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引导学生精确筛选和运用信息

引导学生精确筛选和运用信息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能够从文本中筛选有效信息,这种阅读方法值得肯定。经彻查,发现这些松树是感染了一种名叫松材线虫的外来生物。最后,我们来给“生物入侵者”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引导学生精确筛选和运用信息

江西于都县教育局教研室 谢晓云

师: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那么,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说说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生: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

师:大家同意这位同学的理解吗?

(全班学生基本同意)

师:看来,大家理解“生物入侵者”都是基于文章第一段中的内容。能够从文本中筛选有效信息,这种阅读方法值得肯定。但是,刚才大家的理解是否准确到位?老师提供一些资料,请大家根据自己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互相交流后,找出属于“生物入侵者”的生物。

(PPT展示)

①一颗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荡几十千米,甚至更远才落地,并在各种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在新地方生根、发芽、成长。

②湄公河上游(在中国云南省,称为澜沧江)中的鱼虾,随着水流游到老挝、缅甸等国境内繁衍后代。

③福寿螺20世纪70年代引入中国台湾,1981年由巴西籍中国人引入广东。它生存能力很强,繁殖又快,因此迅速扩散于河湖与田野;其食量大且食物种类繁多,能破坏粮食作物、蔬菜和水生农作物的生长。

④1884年,原产于南美洲委内瑞拉的凤眼莲(水葫芦)被许多人作为观赏植物带回了各自的国家,殊不知繁殖能力极强的凤眼莲便从此成为各国大伤脑筋的头号有害植物。

⑤1982年,南京中山陵附近的松树林生了一种“怪病”,生病的松树莫名其妙地一棵接着一棵倒下了。经彻查,发现这些松树是感染了一种名叫松材线虫的外来生物。

番茄(西红柿)是西洋传教士明朝万历年间,和向日葵一起带到中国来的。

生:“福寿螺”“松材线虫”“西红柿”“凤眼莲”是“生物入侵者”。

师:大家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生:它们都是从异国他乡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

生:都是通过人为因素而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

师:澜沧江中的鱼虾,从中国云南省游到老挝、缅甸等国境内繁衍后代。这不也跨国了吗?为什么这些鱼虾不能算“生物入侵者”?

生:因为这些鱼虾是在自然条件下流入他国,它们的迁移不是人为的结果。

师:哦,也就是说,“生物入侵者”必须同时具备“来自异国他乡”和“人为迁移”两个条件,是吗?那“西红柿”也是“生物入侵者”喽?

(生一时答不上来)(www.daowen.com)

师:大家再仔细阅读文章,并思考“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不良后果有哪些?

生:繁殖太快,分布的地域非常广。

生:造成经济损失,威胁生物物种。

师:对,这就是“入侵”的必然恶果呀!

生:哦,老师,我懂了。入侵入侵,这些东西要带来祸害才是。

师:所以,我们不能把西红柿当作“生物入侵者”,相反,我们还要把它称为“福寿果”。

师:这样,要准确地把握“生物入侵者”的概念,必须同时扣住三个条件。简要地说,那就是——

生:来自异国他乡,人为迁移,造成严重破坏和损失。

师:好!最后,我们来给“生物入侵者”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生:“生物入侵者”是指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对新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给人类社会造成经济损失的生物。

师:“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这句话中的“这”是指示代词,具体指代什么?

生:指“在路边草地或自家庭院里,又从未见过的甲虫”。

师:这些“在路边草地或自家庭院里,又从未见过的甲虫”肯定也是“生物入侵者”吗?

生:那也不一定。

师:为什么?难道是作者不小心说错了?

生:因为我们还不能肯定这些“甲虫”同时具备“生物入侵者”的那三个条件。

师:其实,第二句话中也有一个词语表明了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们的真实想法,暂时不能肯定,需要研究后才能下定论。这个词语就是——

生:或许。

师:这么说,作者在这里真的犯了一个小错。我们应该把“这种”一词删去。应该这样给“生物入侵者”下定义:“生物入侵者”指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对新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给人类社会造成经济损失的生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