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陕西清代乡镇志书研究:文献学与史学史的视角

陕西清代乡镇志书研究:文献学与史学史的视角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字一臣,嘉庆间廪生。道光《重修辋川志》六卷胡元煐纂,清道光十七年成书。光绪《马嵬志》十六卷胡凤丹纂,清光绪三年成书。[2]冯庚修、郭思锐纂:民国《续修泾杨鲁桥镇城乡志》卷十二《艺文志上》,《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第二十八册影印西安精益印书馆1923年版铅印本,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版。[3]参见王明德编注:《历代蓝田诗辑注》,陕西省蓝田县文化馆编印,第156页。

陕西清代乡镇志书研究:文献学与史学史的视角

道光《泾阳鲁桥镇志》五卷

王介纂,清道光元年成书。

王介,生卒年不详。字一臣,嘉庆间廪生。“尝以乡志为己任,倡义捐金,谋诸同辈,搜罗十余年,共得境内名宦乡贤三十位,节烈贤孝二十人,为崇厥祀。考吾乡志书创自先生,厥功甚伟,因商同人,立神牌,延入报功祠。”[1]著有《名贤词翰集》四卷、《名贤尺牍》四卷、《宝田堂王氏家乘》八卷、《正学斋文集》一卷等书。[2]

有清道光元年(1821)初刻本、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版《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第二十八册影印清道光元年(1821)刻本。

道光《重修辋川志》六卷

胡元煐纂,清道光十七年成书。

胡元煐,生卒年不详,字筱碧,举人出身。清道光二十年任泾阳知县,曾重修道光《泾阳县志》三十卷。[3]

主要流布版本有清道光十七年(1837)初刻本、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蓝田县志》刻本附录、清光绪元年(1875)《续修蓝田县志》刻本附录、台湾成文出版社1969年版《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二百三十五号影印清光绪元年(1875)《蓝田县志》刻本附录本、蓝田文史资料委员会2006年版《蓝田文史资料第十五辑》曹永斌校注本。

光绪《马嵬志》十六卷(www.daowen.com)

胡凤丹纂,清光绪三年成书。

胡凤丹生平已见“同治鹦鹉洲小志》”条著录。

主要流布版本有清光绪三年(1877)永康胡氏退补斋初刻本、台湾美汉出版社1967年版影印清光绪三年(1877)永康胡氏退补斋初刻本、台湾广文书局1984年版《中国近代小说史料续编》影印清光绪三年(1877)初刻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严仲仪校点本、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四库未收书辑刊编纂委员会编《四库未收书辑刊》第十辑第三册影印清光绪三年(1877)初刻本、广陵书社2006年版《中国园林名胜志丛刊》第六、第七册影印清光绪三年(1877)初刻本。

【注释】

[1]冯庚修、郭思锐纂:民国《续修泾杨鲁桥镇城乡志》卷七《乡贤志》,《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第二十八册影印西安精益印书馆1923年版铅印本,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版。

[2]冯庚修、郭思锐纂:民国《续修泾杨鲁桥镇城乡志》卷十二《艺文志上》,《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第二十八册影印西安精益印书馆1923年版铅印本,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版。

[3]参见王明德编注:《历代蓝田诗辑注》,陕西省蓝田县文化馆编印,第15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