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习T恤衫制作:巩固基本操作、熟练移动空间

学习T恤衫制作:巩固基本操作、熟练移动空间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旨在通过T恤衫的缝制例子,巩固学过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常用工具,熟练板片在3D工作窗口的空间移动,熟记板片的前后关系。由于本例采用的T恤衫纸样是为身高175cm、胸围90cm的男性设计的,因此首先需要调整虚拟模特的尺寸。图5-61调整虚拟模特尺寸本节使用的T恤衫纸样文件为“T恤衫.dxf”。该T恤衫文件共包含11个板片,1个前片、1个后片、2个袖子片、2个袖口、2个门襟片、2个领片及1个过肩。T恤衫的初步模拟效果见图5-76。

学习T恤衫制作:巩固基本操作、熟练移动空间

本节旨在通过T恤衫的缝制例子,巩固学过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常用工具,熟练板片在3D工作窗口的空间移动,熟记板片的前后关系。同时学习模特尺寸的调整、板片的翻折功能、纽扣和扣眼的设置方法以及面料的设置方法。T恤衫的效果图见图5-60。

图5-60 T恤衫效果图

一、准备工作

创建一个新项目,导入男性虚拟模特“Male Martin”。为了方便服装板片的安排与模拟,建议仍采用双臂张开的姿势。由于本例采用的T恤衫纸样是为身高175cm、胸围90cm的男性设计的,因此首先需要调整虚拟模特的尺寸。通过菜单【虚拟模特】——【虚拟模特编辑器】打开窗口,修改虚拟模特“整体尺寸”中的“总体高度”和“胸围”数值,见图5-61。修改数值后按“回车”键确认,并退出“虚拟模特编辑器”窗口。

图5-61 调整虚拟模特尺寸

本节使用的T恤衫纸样文件为“T恤衫.dxf”。通过菜单导入该纸样文件,在导入DXF对话窗口中,“比例”项选择“毫米”,并且要勾选“选项”中的“将基础线勾勒为内部线”项。

导入的T恤衫纸样见图5-62。该T恤衫文件共包含11个板片,1个前片、1个后片、2个袖子片、2个袖口、2个门襟片、2个领片及1个过肩。

图5-62 T恤衫样片

二、缝纫前后片

1.缝合前片与门襟

在2D工作窗口,为了方便缝合,首先利用【调整板片】工具,将需要缝纫的板片移动到适当的位置。利用【线缝纫】工具缝合前片与左侧门襟及右侧门襟,见图5-63。

图5-63 缝合前片与门襟

2.缝合左、右门襟

在2D工作窗口,利用【线缝纫】工具,将门襟下侧线缝合,为了反映纽扣扣合的效果,两门襟的扣位处有2个圆形内部线用于缝合。利用【自由缝纫】将左右门襟的扣位按圆形内部线缝合,见图5-64。在模拟其他服装时,导入的板片上以点或线段方式标志出了扣位,如果希望以小圆形方式缝合,则可以利用【内部圆形】工具在板片上创建圆形内部线。

图5-64 缝合左右门襟

3.缝合前、后板片

在2D工作窗口,利用【自由缝纫】工具,先将过肩与后片缝合。T恤衫下摆有一个开衩,根据前后片的侧缝剪口,利用【自由缝纫】工具将前后板片的侧缝缝合,见图5-65。最后将前后板片的肩线缝合,见图5-66。

图5-65 缝合侧缝

三、缝纫袖片

1.缝合袖片及袖口

在2D工作窗口,利用【自由缝纫】工具,首先将右侧的袖片对应的袖口板片缝合,再将袖片及袖口片的侧缝缝合,见图5-67。同理,将另一侧的袖片与袖口片缝合。

图5-66 缝合前后板片肩线

图5-67 缝合袖子与袖口片

2.缝合袖片与大身

在2D工作窗口,利用【线缝纫】工具,根据袖片与大身的对应关系,将右侧袖子的袖山弧分别与对应的前后片袖窿弧进行缝合,见图5-68。用同样方法,再将另一袖片分别与前后片的对应袖窿弧缝合。

