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人际关系形成过程的详解与分析

人际关系形成过程的详解与分析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过程一般情况下,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会经历一个从表层接触到亲密融合的过程。交往者在痛苦情绪体验的基础上,产生一种对交往双方人际关系的厌恶和反感情绪。交往双方冷漠、疏远的心理会带来人际关系的结束,双方将处于完全失去联系的状态。人际关系的终止,可能是自然形成的,但更多的情形是人为造成的。

人际关系形成过程的详解与分析

(一)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过程

一般情况下,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会经历一个从表层接触到亲密融合的过程。交往伊始,彼此可能还未意识到对方的存在,此时,双方的关系尚处于零接触阶段。只有当一方开始注意到另一方,或双方相互注意时,交往关系才开始正式确立,交往活动也才开始全面展开。这时候,如果彼此的情感不断卷入和融合,双方共同的心理领域就会不断扩大,那么一段时间以后,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水到渠成了。人际关系状态及其相互作用水平见表5-4。

表5-4 人际关系状态及其相互作用水平

978-7-111-45484-7-Part02-15.jpg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开始时的无关到最后的良好状态,需要经过不断的积累和演化,彼此相互作用的水平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弱逐渐变强。从人际交往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来考查,一般可以将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注意阶段,即由零接触过渡到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的定向阶段。在这个阶段,注意的选择反映出交往者的某种需要倾向、兴趣特征和个性心理特征,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开端。在注意阶段,交往的双方都希望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试图为彼此人际关系的发展获得一个良好的定向。该阶段具有短暂性和偶然性,但却是人际关系形成的必经阶段,是人际关系的准备阶段、起步阶段。

第二,接触阶段,即由注意向情感探索、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此时开始建立初步的心理联系。在这个阶段,交往双方开始角色性接触,目的在于探索彼此的共同情感领域,双方自我暴露的深度和广度有所增加,但未进入对方的私密性领域或隐秘敏感区。此时,双方虽然相处友好,却没有建立强烈的吸引力,仍属于普通的人际关系阶段。一旦情感卷入的程度有所加强,交往的频率和深度有了新的进展,人际关系也就进入到了第三阶段。

第三,融合阶段,即由接触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不断扩大,进入稳定交往阶段。随着交往双方接触频率的增加,彼此间了解不断加深,情感联系越来越密切,心理距离越来越小,在心理上逐渐有了依恋和融合,这标志着人际关系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一旦分离或发生冲突,会出现焦虑、牵挂和烦躁的情绪。(www.daowen.com)

(二)人际关系的恶化过程

表5-5 人际关系的恶化过程

978-7-111-45484-7-Part02-16.jpg

一般来说,人际关系的恶化大多是人际冲突和人际侵犯的结果。根据冲突和侵犯的性质与程度,可以将人际关系的恶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见表5-5)。

第一,冷漠阶段。交往的一方把交往视为一种负担,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压力,伴随着交往活动会产生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人际关系的恶化始于冷漠,可以表现为对交往者持漠不关心的消极态度,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表现为否定性的评价和行为。

第二,疏远阶段。交往者在痛苦情绪体验的基础上,产生一种对交往双方人际关系的厌恶和反感情绪。在这个阶段,双方表现出互不理睬、避免接触、相互嘲弄、挖苦、讽刺、表情呆板、脸部肌肉僵硬、人际距离扩大、举手投足生硬等远离或零接触状态,表明双方的人际关系已经很难再维持下去了。

第三,终止阶段。交往双方冷漠、疏远的心理会带来人际关系的结束,双方将处于完全失去联系的状态。在这个阶段,交往者彻底终止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终止,可能是自然形成的,但更多的情形是人为造成的。必须指出的是,某种人际关系的结束,并非都是有害的或是不道德的,对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