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关中木轮大车制作技艺优化方案

关中木轮大车制作技艺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木轮大车的木工制作技艺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车厢的制作技艺;二是车轮的制作技艺。车厢的制作统一采用传统的卯榫结构。车轮制作的核心技术是车辋、车毂、刷轴三项工艺。车轮的制作选料,传统的口诀是:“隔年的辐条,当年的辋,要用疙瘩树上长。”句子中的“疙瘩”指车毂,说明车辐的选材要干透。毂上车辐的18个点如何确定,是本次制作的关键。(三)车轴的制作:俗语叫“刷轴”车轴的用料一般是枣木或榆木。

关中木轮大车制作技艺优化方案

木轮大车的木工制作技艺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车厢的制作技艺;二是车轮的制作技艺。工艺流程使用传统的卯榫结构。

车厢的制作统一采用传统的卯榫结构。核心技术有防腐处理办法,车辕材料的选择,所有的木桄、板的阴阳面置放。

车辕材料的选择,佳材为生长在海拔300米以上的阳坡的国槐或洋槐。截取出地面1尺8寸的根头部分不用。这是有民俗讲究的。解辕板时,先从中心一开为二,然后取辕板的厚度一面开一页。如这块板料够一对辕,就在同一张板上取;如果不够,就在对页上取一根辕,并且在制作时阳面统一朝上,纹路一致。这样,一对辕始终是平衡的,保证不翘。所有的车桄用料也是阳面朝前,平桄、板阳面朝上,这样就保证了车厢在整个使用过程中不翘裂。在这一环节中,防腐技术是关键

车轮制作的核心技术是车辋、车毂、刷轴三项工艺。

车轮的制作选料,传统的口诀是:“隔年的辐条,当年的辋,要用疙瘩树上长。”句子中的“疙瘩”指车毂,说明车辐的选材要干透。车辋的板可以选用当年解的板,车毂的选料就需要现采的。这样,车辐的卯槽、轴芯子均好掏凿,装揳车辐时不易崩裂,而且湿车毂在渐干过程中的硬与瘦,有越干越结实的功能。当然,如果用干木头做就要煮三次、晒三次,让木头在回性的过程中增加柔韧度。

艺人打制的车上铁制用品

艺人钉制好的车辕头

艺人钉制车立厢外围

(一)车辋的制作

每个车轮由9个辋片构成,象征九九归一。其制作步骤是:先自制一把尺子。取一平滑水平的薄木条,木条顶部钻眼,再钉于一块重木板上,从钻眼处量2尺长度,从2尺处再往里回量4寸半,在4寸差半处和2尺处均锯一三角形豁口,即口诀说的:“二尺四寸半,车辋不用算。”再另取一块方形木板,平铺在自制尺子的两个槽口中间,以钉子为圆点,用铅笔在两个三角形豁口处画两条弧。这样,辋片的宽度与弧度就决定了。然后用木匠尺取弧上长1尺5寸的直线,以两端顶点为限,画辋盘的宽度线,确定辋盘弧长,再将画好线的辋盘用锯子按照画线锯好,打磨平滑,待用。以这个制作好的辋盘为模板,一一刻画其他辋盘。定卯位,辋盘左边为公卯,右边为母卯,卯的长度均为3寸5分,卯均宽5分、深4分,位于两头中央处。辋盘中央有两个辐条卯孔,需用木匠尺将辋盘的上边缘长度量出为14寸,平分后找出中点;下边缘长度量出为11寸,平分后找出中点。左卯孔:上边缘中点连接公卯外线与下边缘中点连接公卯外线的交叉点为左卯孔的中点。右卯孔:上边缘中点连接母卯里线下边缘中点连接母卯里线的交叉点为右卯孔的中点。左右两边卯孔的位置找准后,用下边缘线以中点为界,两边各量2寸2分。左边以公卯外线为起点至中点,中间留长1寸3分;右边以母卯里线为起点至中点,中间留长1寸3分。此1寸3分的距离为左右卯孔的长,宽均为5分,用5分锉子锉即可。卯孔为透卯。每个辋片上有两个辐卯。

(二)车毂的制作

车毂上有两部分卯眼,一是车轴的卯眼,二是车辐的卯眼。车轮上有18根辐条,先将车毂的外圆分成三等分,即3个辐卯位,后在每个等分中确定5个卯位。这样,18个辐的卯位就找出来了。喻为先有三皇造世,后有五帝仁君,意思是三皇五帝支撑着历史复转。(www.daowen.com)

