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LED的发光原理及应用

LED的发光原理及应用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1LED发光基本原理2)直接带隙半导体和间接带隙半导体直接带隙半导体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就是导带最小值(导带底)和满带最大值在K空间中同一位置。表3-1LED材料与产生光的颜色4)白光二极管半导体材料的发光机理决定了单一LED芯片不可能发出连续光谱的白光,必须以其他的方式合成白光。表3-2表示了白光LED的发光原理和类型。

LED的发光原理及应用

1)LED发光基本原理

当加上正向偏压时,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削弱了内电场,于是内电场对扩散运动的阻碍减弱,P区的空穴和N区的电子就向对方扩散,构成少数载流子的注入,从而PN结附近产生导带电子和价带空穴的复合。一个电子和一个空穴的每一次复合,将释放出与材料性质有关的一定复合能量,这个能量会以热能、光能或者部分热能和部分光能的形式辐射出来(见图3-1)。由于复合是在少子扩散区内发光的,所以光仅在靠近PN结面数微米以内产生。

图31 LED发光基本原理

2)直接带隙半导体和间接带隙半导体

(1)直接带隙半导体

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就是导带最小值(导带底)和满带最大值在K空间中同一位置。电子要跃迁到导带上产生导电的电子和空穴(形成半满能带)只需要吸收能量Eg(见图3-2a)。直接带隙半导体包括GaAs、InP、InSb等。

图3-2 直接带隙和间接带隙示意图

直接带隙半导体的重要性质:当价带电子往导带跃迁时,电子波矢不变,在能带图上即是竖直地跃迁,这就意味着电子在跃迁过程中动量可保持不变——满足动量守恒定律。因此,直接带隙半导体复合时发光效率高。

(2)间接带隙半导体

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导带最小值和满带最大值在K空间中不同位置。电子在K状态时的动量是(h/2π)K,K不同,动量就不同,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必须改变动量。形成半满能带不只需要吸收能量,还要改变动量。间接带隙半导体主要包括Ge、Si等。

在间接带隙半导体中发生的非竖直跃迁是一个二级过程,发生的概率比竖直跃迁要小得多。会有极大的概率将能量释放给晶格,转化为声子,变成热能释放掉。另一方面,对于间接跃迁型,导带的电子需要动量与价带空穴复合,因此难以产生基于再结合的发光。

3)LED发光颜色

LED是利用正向偏置PN结中电子与空穴的辐射复合发光的,是自发辐射发光,发射的是非相干光。(www.daowen.com)

理论和实践证明,光的峰值波长λ与发光区域的半导体材料禁带宽度Eg有关,即λ≈1 240/Eg(mm)。式中,Eg的单位为电子伏特(eV)。

若能产生可见光[波长在380(紫光)~780 nm(红光)],半导体材料的Eg应在3.26~1.63 eV。现在已有红外、红、黄、绿及蓝光发光二极管。常见各种LED材料及发光颜色见表3-1。

表3-1 LED材料与产生光的颜色

4)白光二极管

半导体材料的发光机理决定了单一LED芯片不可能发出连续光谱的白光,必须以其他的方式合成白光。表3-2表示了白光LED的发光原理和类型。目前,产生白光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用单色光激发荧光粉发出其他颜色的光,最终混合成白光,即单芯片型;二是将几种发不同色光的芯片封在一起,构成发白光的LED,即多芯片型。

表3-2 白光LED发光原理和类型

(续表)

单芯片型结构又可分为三种:将蓝色LED InGaN芯片与钇铝石榴石(YAG)荧光粉组合成二基色白光LED,或由InGaN(蓝光峰值430 nm或470 nm)与红色(650 nm)和绿色(540 nm)荧光粉组成三基色白光LED;利用蓝色ZnSe为基体制成芯片与衬基发出的黄光复合成白光;用InGaN LED发出的紫外光激励三基色荧光粉发出白光。而对于多芯片型,直接将红、绿、蓝三种颜色的LED芯片组成一组,实现白光(见图3-3)。

图3-3 白光LED发光原理示意图(来自Lumileds)

目前主要的商品化做法是日亚化学(Nichia)以460 nm波长的InGaN蓝光芯片涂上一层YAG荧光物质,利用蓝光LED照射此荧光物质以产生与蓝光互补的555 nm波长黄光,再利用透镜原理将互补的黄光、蓝光予以混合,便可得出肉眼所需的白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