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生态系统中的平衡状态

生态系统中的平衡状态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态系统由于自我调节而恢复原初的稳定。生态系统就是通过这种反馈关系来维持其发展中的相对平衡。这个限度就叫做“生态阈限”。超过生态阈限,自我调节能力将降低或消失,造成生态平衡失调。不同结构或功能的生态系统其生态阈限不同。一般生态系统愈成熟,内部小生境愈复杂,生物多样性大,食物网愈复杂,能流和物流渠道愈多,则生态阈限范围愈大。

生态系统中的平衡状态

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正像一条河流一样,水在不断的流动,当上游的给水量大于下游的排水量时,则河流的水位上涨;反之,则水位下降。给水量与排水量大致相当时,水位稳定。所谓水位稳定就是指河流河水流动中的稳定状态。生态系统的稳定,也是变化中的相对稳定。

生态系统是开放的,物质和能量不断输入和输出。一方面,一部分能量和物质被植物吸收,通过光合作用而固定下来,或者通过降雨、尘埃下落、河水流入和地下水渗透或人工加入等输入到系统中来;另一方面,一部分能量和物质又通过物理蒸发、生物生理蒸腾、各种生物呼吸、生物迁移、土壤渗漏、排水,以及人类生产收获而带出等方式从系统中输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在各营养层次或各亚系统中的种种流动,每时每刻都在不停顿地运动和变化。

在一般情况下,当能量和物质输入大于输出时,则生物量将增加;反之,则减少。如果输入和输出趋于相等,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便较长时期处于稳定状态,如有外来干扰时,能通过自我调节(或人为控制),可以恢复到原初的稳定状态。生态系统的这种状态就叫生态系统的平衡。

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物种数及各种的个体数维持着最适的量。物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各自在系统中正常生长发育和繁衍后代,并保持一定生态位。这种生态系统并能排斥其他生物的侵入。生态系统的结构、生物种类间各种群的数量关系以及环境生产潜力,是衡量生态平衡的指标。(www.daowen.com)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自然界是通常可查察的。如果一个较稳定的森林中,食叶昆虫增加,树木生长受到危害,可是食虫的鸟类却因食物丰富而种群得到大增。这样,食叶昆虫的数量又受到抑制,树木生长伴随鸟类种群的增长而恢复正常。生态系统由于自我调节而恢复原初的稳定。草原上每逢田鼠大量繁殖的年代,翌年土产公司收购的狐狸皮也增加。

能量和物质在生态系统内流动与循环过程中,每种变化发生后,又反过来影响其变化的本身,也就是反馈效应。生态系统就是通过这种反馈关系来维持其发展中的相对平衡。生态系统的这种能力,叫做自动调控能力。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控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只有在某一限度内,生态系统可以自我调节外来的干扰。这个限度就叫做“生态阈限”。超过生态阈限,自我调节能力将降低或消失,造成生态平衡失调。不同结构或功能的生态系统其生态阈限不同。一般生态系统愈成熟,内部小生境愈复杂,生物多样性大,食物网愈复杂,能流和物流渠道愈多,则生态阈限范围愈大。生态系统中一条渠道因干扰而出现变化时,可通过另一些通道来代偿,从而逐渐达到另一个新的平衡。这就是顶极群落自我调节能力高,稳定性强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