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时间效应的岩体结构面力学特性

时间效应的岩体结构面力学特性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上述试验方案,分级加载应力松弛试验共涉及4个试样,其中1号结构面、10号结构面分别进行了6级试验,在第7级试验时,试样在加载过程中破坏,而4号结构面和完整试样进行了5级松弛后,在第6级加载段发生破坏。图5.4所示为分级加载剪切应力松弛试验的全过程曲线。

时间效应的岩体结构面力学特性

按照上述试验方案,分级加载应力松弛试验共涉及4个试样,其中1号结构面、10号结构面分别进行了6级试验,在第7级试验时,试样在加载过程中破坏,而4号结构面和完整试样进行了5级松弛后,在第6级加载段发生破坏。图5.4所示为分级加载剪切应力松弛试验的全过程曲线。

从分级加载剪切应力松弛全过程曲线中可以看出:

图5.4 分级加载剪切松弛试验全过程曲线

(1)不同粗糙度结构面的剪切应力松弛曲线的形态基本相似,即应力随时间减小,最后趋于平缓,这表明应力松弛速率也随时间逐渐减小。

(2)在分级加载情况下,每级应力对应的松弛应力随着初始应力的增大而增大,但不是线性增加的,如图5.4中A、B虚线所示,初始应力(曲线A)线性增加,剩余应力(剩余应力为应力松弛以后尚存在于结构面内部的应力,即传感器的视值)的连线(曲线B)为非线性,即初始应力越大,松弛的应力越多,剩余应力的连线呈下凹形曲线(曲线B)。

(3)应力松弛曲线具有一定波动性,并不是光滑的,如图5.4(c)所示,松弛曲线表现出了比较强的波动性。

(4)图5.5为总松弛应力(Δτ)与初始应力(τi)的关系,从图中可知,随着初始应力的增大,初始阶段应力松弛量并不大,但松弛应力随着初始应力的增大先略有减小后增大,应力超过某个阈值以后,松弛应力急剧增大。上述情况与加载过程中,结构面的应力及变形状态有关。根据第2章的研究成果可知,结构面在较低应力水平下为压密状态,弹性变形为变形的主要部分,整个结构面的剪切刚度增大,结构面的力学性质呈现“硬化”的趋势,此时试样本身的储能能力增加,抗破坏能力增强,相应的试样释放应力的能力降低,因而出现了松弛应力(Δτ)减小的情况。但当应力超过一定值时,结构面中裂隙出现不稳定发展,并且新的裂隙也开始产生,即塑性变形成为主要的变形方式,结构面剪切刚度开始减小,结构面工程性质开始劣化,其储能能力减弱,因而,高初始应力条件下一方面造成了裂隙的发展,进而增加了应力松弛的通道,试样对应力的“束缚”能力降低,并降低了结构面的储能能力;另一方面又提供了较大的能量输入,结构面需要释放更多的能量以保持试样的相对稳定,因而释放的应力较多。(www.daowen.com)

另外,松弛应力(Δτ)从减小到增大的转折点与JRC密切相关,如图5.5所示,随着JRC的增大,该转折点对应的应力比(初始应力τi/峰值应力τs)减小。

图5.5 总松弛应力与初始应力之间的关系

(5)为了更清楚地反映松弛应力与JRC的关系,图5.6中给出了松弛应力与初始应力的比值与应力比(初始应力/峰值应力)的关系,换算为比例关系以后,上述现象更加明显,随着初始应力(τi)的增大,松弛应力(Δτ)与初始应力(τi)的百分比随着初始剪切应力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并且随着JRC的增大,该现象越来越明显。拟合后,其转折点的应力比与JRC相关,即JRC越大,结构面释放的应力百分比越大,该转折点初始应力/峰值应力的比值也就越低。

上述现象表明,当裂隙扩展不是优势变形方式时,初始阶段的硬化现象导致试样应力松弛能力减弱,而当应力大于阈值应力以后,由于裂隙的不稳定发展,试样工程性质劣化,结构面的应力松弛能力增强,并且当JRC较大时,由于结构面粗糙度的增大以及结构面切齿效应的增加,剪切过程中可硬化或裂纹发展的“空间”增加,这也是JRC越大,结构面“松弛能力”随应力的增大而变化幅度较大的原因。

从上述论述可知,结构面的塑性变形、裂隙的发生和开展等是引起结构面应力松弛的重要因素,而结构面的粗糙度越大,JRC所能提供的应力松弛“空间”也越大,其松弛量也越大,应力对其松弛特征的影响也就越大。

图5.6 松弛应力/初始应力与初始应力/峰值应力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