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

通过激励的管理心理学:调动人的积极性

通过激励,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使人始终处在一个兴奋状态中,引起个体产生明确的目标指向行为的内在动力。将激励这一概念用于管理,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问题。激励过程实际上就是要使刺激变量引起的机体变量产生持续不断的兴奋,从而引起积极的行为反应,当目标达成之后,经反馈又强化了刺激,如此周而复始、延续不断。
理论教育 2023-08-11

《管理心理学》:激励的基本特征及心理规律

关于激励过程的分析一般涉及以下三个方面:激励的动力,激励行为的指向,激励行为的保持。由此可见,激励是指唤起、指向、维持通往某一目标行为的过程。激励的三要点表明,激励不等同于工作绩效,激励过程的核心阶段可用图5-3表示。应该指出,激励过程的内容在不同的社会体制下是有区别的,但就其形式而言,上述的激励过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因此,从需要着手寻求激励是符合心理规律的有效途径。
理论教育 2023-08-11

心理健康内涵与标准-管理心理学

1948 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成立的宪章中,对人的健康做了这样的描述: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上的缺失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1989 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在对健康的描述中增加了道德健康的内容。心理健康的综合标准包括五个方面:认知正常,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适应良好。具体到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个体活动与社会要求处于良好、和谐状态,能保持心理活动的平衡与稳定。
理论教育 2023-08-11

双因素理论:管理心理学的重要成果

赫茨伯格在这些论著中阐述了双因素理论的基本观点。双因素理论认为,激发人的动机的因素有两类:一类为保健因素;另一类为激励因素。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双因素理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双因素理论在我国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
理论教育 2023-08-11

自我认识与角色知觉在《管理心理学》中的重要性

自我认识的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这种人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的知觉又被称为人的角色知觉。角色知觉中的角色认知与角色行为是角色扮演者主观方面的因素;而角色期望与角色评价是指他人对角色扮演者的反馈信息,属于客观方面的因素。
理论教育 2023-08-11

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概况-管理心理学

现在,管理心理学已经成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在国际心理学会议上,往往将管理心理学放在应用心理学中。在近年来召开的国际应用心理学大会上,出现了大量的管理心理学方面的论文和报告。我国台湾学者汤淑贞所著的《管理心理学》一书,其内容基本上也反映了西方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有关管理心理学各领域中的近期发展情况,都将在本书的各章节中进行介绍。
理论教育 2023-08-11

连续带模式:激励与去激励因素

(二)激励因素与去激励因素的连续带模式激励因素与去激励因素存在两个端点,是两种极端的情境。赫茨伯格将激励与满意感等同起来,认为满意时的各类因素为激励因素,不满意时的各类因素为保健因素。本书不对这一问题做全面评价,但认为,在激励因素与去激励因素连续带模式中,这三个因素是可以统一区分的。
理论教育 2023-08-11

管理心理学:重视激励,促进企业高效运转

在我国,职工教育、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各种物质与精神激励手段的应用等,都是企业的投入,是企业高效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公司采用了一系列尊重人、信任人的激励手段。他们将尊重人、信任人视为公司的第一宗旨。IBM 公司的所有经理都懂得人们对工作满意的价值和不断调动积极性的必要性。但是,这需要调动人本身的动力或受到外界的鼓励。激励的作用,就是鼓励人们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直到实现组织目标。
理论教育 2023-08-11

管理心理学:情境探索与解析

个案研究是对情境和情境中人们行为的集中考察。为了理解和解释一些复杂行为或事件,在缺少经验和理论指导的情况下,个案研究就应运而生。个案研究的目的是提供对一个部门、一个公司或一个具体组织单位的详尽分析。一般认为,个案研究好像照相机,拍摄一个组织在短期内的“镜头”。
理论教育 2023-08-11

《管理心理学:人性假设对管理决策的影响》

麦格雷戈认为,在每一个管理决策或每一项管理措施的背后,都必有某些关于人性本质及人性行为的假设。这说明,有关人的性质和人的行为的假设,对于决定管理人员的工作方式、管理措施等是极为重要的。管理人员以他们对人的性质的假设为依据,采用不同的方式来组织、领导、控制、激励职工。麦格雷戈有关人性假定的论述,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点。
理论教育 2023-08-11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一揭秘

什么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至今学术界并无统一的定论,但以下几点是易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周易大传》关于“刚健”和“自强不息”的思想实际上起了推动中国文化向前发展的积极作用。而道家的“柔静”学说则是“刚健”思想的一种补充,两者相互对峙、相互引发,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面貌。中国传统的天人协调观具有重要的价值。
理论教育 2023-08-11

性格与管理-管理心理学

(三)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在性格的形成过程中,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类型论是一种性格分类的理论,而特质论是一种性格分析的理论。特质被认为是个人所特有的、现实焦点的神经心理结构,可细分为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艾森克在其特质理论中提出了个性的五个维度: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智力和守旧性,其中着重强调内外向、神经质与精神质三个维度。
理论教育 2023-08-11

管理心理学:实证研究中的实验室、自然和现场三种方法

(二)实验室实验同个案研究和现场调查相比,实验室实验增强了研究者建立变量间因果关系的能力。实验室环境允许研究者在可控情况下完成实验。自然实验法是在日常生活的情境中,适当地控制条件,并结合经常性的业务工作,从而研究心理现象的规律性。现场实验的参与者一般知道自己正在被观察,因此研究者必须采取措施尽量减少被试者由于知道自己被观察而改变行为的可能性。
理论教育 2023-08-11

《管理心理学》:民族文化维度及内涵揭示

作者提出,确定民族文化特征的维度有以下四个: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度与女性度。民族文化四个维度的提出,是大规模调查研究、大量统计分析和理论推断得出的结果。以一个跨国公司内的资料为调查对象是能够说明民族文化的特征的。民族文化四维度的内涵可概述如下。权力距离具有大与小的显著差异,它代表两个极端的民族文化的程度差异,但大多数民族位于两个极端之间的某处。
理论教育 2023-08-11

心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与管理心理学理论

麦格雷戈在总结了若干脍炙人口的人性假定之后,建议将这一套基本假定命名为“理论X”或“理论Y”。(一)人性假设的X 理论1.X 理论的基本观点X 理论是指领导和控制的传统观点。同时,应该客观地指出,麦格雷戈对自己所提出的这项人性假设的态度也是较全面的。
理论教育 2023-08-11
-已经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