图5-68 缝合袖子与前后片

四、缝纫领片

1.缝合领片及前后片

在2D工作窗口,为了方便缝合,首先利用【调整板片】工具,将需要缝纫的板片移动到适当的位置。参照剪口,利用【线缝纫】将领座与前后片的领弧线缝合,见图5-69。参照剪口,利用【线缝纫】将领座与领面缝合,见图5-70。

图5-69 缝合领座与前后片领弧线

图5-70 缝合领座与领面

2.缝合领片及门襟片

在2D工作窗口,利用【自由缝纫】工具,将领座两端分别与2个门襟板片的顶端相缝合,见图5-71。

五、板片安排与初步模拟

1.安排板片

在3D板片窗口,按“Shift+F”键显示“安排点”。由于部分板片位于虚拟模特的前面,不方便选择“安排点”,则利用【选择/移动】工具,将3D工作窗口中的板片移开模特,再参照安排点分别将前、后片安排在模特身体前后位置。由于后片分为两片,定位不准确,所以安排好后片的2个板片后,再利用【选择/移动】工具上下调整至适当位置,见图5-72。参照模拟上臂的安排点,分别将2个袖片及2个袖口片安排在模特的胳膊位置,见图5-73。

图5-71 缝合领座与门襟片

图5-72 安排前后片

图5-73 安排袖片及袖口(www.daowen.com)

在虚拟模特的颈后部有2个安排点,将领座板片安排在靠近模特颈后部的安排点位置,将领面板片安排在稍远离模特颈后部的安排点位置,见图5-74。

按“Shift+F”键隐藏“安排点”,在3D板片窗口,利用【选择/移动】工具将2个门襟板片移至胸前的适当位置,并按实际缝纫的前后顺序排列好,见图5-75。

2.试衣模拟

在3D窗口通过各个视图,检查所有的缝纫线是否正确。如果发现不正确的缝纫线,可以利用【编缉缝纫线】工具进行编辑或删除重新创建缝纫线。确定T恤衫的所有缝纫线均已准确无误后,按【模拟】工具,激活模拟工具进行试衣模拟。T恤衫的初步模拟效果见图5-76。

图5-74 安排领座、领面

图5-75 安排2个门襟板片

图5-76 T恤衫初步模拟图

3.翻折处理

由图5-76可以看出,T恤衫的领子及袖口没有翻折。为了进行翻折,首先在2D板片窗口,利用【编辑板片】或【调整板片】工具,选中领面及袖口的翻折线,在“属性编辑器”窗口中,将“折叠角度”由180°改为360°,按“回车”键确定,见图5-77。

下面以袖口为例,实现翻折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法完成,读者可根据自己的操作习惯及工具使用的熟练程度进行选择。

方法1:激活模拟,在3D工作窗口利用鼠标拉扯袖口向上翻折,逐渐将袖口沿翻折线向上翻起。翻折完成后,退出模拟激活状态。

图5-77 “折叠角度”改为360

方法2:在3D工作窗口,利用【选择/移动】工具选中2个袖口后,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硬化”或按“Ctrl+H”键,将2个袖口板片硬化。硬化后,袖口板片变为橙黄色。激活模拟,袖口将沿翻折线逐渐向上翻起,直至完成。翻折完成后,退出模拟激活状态。再选中2个袖口,通过右键菜单中的“解除硬化”或按“Ctrl+H”键,解除袖口板片的硬化状态。

方法3:在3D工作窗口,利用【折叠安排】工具选中一条翻折线,在翻折线处出现翻折指示圆,利用鼠标拖拽与翻折一侧板片相关的一段圆弧,则板片会逐渐被翻折起来。用同样方法,将袖口其他需要翻折的板片翻折起来。利用【折叠安排】工具翻折后,再激活模拟,完成后退出模拟激活状态。

