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解析稀缺性:经济学家对资源分配的思考

解析稀缺性:经济学家对资源分配的思考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是由于客观存在的稀缺性。可是,实际上在人类社会中,生产资源以及用它们生产的产品在一定时期内总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由此便产生了稀缺性问题。“经济物品”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是最重要的,但它的数量是有限的。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就是稀缺性。

解析稀缺性:经济学家对资源分配的思考

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诞生已有200多年。为什么会产生经济学呢?西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是由于客观存在的稀缺性(scarcity)。按照他们的看法,人类所以要进行生产活动,是为了满足他们的消费欲望(wants),假如人们的消费欲望以及由这些欲望所引起的对物品(goods)和服务(service)的需要(needs)是有限的,如果满足需要的手段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便没有稀缺性问题,经济学也就不会产生。可是,实际上在人类社会中,生产资源以及用它们生产的产品在一定时期内总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由此便产生了稀缺性问题。

西方经济学家把满足人类欲望的物品分为“自由物品”(free goods)和“经济物品”(economic goods)。前者指人类无须通过努力就能自由取用的物品,如阳光、空气等,其数量是无限的;后者指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即必须借助生产资源通过人类加工出来的物品。“经济物品”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是最重要的,但它的数量是有限的。

按照美国学者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关于欲望或需要层次的解释,人的欲望或人的需要可分为以下五个层次:第一,基本的生理需要,即吃、穿、住等生存的需要,这是最底层的需要;第二,安全的需要,即希望未来生活有保障,如免于伤害,免于受剥夺,免于失业等;第三,社会的需要,即感情的需要,爱的需要,归属感的需要;第四,尊重的需要,即需要有名誉、威望和地位;第五,自我实现的需要,即出于对人生的看法,需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些欲望或需要一个接一个地产生,当前一种欲望或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以后,又会产生新的欲望或需要,所以欲望或需要是无穷无尽的。

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就是稀缺性。这里所说的稀缺性,不是指物品或资源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来说,再多的物品和资源也是不足的。(www.daowen.com)

由于上述原因,便产生了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来更有效地满足人类欲望的所谓选择问题。选择(choose)包括:第一,如何利用现有的经济资源;第二,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第三,选择何种满足欲望的方式;第四,在必要时如何牺牲某种欲望来满足另外一些欲望。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①生产什么(what)物品和劳务以及各生产多少?②如何(how)生产?③为谁(for whom)生产这些物品和劳务?④现在生产还是将来(when)生产?这四个问题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共有的基本经济问题,经济学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产生的。

基于上述理由,可以给经济学下这样一个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做出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经济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物品,并把物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的一门社会科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