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导游讲解规则及提升效果

导游讲解规则及提升效果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能将中国的宫殿建筑与民间建筑进行比较,导游讲解的层次将大幅提高,也更能吸引旅游者。而面对以历史学者为主的旅游团,导游员就不能大讲特讲建筑艺术了,而应着重讲解故宫的历史沿革,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作用以及在故宫发生的重大事件。

导游讲解规则及提升效果

(一)对于不同旅游者,讲解有所变化

不同的旅游者对导游讲解的要求有所不同。只有符合旅游者需求的讲解才能很好地传递信息,才能为旅游者乐意接受。那种死记硬背导游词,对各种类型的旅游者“一视同仁”的讲解,引不起共鸣;平淡的语言,枯燥的文字,不能吸引旅游者,不能激发他们的审美兴趣。旅游者是一个个特殊的个体,旅游者之间会出现相似之处,对导游讲解要求一定的规律性,但针对这些规律应进行有区别的讲解。

(二)对于不同的旅游景观,讲解有所变化

旅游观赏的对象包罗万象,对于不同的旅游景观需要选择恰当的讲解语言。对于自然景观,因其自身相对比较单一,可采用触景生情法、虚实法,穿插一些传说、趣闻、轶事等,充实讲解内容,使景观的形象变得丰满。对于人文景观,讲解的重点可放在它所具有的内涵信息上,通过表象特征引出其蕴含的思想文化和关连的历史事件及历代名人,使表象特征与内涵信息相辅相成,相映成趣。对于民俗风情,以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为主线,重点讲解服饰、饮食歌舞、民居及节日庆典等。

(三)对于不同的情境,讲解有所变化

游览开始的几天,旅游者充满好奇,处处感到新鲜,讲解的内容要丰富些,几天以后,新鲜感变淡,讲解要突出知识性。感情渲染要有所提升,注重运用讲解技巧。旅游行程快结束时,旅游者有些疲惫,思乡的情绪开始弥漫。此时讲解要穿插轻松有趣的内容,注重其参与性,多使用问答法、悬念法,吸引旅游者。(www.daowen.com)

讲解时还要顾及到旅游者的游兴。在他们情绪高涨时,讲解的方法不受限制,内容可广而杂;在他们情绪平和时,讲解以重点法、虚实法为主,内容宜深而精;在他们情绪低落时,讲解以问答法、虚实法为主,内容宜少而乐。

在导游讲解中,导游员要灵活使用语言,适应不同旅游者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如对专家、学者,讲解时要注意语言的风格,要谨慎、规范;对初访者,则要热情洋溢;对年老体弱的旅游者,讲解时力求简洁从容;对青年旅游者,应活泼流畅;对文化水平较低的旅游者,语言上要力求通俗。比如游览故宫时,面对以建筑界人士为主的旅游团,导游员除介绍故宫的概况外,还要突出讲解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布局与特征,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建筑艺术,还应介绍重点建筑物和装饰物的象征意义等。如果能将中国的宫殿建筑与民间建筑进行比较,导游讲解的层次将大幅提高,也更能吸引旅游者。而面对以历史学者为主的旅游团,导游员就不能大讲特讲建筑艺术了,而应着重讲解故宫的历史沿革,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作用以及在故宫发生的重大事件

最佳观赏点会因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如果不顾季节、天气等变化只讲一套导游词,就显得生硬死板了。如一个旅游团到杭州西湖观光,恰巧遇上细雨蒙蒙,行车、步行、荡舟等都受到影响,有的旅游者开始发牢骚。这时导游员一定要把握旅游者的心理变化,不失时机地加以安慰。在旅游大巴即将出发时,可以这样寒暄:“亲爱的朋友们早上好,今天实在是个难得的日子,下起了丝丝细雨。俗话说:看景晴天不如阴天,阴天不如雨天,老天就是这么有眼,给我们送来了及时雨,我们就是这么幸运,因为有雨,湖被雨帘笼罩,好似与外界隔绝,大家游览其中,恍如仙境一般,那么就让我们快乐地上路,去体验一次神仙在世的美感吧。”相信旅游者定会情绪高涨,一路欢歌不断。

有一次,导游员正在豫园九曲桥旁向旅游者介绍湖心亭的建筑特点和中国民间风俗。忽然传来清脆的唢呐声,只见4名穿着民族服装的抬轿人,随着唢呐声翩翩起舞,轿内旅游者乐个不停。这位导游员明白旅游者的兴趣已经转移了,自己的讲解时间越长效果就越差,倒不如顺水推舟。于是,导游干脆领着旅游者来到花轿旁,说:“各位来宾,这就是中国古代的‘的士’,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诞生时远不如它那么漂亮。”说完,他走到花轿旁,学着轿夫的姿势边跳舞边吆喝着,旅游者们哈哈大笑。事后有位旅游者拍着导游员的肩膀说:“你真了不起,简单的一席话使我们了解了中国民间风俗的一个侧面。”(周玉娟.导游讲解的灵活性.中国旅游报,2013年8月26日)

这番介绍不过数十字,用了不到十秒钟,却给旅游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