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话剧:文学创作的黄金时代

中国话剧:文学创作的黄金时代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为反抗敌人的压迫、保卫自己的祖国,在抗日战场上浴血奋战,中国话剧艺术在如此高涨的家国情怀的影响下,开始蓬勃发展,中国的话剧文学创作从此迈入了一个黄金时期。这个名为《放下你的鞭子》的短剧,经各地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加以改编、丰富,全国有许多演剧团体广泛采用,对抗战宣传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这一阶段的话剧创作多为就地取材、集体编写的独幕剧,但其中也有大型的多幕剧,并不乏佳作。

中国话剧:文学创作的黄金时代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为反抗敌人的压迫、保卫自己的祖国,在抗日战场上浴血奋战,中国话剧艺术在如此高涨的家国情怀的影响下,开始蓬勃发展,中国的话剧文学创作从此迈入了一个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三江好》《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等等。

话剧《放下你的鞭子》最初由田汉根据歌德的作品《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迷娘的故事改编而来,名为《迷娘》,从体裁上看这部作品属于独幕小戏。这部作品的内容是:一个吉卜赛老头逼着自己的女儿迷娘卖艺,迷娘内心十分抗拒,于是这个狠心的老头便拿起鞭子准备抽打迷娘,此时,人群中出现一个身材高大的青年,名为迈斯特,他及时遏制了老头的行为,最终将可怜的迷娘解救下来。

“九一八”事变后,陈鲤庭、崔巍两人先后将这个剧本中国化、现代化改编成父女二人从日寇占领的东北沦陷区逃亡进关,流离道路,无以为生,只得街头卖唱。女儿不愿,父亲举鞭欲打,观众中的青年高叫“放下你的鞭子!”,并责问老汉何以折磨女儿。父女俩诉说了日寇入侵、家乡蒙难、被迫流亡的悲惨遭遇。青年向群众发表演说,号召反抗以自救,否则沦陷的灾难会降落到每个人头上。于是,群众中爆发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吼声。这个名为《放下你的鞭子》的短剧,经各地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加以改编、丰富,全国有许多演剧团体广泛采用,对抗战宣传起了很大的作用。这部作品应当视为集体的创作。

全民抗战初期到武汉沦陷之前,戏剧工作者与全国民众同样处于亢奋激昂的情绪之中,中国的话剧开始深入到广大国土的前线、后方、乡村、集镇。广大戏剧工作者以戏剧为武器,投身于神圣的全民族抗日战争之中。适应于时代的特点,迫切需要及时有力、短小精悍的作品,可以随时宣传抗战形势任务,鼓舞民众抗战情绪。因此,这一阶段的话剧创作多为就地取材、集体编写的独幕剧,但其中也有大型的多幕剧,并不乏佳作。据葛一虹《战时演剧论》(出版于1938年)中所附《抗战剧作编目》,仅抗战爆发一年之内,已收集到独幕、多幕剧作142部。而舒畅所编《抗战初期内地出版戏剧目》中显示,截至1938年8月,创作剧本有160余种。(www.daowen.com)

伴随着抗战的不断深入,戏剧运动逐步从乡村转移到了城市之中,涌现了大批优秀的话剧作品,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与“左翼”时期的话剧相比,这一时期的话剧艺术不管是从艺术质量上还是在作品数量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剧作家的编剧水平有了大幅提高,语言运用更加精练、生动。

其次是剧作家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把握,有了新的突破,题材与主题的发掘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