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重振致良知,激活内在力量

重振致良知,激活内在力量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方太,高层必须阅读的儒家经典是王阳明的《传习录》,因为茅忠群尤其信奉王阳明先生的“致良知”,他认为,这是人的力量的源泉,是精神的至高境界,甚至提出:一切创新,都源于良知。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的修为方法,认为良知即天理,存在于人的本体中。他将这种“致良知”的功夫叫作“致知格物”。光明,已致良知也。从整个阳明学的体系来看,致良知无疑是重中之重,核心中的核心。

重振致良知,激活内在力量

方太,高层必须阅读的儒家经典是王阳明的《传习录》,因为茅忠群尤其信奉王阳明先生的“致良知”,他认为,这是人的力量的源泉,是精神的至高境界,甚至提出:

一切创新,都源于良知。

“良知”一词出自《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意思是说,人有不通过学习就能做到的,是人的本能;有不经过思考就能知道的,是人的良知。它本指一种天赋的道德意识。

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的修为方法,认为良知即天理,存在于人的本体中。人们只要推及良知于客观事物,则一切行为活动就会自然合乎理,即自然合乎封建伦理道德的标准。他将这种“致良知”的功夫叫作“致知格物”。

王阳明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吾心光明,亦复何言。”吾心,良知也。光明,已致良知也。从整个阳明学的体系来看,致良知无疑是重中之重,核心中的核心。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既然是先验地存在于人心之中的,那么人们只要重新显现它就可以达到彰显天地万物的目的,而不必要从外界寻找力量。他说:圣人只是顺其良知之发用,天地万物,俱在良知的发用流行中,何尝又有一物,超乎良知之外?从一定意义上说,王阳明所谓的良知是善恶是非的标准,或真理的标准。

他说,良知人人有,那么是非之心也是人人皆有。虽然人人皆有,但又有一个普遍的标准,天下只有一个是非。王阳明说:“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

在王阳明看来,是非之心即是良知,下分圣愚,人人同有。只是圣人没有气质之蔽,是“心与理一”,而众人由于障蔽的掩盖,故“心与理二”。人人有是非之心,则人人有良知。王阳明提出“满街是圣人”,圣人就在自己心里,因此,只要认得自家良知,我就是圣人,何必向身外求圣人?(www.daowen.com)

而从实践上来讲: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是在平定了明正德年间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之后,因为朱宸濠要王阳明安葬自己的妃子娄氏而发。娄氏曾极力劝阻朱宸濠不要谋反,宁王没有听从,最后发现内心的良知。也就是说即使是谋反朝廷的宁王恶人,他还是有良知的。并不是像有的学者那样认为是在对朱熹的“格物致知”进行了批判之后形成的。在贵州龙场悟道的时候,王阳明就从梦中惊醒,大呼:圣人之道,人人具足,不假外求。也就是说,人人都有圣人的智慧气象,不需要向外界追求,这样的“良知论”就与朱熹的向外求“格物致知”有了本质的区别。

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在王阳明看来,去掉人欲就像炼金一样,应尽量去掉有损成色的部分,才能使之接近足色。他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在王阳明看来,复原人的良知本体的最简捷的办法,就是静坐息虑,自然有得力处。于是,“王阳明格竹子”就成为一段常说常新的公案。

为了实践怎么格物穷理,王阳明一连七天静坐在书院里观察(也就是“格”)竹子,想悟出竹子的道理。他废寝忘食、目不转睛地看着、想着,一直坐到支撑不住,病倒了,也始终没有体会出竹子的道理来。

他由此得出结论:像朱子主张“穷极物理”的格物没什么用;格物应该是“格除心中的物欲”,然后自然“致良知”。他断言“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明便是天理”。因此,他认为“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人心上做”,这样不用“穷极物理”,人人也都能致良知。

茅忠群不仅以王阳明的致良知为自己的哲学源头,为自己修为的内观要求,同时,也将其作为提升整个管理团队精神境界的基本要求。所以,我们接触的方太高管们都在读王阳明的《传习录》,不断参悟知行合一、致良知之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