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荀巨伯救友,拯救郡城,大军倒退

荀巨伯救友,拯救郡城,大军倒退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②胡贼攻郡。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遂班军⑥而还,一郡并获全⑦。相,一方对另一方,表示动作偏向一方。D.两个“相”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荀巨伯救友,拯救郡城,大军倒退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⑤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⑥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

①荀巨伯:颍川(今属河南)人,处东汉桓帝之时,事迹不详。 ②值:恰逢。 ③相视:看望你。相,一方对另一方,表示动作偏向一方。 ④败义:败坏道义,指丢掉了做人应有的道义。 ⑤委:抛弃。 ⑥班军:退兵。 ⑦全:保全。

【链接】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记录言谈、轶事的笔记体短篇小说。因为汉代刘向曾经著《世说》(原书亡佚),后人将此书与刘向所著相别,取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

《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分上、中、下三卷),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书中对人物的描写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学,有的重在心理,但都集中到一点,就是重在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从《世说新语》及相关材料魏晋士人的言行故事中可以看到,魏晋时期谈玄成为风尚,而玄学正是以道家老庄思想为根底的,道家思想对魏晋士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状况,乃至整个社会风气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世说新语》的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明胡应麟说:“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可谓确评。有许多广泛应用的成语便是出自此书,如难兄难弟、拾人牙慧、咄咄怪事、一往情深、卿卿我我等等。此外,《世说新语》善用对照、比喻、夸张等文学技巧,不仅使它保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为全书增添了无限光彩。

【练习】

1.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www.daowen.com)

①远来相视 ②贼相谓曰

③败义以求生 ④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A.两个“相”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

B.两个“相”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

C.两个“相”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

D.两个“相”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

2.翻译下列句子。

(1)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2)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