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证券监管者非理性行为4类降效探索研究

中国证券监管者非理性行为4类降效探索研究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松懈式监管会导致证券监管者所推出的监管政策缺乏权威性,并且也间接鼓励了市场上的机会主义行为。在非协调式监管中,证券监管者没有将市场视为一个整体,缺少对影响市场各因素的全面考虑,从而导致监管措施缺乏严密性和综合性,使监管的执行与预期存在差距。不透明式监管是对监管公开性原则的损害,在不透明监管中,监管者较少针对监管的过程与社会公众进行沟通,导致监管的权威性和严密性不足。

中国证券监管者非理性行为4类降效探索研究

多年以来,证券监管一直被各个国家视为弥补和解决证券市场失灵问题的重要手段,然而,事实证明,证券监管也存在失灵的情况,不仅未能有效解决一些长期困扰证券市场安全与稳定的问题,还可能干扰到市场的正常运行,甚至加剧市场失灵。监管失灵的现象同样存在于中国证券市场监管中,一些监管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并不能很好地与监管的基本目标和原则匹配,存在越位和缺位的情况,并且监管的效率和效果也没有达到应该有的标准(郝旭光,2011)。针对证券监管的效率和效果问题,证券监管者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书的研究发现,中国证券监管者在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时存在过度式监管、松懈式监管、选择式监管、失时式监管、盲目式监管、非协调式监管、不透明式监管、教条式监管和随意式监管九种行为特征,这九种监管行为特征又表征了四类监管行为,即缺位监管、错位监管、越位监管和失位监管。上述监管行为特征也与投资者保护水平低、监管执法效率低等现实问题紧密相关。其中,过度式监管和教条式监管会导致市场自由度和活力的下降,监管者也要为频繁的、严厉的监管付出更多的成本,并且在过度监管下,监管的针对性和综合性势必会不足。松懈式监管会导致证券监管者所推出的监管政策缺乏权威性,并且也间接鼓励了市场上的机会主义行为。选择式监管是对监管公平性原则的损害,在选择式监管下,监管的综合性和权威性水平较低,导致市场的整体性被人为分割开来,市场各方参与者的利益没有得到公平对待。失时式监管会导致市场问题经常得不到及时的处理,而一旦放任自流导致风险爆发,监管者要付出的监管成本是极为高昂的。盲目式监管会导致监管的前瞻性和严密性的不足,在盲目式监管中,证券监管者常采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方式来处理市场问题,缺少对市场的调研以及对问题前瞻性的认识,因而在制定和推出监管政策时会存在漏洞并进而导致监管有效性的下降。在非协调式监管中,证券监管者没有将市场视为一个整体,缺少对影响市场各因素的全面考虑,从而导致监管措施缺乏严密性和综合性,使监管的执行与预期存在差距。不透明式监管是对监管公开性原则的损害,在不透明监管中,监管者较少针对监管的过程与社会公众进行沟通,导致监管的权威性和严密性不足。随意式监管会明显降低监管的权威性,由于缺乏充分的调研和论证,会推出一些非常短视的监管措施,并且朝令夕改现象严重,致使市场各方参与者难以形成一致的监管预期。(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