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效复合凝汽系统:空冷电厂的优化方案

高效复合凝汽系统:空冷电厂的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空冷电厂高效复合凝汽系统,即在原有空气冷凝器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小的水膜蒸发凝汽器,由此构成复合凝汽系统,以应对原有空冷电厂夏季面临的问题。图8-27空冷电厂高效复合凝汽系统图8-28所示为空冷电厂高效复合凝汽系统。表8-6两种工艺方式的比较4.复合凝汽系统的作用复合凝汽系统的作用如下:保证安全满发。水膜蒸发凝汽器数量足够,则可消除不满发时段。

高效复合凝汽系统:空冷电厂的优化方案

1.直接空冷电厂面临的新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夏天气温经常超过空冷电厂设计温度值。而且夏季也正是用电的高峰时段,而直接空冷凝汽温度高,汽轮机背压高,发电出力小。个别极端高温天气,由于汽轮机背压高,会引起汽轮机跳闸,严重危害电厂安全运行。这也是直接空冷电厂面临的新问题。表8-5给出了汽轮机背压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表8-5 汽轮机背压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解决的途径之一是扩大空冷面积。但这样会造成投资增大,而且多数时间用不上,冬季更易引起管束结冰。如采用增加水冷器和冷却塔方案(见图8-27),虽然传热好,但投资大,耗水量也大。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空冷电厂高效复合凝汽系统,即在原有空气冷凝器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小的水膜蒸发凝汽器(water film evaporation,WFE),由此构成复合凝汽系统,以应对原有空冷电厂夏季面临的问题。此系统传热好,投资不大,耗水量也不大。

图8-27 空冷电厂高效复合凝汽系统

图8-28所示为空冷电厂高效复合凝汽系统。在夏季不用WFE时,三个阀可将WFE隔离开。当然采用增加水冷器和冷却塔方案,不用水冷系统时,三个阀也可将水冷器和冷却塔隔离开。

图8-28 采用增加水冷器和冷却塔方案

2.水膜蒸发凝汽器的结构和特点

水膜蒸发凝汽器(WFE)的结构如图8-29所示。其最大特点是管束采用光管,上下管子之间增设了一块增膜板(见图8-30)。若无增膜板,冷却水呈水柱、水滴状落下,有了增膜板后,冷却水顺着增膜板呈水膜状落下。而板两侧水膜面积远大于水柱和水滴表面积,由于水膜与空气对流传热和蒸发传热,换热效果显著增强,一般换热量可增加20%~28%。增膜板安装的位置和方向,使其既不挡风,又不挡水,只起强化蒸发传热的作用。

图8-29 水膜蒸发凝汽器的结构

图8-30 增膜板

水膜蒸发凝汽器的另一特点是采用仰角进风(见图8-31)。它与通常采用的俯角进风相比,有如下优点:①挡下落水,不像俯角进风那样不挡反弹溅出水;②不像俯角进风那样,进风拐弯急,风阻大;③防止灰尘杂物飘入;④防止阳光射入水箱加热,生藻。

水膜蒸发凝汽器还采用带钩新型收水器(捕雾器、气水分离器),大大地提高了气水分离的效率;采用的新型真空管箱,简化了抽气排水结构,减轻了设备质量。图8-32所示为带钩新型收水器。

图8-31 仰角进风

图8-32 带钩新型收水器

3.水膜蒸发凝汽器的优点

图8-33所示为水膜蒸发凝汽器与冷却塔加水冷器传热效果的比较。水膜蒸发凝汽器因为减少了传热环节,可以使热介质冷却到更低的温度,甚至低于环境温度。图8-33中,喷淋水温(28.2℃)<热介质出口温度(30.2℃)<环境温度(33.8℃)。其传热效果优于冷却塔加水冷器。(www.daowen.com)

图8-33 水膜蒸发凝汽器与冷却塔加水冷器传热效果的比较

根据兰州石化的统计数据,在同样换热量下,干空冷加后水冷和干空冷加蒸发空冷的能耗、水耗等指标的比较见表8-6。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干空冷加蒸发空冷有明显的优点。

表8-6 两种工艺方式的比较

4.复合凝汽系统的作用

复合凝汽系统的作用如下:

(1)保证安全满发。分流一部分到水膜蒸发凝汽器后,空冷岛单位汽量的散热面积增加,散热能力增强,背压可降下来。

(2)缩短或消除不满发时段。水膜蒸发凝汽器数量足够,则可消除不满发时段。

(3)气温高于16℃时,保持设计背压,降低煤耗。分流乏汽到水膜蒸发凝汽器,减少空冷岛凝汽负荷,以保持设计背压,降低煤耗。

(4)降低煤耗的同时,减少空冷岛风机电耗。水膜蒸发凝汽器若用中水,且保证供应,则非高温时段水膜蒸发凝汽器满负荷,减少空冷岛凝汽量,减少风量,节省用电。

5.水膜蒸发凝汽器单元模块的基本结构和尺寸

水膜蒸发凝汽器单元模块的基本结构和尺寸如图8-34所示。风机段高约400 mm,引风筒高约600 mm,捕雾段高约250 mm,喷淋段高约600 mm,蒸发管束段高约1800 mm,进风整流段高约300 mm,百叶窗高约800 mm,水箱内高约600 mm。总高约5.4 m。管束长9 m,宽3m,占地面积55 m2。每一单元模块包括1台喷淋泵、3台风机,与电机直联。

图8-34 水膜蒸发凝汽器单元模块的基本结构和尺寸

6.水膜蒸发凝汽器尖峰凝汽系统配置

水膜蒸发凝汽器尖峰凝汽系统配置见表8-7。

表8-7 水膜蒸发凝汽器尖峰凝汽系统配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