车毂的用料是直径不小于9寸6分的圆木,以槐木、榆木为好。截取9寸9分长的段为毂坯,后找出圆心,钉一铁钉,以半径4寸7分余1.5分画圆刻槽,再在圆外增1分画圆,这样,车毂的外圆就确定了。车轴卯眼是一个圆形通卯,关键是车毂的两端加掏放置车穿的位卯。毂上车辐的18个点如何确定,是本次制作的关键。如给头上画辐线,先要制作一个六棱尺子。经验语:“要知六棱法,一寸、一寸八;要知六棱走,五寸、二寸九。”这样一个简单的工具,就能将车毂等分成六棱子。十八辐的点也就定下来了。然后,将这些点的引线引向车毂外围,就是凿辐卯的中心位置。

车毂上有18个卯孔,用六棱尺将车毂平分成6份,每份再平分3个卯位,平分圆的边长为4寸6分。然后用木板刻口取3寸9分处、6寸3分处、6寸6分处,将车毂放在水平面处,将刻豁口的木板紧贴车毂,用墨斗画3条线为卯孔的宽边。再按确定好的卯孔掏卯,卯孔均深3寸、长2寸、宽5分。车辐装入车毂时有一渗卯,卯孔的渗卯在原卯的两边都有3分宽、4分深。用探找板在打好的卯孔中画出渗卯的两边边线。打时卯孔四边为圆边,用圆卯锉在卯孔的四边锉出四角。这也就是俗话说的二台。这一技巧的运用,首先,将力分散在车毂上;其次,保证了车辐因使用时间长渗入到轴位,从而增加摩擦力。

艺人钉铆车辋

艺人将泡好的牛皮内的肉杂质刮去

在化开的皮硝里搓揉牛皮进行熟制

车毂、车辐、车辋的组合,关键的技术是入卯的渗蜡与硬楔。首先是车辐与车辋的组合,车辐入车辋卯时也有一台渗卯,尤其是车辐入车辋后,卯位要与辋外卯孔留足二三分,即不能与辋外圈齐。其次是从外向内揳入水楔,水楔要硬,这就是技术的核心。在重车行走时,水楔将力向内聚,车辐将力向外聚。尺寸与力把握好了,车轮才结实耐用。否则,不是将车轮掬了,就是将车轮撑了。这个撑主要是指车辐向外将车轮外包钉的铁瓦顶掉。

(三)车轴的制作:俗语叫“刷轴”

车轴的用料一般是枣木或榆木。轴长约5尺半、轴芯长约1尺,中间段长约3尺。过去,秦、冀、鲁、豫、甘、晋六省合辙。如果频繁贸易的省份不合辙,能把牲口累死,车的寿命也不长。所谓辙就是两个轮子的中心线距离。刷轴的核心制作在于压工与牵工,即轴心部分与大轴不是一个同心圆,而是寻找的两个轴心的偏心圆。

制作是将轴心刷好,在原有的通轴心两头画十字。然后在原十字的下方偏左或偏右确定第二个轴心点,这个点以偏离上线3分、中线1分或1分5找轴芯圆心。这样牵工与压工的中心点就找到了。一般情况下,牵工均为1分,压工根据设计载重量确定。如四套子车是三分压工,三套子车是二分压工,轿车是一分压工。刷好的轴心看起来是向前向下斜着的。

这个原理用在现代汽车上就是牵工为前速,即车轮前边梢向内收束;压工就是两个轮子轻车时呈上倒八字状。这一科学原理,保证了车的正常运转,如果没有这一步,车轴很容易断。

轴心刷好后,就是给轴心里装键。键分三种,立键装于轴心里与大轴结合的部分,以防止车轮向里窜游;平键装在轴心里外两个铁穿的位置。一般一边是5个键或7个键,下三下四,偏一偏二上一。这也很科学,下边是吃重键,耐磨性能要好。好的车轮有“走马拔辖风摆键”一说,这就是绝活。键的安装不是死的而是活的。即键槽子安键时要垫几张同键大小的牛皮纸,键的周围也要有一牛皮纸的缝隙。这样,车在行走时,键就能自由地弹动,减少了摩擦的阻力,车就轻快。风摆键就是车在行走时可以看到键的动态,听到键有规律地撞动车穿的响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