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朱家角:醉美江南之上海威尼斯

朱家角:醉美江南之上海威尼斯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朱家角位于上海西郊,紧临上海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淀山湖,跟江苏、浙江接境,从宋代起就发展成为著名的集市。朱家角的放生桥是上海地区最长、最大、最高的五孔石拱桥,称为“沪上第一桥”。荡一叶小舟,悠然地在明晃晃的河道里游走,座座拱桥从头顶划过,听撑船的老人慢慢地讲着朱家角的古老传说,水声、桨声、笑声、吴语,在耳边汇成一曲曼妙的轻歌,在这“威尼斯”小镇上空回荡……落日余晖下的朱家角,静谧中透露出一种温馨。

朱家角:醉美江南之上海威尼斯

初到朱家角的第一感觉是,这是周庄的“小表妹”,举手投足间的韵味都那么相似。荡舟街巷,才感觉她还是她。在江南水乡,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南周庄,北周庄,不及朱家一只角。”这话可能有些夸张,但却也绝非虚言。

朱家角位于上海西郊,紧临上海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淀山湖,跟江苏、浙江接境,从宋代起就发展成为著名的集市。镇内小桥流水,古意盎然。站在放生桥上俯瞰漕港河两岸密集的商家,聆听河道中的流水潺潺;到城隍庙的许愿树下系一条红丝带,双手合十许个愿;在圆津院前停住脚步静静聆听悠悠禅音……所有的事情都好像是在梦中经历过一般。

朱家角的放生桥是上海地区最长、最大、最高的五孔拱桥,称为“沪上第一桥”。

大凡名镇,都有一些可供人一谈的地方。朱家角有“三多”:名人多,明清建筑多,河埠、缆石多。山清水秀的地方总会有很多人才,正所谓人杰地灵。朱家角在明清两代共出进士十多人,还不乏行业的精英,只是一般人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号。当然,有些历史的地方必有很多古老建筑,朱家角的建筑以明清建筑为主,三泖渔庄、王昶故居和无数的沿街明清建筑,让人仿佛置身某个明清影视基地。水和桥恐怕是江南水乡的永恒话题,河道纵横,商船往来,在遥远的年代,船舶是朱家角百姓的唯一交通工具,河埠、缆石多也是必然的了。

“小桥流水人家”,自然是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景。其中小桥在江南水乡既是必不可少的交通要道,又是不可不看的一大景观。在朱家角古镇上有很多桥,那些石拱桥、石板桥、砖木结构的古桥有的还是明清时代留下来的。其中最著名的是放生桥,这个名字就很耐人寻味,就是“放生积德从善”。据说是一个僧人修了此桥后规定在桥下只准放生鱼鳖,而不得撒网捕鱼。现在桥两边有不少卖鱼鳖的当地人,虽然有些流于表面,但还是可以花两块钱买一条小鱼放到河里去体会一下佛心的。

放生桥桥身的缝隙里突兀地长出两棵小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好像压在五指山下的孙行者遇着了唐三藏,被一句佛语点燃了生命的火。在放生桥的青石台阶上一直走到桥的拱顶,朱家角的全景尽收眼底。这秀美婉约的风景定会闯入你的梦境,而你又在装点谁的梦呢?

穿街走巷,小小的镇子安静祥和,大多人家沿河临水而住。小河边石头砌成的堤岸左拐右拐,每过一小段就有台阶向下到河水边,洗衣、洗菜,随意而为。河道边有很多小巷子,极窄,走进去就是一个天井,几家人合住。

荡一叶小舟,悠然地在明晃晃的河道里游走,座座拱桥从头顶划过,听撑船的老人慢慢地讲着朱家角的古老传说,水声、桨声、笑声、吴语,在耳边汇成一曲曼妙的轻歌,在这“威尼斯”小镇上空回荡……

放生桥
放生桥如彩虹般横跨于漕港河上,现桥上有龙门石,镌盘龙八条,环绕明珠,形象逼真。桥顶四只迎客石狮,仰头张嘴,憨态可掬。中间有竹节望柱,桥面中央镶嵌雕花石板。(www.daowen.com)

落日余晖下的朱家角,静谧中透露出一种温馨。

旅程随行帖

岁月年轮:宋元时期这一带渐成小集镇,明清时期长盛不衰。

最佳旅游时间:四季皆可,以春、夏、秋最佳。

特色美食:

红烧扎肉:扎肉是用粽叶包着五花肉一起红烧,肉质鲜嫩香滑,带有淡淡的粽叶清香。

香糯糖藕:将藕孔填塞糯米,加糖加水煮透,香甜可口,甜而不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