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粹与国故:中国传统学问的独特遗产

国粹与国故:中国传统学问的独特遗产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清季国粹派就是以《国粹学报》编辑部为核心的学术团体。他们认为“国粹”是一种无形的民族精神,一个国家特有的遗产,一种无法为其他国家模仿的特征。国故是对国粹的批判,这个名词源自整理国故运动。我国古代学人把传统学问分为三大类:义理、考据、辞章,曾国藩又在此基础上添加经世之学,即经世致用的学问,其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医学、历算学等实用科学。

国粹与国故:中国传统学问的独特遗产

三、什么是国学

国学一词由来已久,在古代是指国家一级的学校。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王朝,已经设有国学,那时的国学为贵族子弟开设,分为大学与小学。《礼记·王制》中曾记载:“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天子的国学用圆形池子,广场正中为圆形平台,平台周围是外方内圆的水池,因水“壅绕如璧”,所以得名,形如圆形的玉璧(古字通“辟”),象征教化不息,只有天子的学校才可以设置,地方诸侯的学校只能设半圆形的水池。春秋前期,鲁僖公(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27年在位)为了兴学养士,在鲁都城(今曲阜城东北)泮水岸边(今东护城河畔文献泉池旁)筑起了规模宏大的泮宫,这是周代诸侯国中最早的学宫。随之,各诸侯国争相仿效,也在国内修筑泮宫,开凿泮池。从此,“泮宫”就成了诸侯国大学的代名词。小学有两种:一种是设在宫廷附近的贵胄小学;一种是设在远离宫殿的一般贵族子弟的小学。

近代意义的国学,其概念在清末与20世纪20年代~30年代曾争论不休,终因界定含糊,分歧太大,无法统一。中山大学桑兵教授认为,近代国学并非传统学术的简单延续,而是中国学术在近代西学影响下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渡形态。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后,西方思想传入中国。自义和团动乱以来,包括政府官员、知识界、士绅以及商人在内的人士,几乎普遍地确认,向西方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反对西式教育的人几乎不见了。另一方面,中学日益成为旧学的代名词,被视为无用之物。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后,反传统也成为一种传统。有些极端的学者甚至主张将线装书扔到茅厕30年。这种剧变,使得部分知识人哀叹旧学式微,也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民族危机意识。在清末民初国学倡导者的自觉中,文化担负者的社会责任,比权力执掌者更为重大。

(见桑兵《晚清民国时期的国学研究与西学》,《历史研究》1996年第5期)

如今国人又开始注意被冷落了多年的旧学经典,试图通过了解国学,解决民族认同的问题,学习为人处世的智慧,平定浮躁虚无的现代困惑。国学究竟是什么呢?一种有代表性的意见是:相对于新学指旧学,相对于西学指中学。引申而言,即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兼容固有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现代有关我国人文学术研究。(www.daowen.com)

与国学相关的还有所谓“国粹”“国故”两个概念。“国粹”来源于一本研究国学的学术性刊物《国粹学报》。《国粹学报》于光绪三十一年正月二十日(公元1905年2月23日)在上海创刊。革命学术团体“国学保存会”为机关刊物。编辑者为邓实、章炳麟、刘师培、陈去病、黄节、黄侃、田北潮、马叙伦、罗振玉等,由邓实任总纂。章炳麟(太炎)、刘师培等人都是当时顶尖的学者。该刊声称以“发明国字,保存国粹”为宗旨,用文言文撰写稿件,连续刊行七年,从未间断。停刊之后,改名《古学汇刊》,另行出版。所谓清季国粹派就是以《国粹学报》编辑部为核心的学术团体。国粹并非古已有之,它是留学日本的新型知识分子从日本引进来的一个词语。从词源上说,国粹源于英文“Nationali-ty”,其词义是“民族”“民族性”“民族主义”“独立国地位”。国粹是对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形成的“欧化”思潮的反动,以三宅雪岭、志贺重昂等为首的“政教社”倡言“国粹保存”而形成的一种思潮。他们认为“国粹”是一种无形的民族精神,一个国家特有的遗产,一种无法为其他国家模仿的特征。章太炎接受日本学者的观点,认为国粹就是“我们汉种的历史”,包括“语言文字”“典章制度”“人物事迹”,并分别对此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为什么要倡言国粹,章太炎是这样解释的:“为甚提倡国粹?不是要人尊信孔教,只是要人爱惜我们汉种的历史。……近来有一种欧化主义的人,总说中国人比西洋人所差甚远,所以自甘暴弃,说中国必定灭亡,黄种必定剿绝。因为他们不晓得中国的长处,见得别无可爱,就把爱国爱种的心,一日衰薄一日,若他晓得,我想就是全无心肝的人,那爱国爱种的心,必定风发泉涌,不可遏抑的。”所以要“用宗教发起信心”,“用国粹激动种性”(《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由此可知,正是“爱国保种”的民族主义思想,使得章太炎去倡言国粹。学者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一书中指出辛亥时期的国粹派,主张保存国粹,反对“醉心欧化”,似乎也很“保守”,但是,他们提升诸子,贬抑孔子,章太炎甚至著有《问孔》《订孔》,直截了当指斥孔子是中国的祸根。

国故是对国粹的批判,这个名词源自整理国故运动。在新文化运动达到顶点、新思潮最为高涨的一九一九年,新文化运动干将胡适提出了要“整理国故”的号召。此论一出,引起剧烈反响。有人热烈响应,并身体力行;有人激烈反对,指责其为对新文化运动的背叛,不仅有复古倾向,而且别有用心,要引诱青年在国难当头之际钻进“故纸堆”,置民族国家之危亡于不顾,实际为统治者服务。胡适提出整理国故,其实意在反驳“保存国粹”的主张,胡适批评国粹派学者:“现在有许多人自己不懂得国粹是什么东西,却偏要高谈‘保存国粹’……现在许多国粹党,有几个不是这样糊涂懵懂的?这种人如何配谈国粹?若要知道什么是国粹,什么是国渣,先须要用评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去做一番整理国故的工夫。”胡适提倡“整理国故”的本意,是要通过“整理国故”分清传统文化中的精粹与糟粕,去芜取菁,再造新的文明。

国学属于整个中华民族,它是一个有自己独特民族文化内涵的开放性的体系,以我国汉族之学为主体,吸收历史上各周边民族如古代的匈奴、突厥,现代蒙、满、藏、回等民族的文化;同时积极吸收外来异文明如印度佛教文化和西方文明,形成了兼容并包的中华传统文化。

我国古代学人把传统学问分为三大类:义理、考据、辞章,曾国藩又在此基础上添加经世之学,即经世致用的学问,其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医学、历算学等实用科学。义理之学是国学的主体,举凡政治思想、道德人伦、宗教思想等影响国人思维的学说等都属于义理之学,包括儒释道、诸子学说及历代思想家的主张。考据之学包括语言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目录学、校勘学、考古学金石学历史学等学问。辞章之学是对文学艺术的概括,包括历代文学著作及其研究。除了以上内容,现代意义上的国学还应包括近代及今人对国学的研究成果,既有民国及现代学人的著述主张,也应包括外国学者的学术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