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管理心理学:情境探索与解析

管理心理学:情境探索与解析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个案研究是对情境和情境中人们行为的集中考察。为了理解和解释一些复杂行为或事件,在缺少经验和理论指导的情况下,个案研究就应运而生。个案研究的目的是提供对一个部门、一个公司或一个具体组织单位的详尽分析。一般认为,个案研究好像照相机,拍摄一个组织在短期内的“镜头”。

管理心理学:情境探索与解析

个案研究(案例研究)是对情境和情境中人们行为的集中考察。为了理解和解释一些复杂行为或事件,在缺少经验和理论指导的情况下,个案研究就应运而生。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个案研究给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更开阔的视角。它也能用来建立效度和信度指标,或作为构思故事和叙事描述的工具。

个案研究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这些特点使它成为激发新见解的重要工具。

第一,研究者能让被研究的因素随着自身的发展引导研究,并且不局限于检验已形成的假设。

第二,个案研究中的研究者会试图获取充分的信息来对研究情境进行定性和解释。

第三,个案研究检验一个研究者的多元化信息,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综合解释。

如果研究者将这三个特征了然于心,那么个案研究就能成为分析组织行为的有效方法。它适用于很多组织,能够揭示组织中人际关系的影响力,这种人际关系不同于组织结构图中的关系。例如,一个研究者可以通过查看组织会议材料、访谈、发放问卷及亲自观察雇员间的人际往来的方式,解释组织中的人际关系的真正影响力。

个案研究的目的是提供对一个部门、一个公司或一个具体组织单位的详尽分析。其研究资料包括:研究人员对组织的观察,在访谈中和问卷调查中由组织成员所提供的情报,以及组织工作的客观指标(生产的数量和质量)等。一般认为,个案研究好像照相机,拍摄一个组织在短期内的“镜头”。

个案研究中还可采用以下具体研究方法,如观察法、谈话法、活动产品分析法。

(一)观察法(www.daowen.com)

观察法是在未受控制的日常生活中,了解和分析人的言行、表情等,借此来判断被观察者心理活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观察法的优点是被观察者的心理在未受条件控制的情况下,能表现出很大的自然性。在现代化的社会中,可以利用各种录像、录音设备等进行观察、记录。有时为使被观察者的活动正常进行,同时又不使被观察者受观察者的影响,可以在隐蔽处,通过纱屏、单向玻璃或闭路电视等进行观察。以观察法研究人的行为也有一些缺点: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消极地等待被观察者的行为产生,观察到的结果往往难以进行定量分析等。

管理者观察他人的行为,并在观察的基础上推断他人的动机、情感和意图,其主要优点在于确实看见了个体的行为,而不是依赖于那些可能不精确或有偏好的口头或书面描述。

自我观察法是观察法的一种。这种方法又称内省法,是一种自己观察自己内心活动的方法。领导者可以用内省的方法来获得关于自己的信息,也可以采用访问、座谈、填表等方式获得管理者的内省报告。自我观察法的缺点在于难以进行客观验证,所以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方法。

(二)谈话法

谈话法是按照事先拟定的问题,通过谈话了解管理者的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的某些特征,如管理者的思维、记忆、首创精神、权利与威望等。在访问性的谈话中,要预先通知谈话的对象——管理者。谈话法的效果取决于实验者的组织与引导能力。在谈话中一定要创造良好的气氛,同时要注意不同管理者的气质与性格类型。

(三)活动产品分析法

活动产品分析法是通过管理者的活动结果(产品、产物)来考察管理者的一种方法。管理者的活动结果是能以数量与质量形式表现的工作成果,包括在管理者领导下的工作群体的工作效率等。通过对管理者的活动产品——报告、记录、决议及其他资料的考察,可以判断一位管理者的能力、知识水平及工作态度。通过对这些活动产品的综合分析,可以得出管理者的各种心理活动。然而,管理者的活动产品同其心理特点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需要实验者长期、多方面的了解和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