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浙江教育考试研究:值得探讨的问题

浙江教育考试研究:值得探讨的问题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美术学院在近几年的招生实践中,虽然对中国美术教育人才选拔方式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但是还是有很多值得继续深化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一)建立多元录取机制,选拔优秀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入学机会公平、有利于优秀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艺术院校可以尝试对于各省美术联考前3名的考生校考专业免考,文化课达到最低要求时,直接给予录取。

浙江教育考试研究:值得探讨的问题

中国美术学院在近几年的招生实践中,虽然对中国美术教育人才选拔方式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但是还是有很多值得继续深化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建立多元录取机制,选拔优秀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入学机会公平、有利于优秀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高等艺术院校在人才选拔上可以逐步建立多元的录取机制:

1.传统优势学科尝试建立附中预科直升班的模式

针对当前中国画书法等一些国粹学科专业,如何克服应试教育,培养功底深厚的大师的问题,可以尝试这些学科专业在附中阶段开设预科直升班,为大学提供有“童子功”的生源,对于在中国书画、书法方面特长显著,有艺术天赋和培养潜质的学生高等艺术院校可以自主录取,同时,把中国画、书法等一些传统专业的基础教学直接延伸到附中教育阶段。

2.对于各省联考成绩优异的考生校考专业免试录取(www.daowen.com)

目前,全国各省都建立了美术联考制度,而31所独立招生的艺术院校要求考生在联考的基础上还要参加校考。艺术院校可以尝试对于各省美术联考前3名的考生校考专业免考,文化课达到最低要求时,直接给予录取。这样,一方面对于专业优秀考生开通绿色通道,另一方面有利于高校生源分布的合理性和广泛性,也有利于解决学生就业等方面的矛盾。

(二)深化专业考试内容和科目改革,引导基础美术教育

随着艺术学科内涵的扩展,在保证专业考试科学性、导向性和规范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专业考试内容改革,在保持素描速写、色彩科目名称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对于新增艺术类学科(跨媒体、动漫类等)考试内容上加以改革,比如可以用线描来代替素描,用全身人物慢写代替速写等改革,使得选拔出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基础更加符合学科人才培养需求,其创造性和创新能力与学科发展相一致。同时,通过专业考试内容的改革,引导基础美术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为高等美术教育优秀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生源基础。

(三)在规范公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考试招生方式

通过“初试+复试+面试”的方式,完善人才选拔流程。当前由于艺术类考生众多,艺术院校无法将专业考试等做到更细更精,可以尝试采用初试的方式淘汰大部分的考生,只保留招生计划10倍左右的考生进入复试,然后在复试环节增加面试,给予导师与学生直接交流的机会,然后按照招生计划4倍左右确定专业合格考生名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