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开设通州师范学校:兴学次第第一步

开设通州师范学校:兴学次第第一步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謇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办学自通州师范学校始。官府不愿出资实属遗憾,但也因而“促成”了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通州民立师范学校。获准成立师范学校后,张謇邀约南通及周边地区的社会贤达和地方士绅共议开办章程,制定校规,筹建管理团队。从1902年5月递交《呈报通海请立师范学校公呈》至1903年4月发表《师范学校开校演说》,历时不足一年。这些考察见闻无疑为他发展通州师范学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开设通州师范学校:兴学次第第一步

张謇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办学自通州师范学校始。其所以首先创立师范学校的缘故的确值得深究,而如何创办又成了一大问题。梁启超在1895年的《变法通论·论师范》中就提出如果要改变旧习,首要任务就是创立师范学堂。可以说,这样的思想非张謇一人独有,但在当时国内无例可援,外国也未见有对师范的重视(如日本设立法、医等六科,都有博士、学士之位,唯独师范专业没有)。张謇在光绪二十九年《师范学校开校演说》中明确指出,“欲求学问而不求普及国民之教育则无与,欲教育普及国民而不求师则无导。故立学校须从小学始,尤须先从师范始”[24]。而早在光绪二十三年(1901年),张謇提交的革新建议《变法平议》[25]中已经详细地阐述了办学顺序关系和方法,开办“普兴学校”,引进西学“酌变科举”,学制上“先学画图(注:指工程、科学等,非现在美术课)”,然后“译书分省设局”在各地方开办分校,国家“权设文部总裁”,给学成的学生依据分数颁发凭证“明定学生出身”……这就犹如办学章程一样,详细全面。从张謇首选师范的思路可以看出,其在接受外来教育思想方面也是有所取舍的。

确定了办学方向,解决了办学方法,接下来面临的问题就是办学经费的来源。张謇于光绪二十八年四月向当时的两江总督刘坤一提交《呈报通海请立师范学校公呈》,刘坤一赞同“首重师范”,但因“在官费绌”,希望张謇“就地筹设”[26]。官府不愿出资实属遗憾,但也因而“促成”了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通州民立师范学校。

获准成立师范学校后,张謇邀约南通及周边地区的社会贤达和地方士绅共议开办章程,制定校规,筹建管理团队。张謇一边忙于学校的筹建,一边忙于纱厂的生产,常常奔波于通海宁沪等地,不辞辛苦。此时纱厂的生意蒸蒸日上,张謇兴实业办教育的想法得以实现。从1902年5月递交《呈报通海请立师范学校公呈》至1903年4月发表《师范学校开校演说》,历时不足一年。有资料记载:“由张氏在所办纱厂任事以来储积的公费,计六年本息几2万元,兼各方面的捐助,又可得万元,遂决定西千古佛寺旧址设立通州师范学校。于光绪二十八年五月开工,经营改作,担土填河,拓地41亩有奇,先后兴建屋、楼、廊、厅等,可容生徒30余人,次甲(1903)四月落成开学。”[27](www.daowen.com)

西式学堂不同于中国旧式学堂。面对全新的师范学校,如何顺利管理的确有待探索。在开校不到一个月的时候,他踏上了东渡日本的考察之途。张謇在《东游日记》中详细记录了这70天的考察见闻。其中与师范教育较有关系的当属嘉纳约之行,因为他在此行中访问了那里的高等师范学校。据他记载,学校中不仅有常规教室,还有手工教室,专教金工、木工、陶工、漆工。那里为了教授实业,“有与人之规矩,不徒恃口舌之空里也”[28]。这些考察见闻无疑为他发展通州师范学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