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荀悦对《史记》的精准订正解析

荀悦对《史记》的精准订正解析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荀悦于汉献帝时奉命改编纪传体的《汉书》为编年体的《汉纪》,距班固著书又经过了一百余年,他对于《史记》中庄蹻故事始有所订正。荀悦所说的楚庄王乃楚庄襄王的省称。《史记》谓劳浸、靡莫与滇王“同姓相扶”,他们都是楚国的贵族。靡莫在《新唐书·南诏传》中又称为磨弥敛,磨弥即靡莫的倒文。《史记·大宛传》称头兰为昆明,《华阳国志·南中志》又称郭昌、卫广所平之昆明为叟,《太平寰宇记》于滇国条下又称靡莫为西南徼外僚。

荀悦对《史记》的精准订正解析

史记》所载庄蹻故事,经过一百七八十年以后,班固在《汉书》中仍全录《史记》旧文而无所更易,说明当时西南夷各族尚未能融合于汉族之中,他们的先代旧闻亦为当时高才学士搜访所未及。荀悦于汉献帝时奉命改编纪传体的《汉书》为编年体的《汉纪》,距班固著书又经过了一百余年,他对于《史记》中庄蹻故事始有所订正。兹录其文如次:

楚庄王使将军庄蹻循江略地黔中、南以西。至靡漠,地方三百里,其旁平地肥饶数千里。既克定之,会秦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以其众王靡漠,变服从其俗。

荀悦于此改楚威王为楚庄王,此庄王如为春秋时继晋文称霸的楚庄王,则去秦夺楚巴黔中的年代更远,岂不是改得更错吗?不是。荀悦所说的楚庄王乃楚庄襄王的省称。楚顷襄王之顷原当作庄。古阳部字如享如卬其后或转入耕部(如《易萃传》以享正为韵,《文言》以享情为韵,从卬之字得读为迎,顷从卬省声即由阳部转入耕部),故庄得读为顷。战国时王多以庄襄、昭襄为谥,如秦昭襄王、燕昭襄王,其后皆省称为昭王,楚顷襄王在《战国策·楚策》中亦得省称为襄王,此庄王为顷襄王的省称亦可无疑。

荀悦此文除改楚威王为楚庄王外,又改庄蹻王滇为王靡漠。《史记》谓劳浸、靡莫与滇王“同姓相扶”,他们都是楚国的贵族。楚饮姓见于楚惠王、楚幽王的铜器铭文中,《史记·楚世家》称楚为芈姓(铜器作妳);饮、浸古同属侵部,靡、芈又同属明纽,皆一音一声之转;劳即仡佬,莫即么些之么,他们都是楚贵族饮姓、芈姓所统治的部族。古代西南夷中统治部族往往和他们所统治的部族——部曲或私属结合为一个新族类,如冉、么些、氐、羌、越嶲、嶲昆明、僰,等等,其例甚多。劳浸、靡莫就是属于这一类的组合。

靡莫在《新唐书·南诏传》中又称为磨弥敛,磨弥即靡莫的倒文。磨弥敛在《蛮书》中则作磨弥殿,《元史·地理志》则作磨弥甸。南诏称平川为为赕,、赕、敛古同属谈部,而谈、殿、甸又同属端纽定纽字,故此诸字皆得相通。《元史·地理志》在曲靖等路宣慰司注云:“元宪宗六年立磨弥部万户”;据此,知靡莫即在今云南曲靖县,其地原在平川之上,故其字或从水旁作漠弥潋。(www.daowen.com)

靡莫原属昆明族类。《史记·大宛传》: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发三辅罪人,因巴蜀士数万人,遣两将军郭昌、卫广等往击昆明之遮汉使者”。此处言“昆明之遮汉使者”,在《西南夷传》则作“头兰尝隔滇道者也”,同述一事知头兰即属昆明族类。《华阳国志·南中志》于建宁郡下有同乐、铜濑、谷昌三县隶之,于同乐郡下云:“大姓爨氏”;于谷昌县下云:“汉武帝将军郭昌讨夷平之,因改郭昌(县名)以威夷,孝章时改为谷昌也。”同乐、铜濑并与头兰声近,同、铜、头皆属定纽,乐、濑、兰皆属来纽,是汉之头兰即为晋宋时之同乐或铜濑,大姓爨氏世居于此以统治这些昆明族类。清道光时发现爨龙颜碑于陆良,其地正在曲靖之南。爨龙颜碑叙其先出于楚贵族令尹子文,而这里就是与滇王“同姓相扶”的靡莫旧壤。

昆明族类最为庞杂。《史记·大宛传》称头兰为昆明,《华阳国志·南中志》又称郭昌、卫广所平之昆明为叟,《太平寰宇记》于滇国条下又称靡莫为西南徼外僚。综合上引诸书所言,知叟僚皆为同乐大姓爨氏所统率的昆明族类。《南中志》:“夷人大种曰昆,小种曰叟,皆曲头木耳环铁裹结,无大侯王如汶山汉嘉夷也。”《史记·大宛传》称西汉时“昆明之属无君长”,到成汉常璩作《华阳国志》时这里虽然还没有出现像汶山、汉嘉两郡那样大的侯王,但也有大种小种的君长分属于昆和叟了。

在南诏兴起以前,昆明族部还没有经过大变动或迁徙,岷山庄王后裔如果从严道南徙,这里就是他们南迁中的寄顿之处。《史记·西南夷传》:“元封二年天子发巴蜀兵击灭劳浸、靡莫,以兵临滇,滇王始首善,以故弗诛。滇王离(难)西(南)夷(《汉书》无难南二字,当据以校改)举国降,请置吏入朝。于是以为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据此,知劳浸、靡莫原以笮侯隶于滇王之下,劳浸靡莫灭后,滇王始离西夷举国降。是荀悦以滇王庄蹻王靡莫,就不能说他是向壁虚造的无根之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