正是合理价位之上的泡沫,也就是说,再值钱的商品也要看你在哪个价位买入。其实,黄金不能保值的根本原因在于对黄金投资没有利息收益,这决定了黄金只能靠价差获利,在金融市场中,只能是投机品,而非投资品。这样的现实就决定了金价的走势取决于人气和市场心理,尤其是避险需求有多大。只要黄金趋势已发生了根本性扭转,暴跌可以发生在任何一天,也不需要任何理由。

看买入价,才知黄金是否保值

炒作投机之“求”所带来的正是合理价位之上的泡沫,也就是说,再值钱的商品也要看你在哪个价位买入。在合理价位之下买入才会物超所值,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一旦超越了合理价位买入,你便进入了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即投机炒作的零和游戏。只要没人接你的棒,你就成了最后的那个“傻瓜”,你所投入的钱便落入了他人的腰包。而投机客正是趁着价格的暴涨暴跌获利。芝加哥期货交易委员会的调查就证实,2008年上半年油价上涨,70%是投机行为推动的;2008年下半年油价下跌,80%是投机行为造成的。

你可能要问,投机和投资到底有什么区别?当你买入一个金融产品之后,如果是指望这个产品能不停地产生收入,比如定期得到利息分红和房租收入,这叫投资;投资的收益是来自投资物所产生的财富。如果你买入一个金融产品后,是想以更高的价格卖出,比如股票、房子、黄金的低买高卖,那就是投机;投机的收益,是来自另一个投机者的亏损。

只要弄清了投资和投机的区别,金价在无刚性需求的情况下还能惊人高涨就不难理解了。其实要论投机回报,近两年,大蒜绿豆的价格都能翻番,和田玉的价格涨幅更是超过了百倍;黄金的飙升速度也远不如它的“弟弟”白银

大家是不是常听人念叨:某人几年前买入黄金,现在财富翻了几倍;某人几年前在北京、上海买了几套房子,现在已是千万富翁了。没错,这些恐怕都是事实,因为发财的故事往往被人津津乐道,而亏钱的窝囊事儿可没人愿意提。但问题在于“千金难买早知道”,类似的话也可以倒过来说。譬如20世纪末,在“.com”疯狂的时候,纳斯达克指数曾高达5000多点。如果那时入市的话,你可冤大了,10年间纳斯达克指数曾一路跌破1000多点。

更极端的是日本股市,从1990年的40000多点,一路下跌至十几年前的7000多点。近几年依然在10000~20000点之间波动。再要爬上40000点,看来真是遥遥无期了。投机楼市也一样。美国房价从2006年7月开始自由落体,专家预测将跌回1998年甚至1996年的价位。想回到2006年时的价位,道阻且长。日本东京的房价曾较最高点跌去90%,迄今东京房价和最高点相比依然腰斩,很多人到死可能也等不到解套。中国的A股也一样,谁要是在当年最高的6000点时进入,那就别对“解套”抱太大希望了。就连华尔街那位曾鼓吹A股会破10000点的“死了都不卖”先生,如今也只好尴尬地找了个台阶:“将那些股票留给孩子吧”。真可谓“愚公移山”,反正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www.daowen.com)

如果你不幸是后面那些故事中“最高点买入,撑不住而抛”的倒霉蛋,那么你“割肉”的钱恰恰就奉献给了前面那些故事中低买高抛的人了。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杰里米·西格尔教授在分析了过去200年中几种主要投资品的收益后发现,如果在1801年以1美元进行投资,到2003年的结果是:投资美国股票的1美元将变成579485美元,年化复合收益率6.86%;投资企业债券的1美元将变成1072美元,年收益率为3.55%;投资黄金的1美元将变成1.39美元。这里的收益率是扣除通胀后的实际收益。而如果持有现金,那今天1美元的购买力只相当于200年前的7美分,剩下93%的货币购买力都被通货膨胀侵蚀了。可见,黄金的真实长期投资收益率远不如股票,甚至还不如债券,抗通货膨胀更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其实,黄金不能保值的根本原因在于对黄金投资没有利息收益,这决定了黄金只能靠价差获利,在金融市场中,只能是投机品,而非投资品。100年前你买了一根金条,100年后它还是一模一样的金条,因此在本质上难以估价。这样的现实就决定了金价的走势取决于人气和市场心理,尤其是避险需求有多大。只要黄金趋势已发生了根本性扭转,暴跌可以发生在任何一天,也不需要任何理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