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南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及变迁过程研究成果

中南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及变迁过程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遥感解译分析了研究区地形地貌展布和土地利用类型现状,进一步结合遥感影像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近12年间的变迁过程。整个研究区耕地比例在60%以上,其中脉旺咀-彭场镇幅达到76%;其次为鱼塘、住宅交通用地,然后为河流及果园林地。脉旺咀-彭场镇幅、杨林尾-陆溪口幅土地利用格局略有不同,主要表现在脉旺咀-彭场镇幅主要以农业用地为主。果园林地增幅较大,增幅达6.7%。

中南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及变迁过程研究成果

通过遥感解译分析了研究区地形地貌展布和土地利用类型现状,进一步结合遥感影像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近12年间的变迁过程。

(1)脉旺咀-彭场镇幅总体地形平缓,地势由北西向南东略微倾斜,属于堆积低平原。杨林尾-陆溪口幅平均高程24.9m,以长江为界,江北地形平缓,属于堆积低平原;江南地形陡峭,为构造剥蚀丘陵山区。

(2)整个研究区耕地比例在60%以上,其中脉旺咀-彭场镇幅达到76%;其次为鱼塘、住宅交通用地,然后为河流及果园林地。脉旺咀-彭场镇幅、杨林尾-陆溪口幅土地利用格局略有不同,主要表现在脉旺咀-彭场镇幅主要以农业用地为主。研究区的旱地主要分布在汉江两岸及垸堤两侧,多为冲洪积物及溃口扇,地势较高,土质疏松深厚,排水条件较好。水田和鱼塘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间洼地。(www.daowen.com)

(3)2002年至2014年,脉旺咀-彭场镇幅河流变化较小,面积基本保持稳定。鱼塘面积增加了34km2;水田面积减少14km2;旱地面积减少20km2;住宅交通用地增加10km2。林地在长江以北主要分布在河堤垸堤及道路两侧。杨林尾-陆溪口幅河流面积变化较大,2014年较2002减少42km2,鱼塘有较大面积增加,增幅达到6%。水田旱地面积均减少5%左右;住宅交通用地小幅增加1%左右。果园林地增幅较大,增幅达6.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