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我国已成全球散货船市场主力,船舶研发能力全面提升

我国已成全球散货船市场主力,船舶研发能力全面提升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是我国已成为散货船市场的主要力量。我国散货船新接订单量和造船完工量的总体走势与全球发展基本一致。从全球份额来看,2017—2019年我国散货船的新接订单量和造船完工量的全球占比均在50%以上。截至2019年底,我国散货船船队规模已发展至1.64亿载重吨。四是我国已具备全系列散货船船型研发能力。同时随着船舶排放要求的日益严苛,我国常规散货船型已基本达到国际上节能环保各项指标要求,船舶智能化、安全性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我国已成全球散货船市场主力,船舶研发能力全面提升

目前,国内搭载有自主航行系统的船舶主要包括由武汉理工大学与珠海云洲智能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自主航行货船“筋斗云”号、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四研究所与青岛智慧航海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设计研发的自主航行系统试验船“智腾”号、300TEU自主航行散货船“智飞”号等。总体来看,尽管国内相关高校、企业与科研机构已经在自主航行系统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配套的试验验证平台也已在逐步搭建中,但自主航行系统的部分关键技术仍需进一步突破。

动力定位系统作为自主航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自主航行系统功能实现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然而其核心技术仍牢牢掌握在康士伯等传统国际大厂手中,国内相关高校或企业的自研成果还与之有一定差距,这将逐渐成为自主航行系统急需突破的技术瓶颈,也是自主航行系统要做到完全自主可控必须面对的问题。(www.daowen.com)

此外,自主航行系统核心设备及元器件的国产化替代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当前国产元器件及设备如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红外摄像头、高精度GPS等,其可靠性及精度水平仍不及国外,为保证自主航行系统的安全与可靠,不得不选用相关进口设备。

在产业发展方面,由于自主航行系统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仍不明显,造价又较为昂贵,船东方面接受度较低,距离大规模产业化还相距甚远,当前仍需依赖国家相关机构或政策的支持与引导,支撑相关科研技术的攻关,以保证自主航行系统的落地与成熟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