用同样方法,可以将领面沿翻折线向下翻折,袖口翻折后的模拟效果见图5-78。领子翻折后的模拟效果见图5-79。

图5-78 袖口翻折效果图

图5-79 领翻折效果图

六、设置与调整

1.设置织物

通常T恤衫的门襟、领子的织物与大身织物不同,会稍硬挺些。系统新建时默认包含一个织物,即“FABRIC 1”。因此为了实现在一件服装中包括多种织物的效果,首先在“对象浏览窗口”的“织物”页单击“增加”按钮,则在织物列表中会增加一个织物,即“FABRIC 2”,见图5-80(a)。当织物比较多时,为了方便引用,通常将织物的名称改为容易识别的名称。本例中,可以将“FABRIC 1”改为“面料”,将“FABRIC 2”改为“领料”,见图5-80(b)。

图5-80 增加织物并改名

本书提供了一个用于T恤衫织物的图像。通过“属性编辑器”窗口,分别将“面料”和“领料”的纹理设置为T恤衫织物的图像。此时,织物纹理在3D工作窗口及2D板片窗口均会显示出来。选中“面料”将其“物理属性”设置为“预设”中的“棉平针针织物”(Knit Cotton Jersey)。由于通常领子采用的面料在预设中没有,所以可以手工进行参数调整。选中“领料”,单击“属性编辑器”窗口中“物理属性”中“细节”项,展开细节参数,将“弯曲强度-纬纱”和“弯曲强度-经纱”的数值设置为70,见图5-81。

图5-81 设计织物细节参数

在2D板片窗口中,利用【调整板片】工具框选领子及门襟板片,在“属性编辑器”窗口的织物项目中,通过“织物”的下拉列表选择“领料”,见图5-82。同理,选中剩余的板片,将其织物设置为“面料”。至此,T恤衫的织物全部设置完成,并反映在2D板片及3D工作窗口中。

图5-82 设置领料织物

2.安装纽扣及扣眼

在3D工作窗口选择【扣眼】工具,在2D板片窗口,放大显示视图,按照门襟及领痤上的扣位标记安装纽扣。通过“对象浏览窗口”的“纽扣”页,选中当前的纽扣,在“属性编辑器”窗口中,通过“图形”项的下拉列表选择需要的纽扣类型,并将“宽度”值改为“12”,“厚度”值改为“2”,见图5-83(a)。通过“颜色”项,设置纽扣的颜色。纽扣的设置效果见图5-83(b)。

图5-83 设置纽扣

用同样方法,按照门襟及领痤上的扣位标记安装扣眼,门襟上的扣眼方向为水平,由于领座是两侧弯曲向上,所以领座左端安装的扣眼不应该为水平方向,应该进行角度调整。在3D工作窗口,利用【选择/移动纽扣】工具,在2D板片窗口选中领座上的扣眼,在“属性编辑器”窗口中,将“角度”值改为“340”,见图5-84(a)。调整角度后的扣眼方向如图5-84(b)所示。

图5-84 设置扣眼

最后,通过“对象浏览窗口”的“扣眼”页,选中当前的扣眼,在“属性编辑器”窗口中,通过“颜色”项,设置扣眼的颜色。至此,纽扣与扣眼设计完成,在3D工作窗口中的模拟效果见图5-85。

图5-85 纽扣、扣眼模拟效果

3.创建明线

在2D板片窗口,利用【线段明线】工具,根据实际需要为一些板片添加明线。如领子、袖口、下摆、侧开衩等位置创建明线,并设置明线的种类及颜色。

4.设置粒子间距

在2D板片窗口,利用【调整板片】工具框选全部板片,将粒子间距由“20”改为“10”,按“回车”键完成。

5.最终模拟

再次激活模拟,模拟完成后,调整模拟姿态为直立的姿态。至此,T恤衫完成,最终效果如图5-60所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