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甘南藏族传统音乐: 卓拉卜楞地区藏族民间歌舞

甘南藏族传统音乐: 卓拉卜楞地区藏族民间歌舞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卓——拉卜楞地区藏族民间歌舞一、“卓”概述“卓”,也称“果卓”,是流行于整个藏区的民间歌舞,汉语称“锅庄舞”。拉卜楞地区把藏族民间歌舞称为“卓”,沿袭的是远古流传下来的全部聚居区对歌舞的普遍涵义。一年中,拉卜楞地区藏族节庆活动接连不断,“卓”成为群众欢度节庆时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节目内容。

甘南藏族传统音乐: 卓拉卜楞地区藏族民间歌舞

第一节 卓——拉卜楞地区藏族民间歌舞

一、“卓”概述

“卓”,也称“果卓”,是流行于整个藏区的民间歌舞,汉语称“锅庄舞”。藏区各地的果卓因地区不同而称谓不同,玉树称为“卓”、“卓舞”、”曲卓”,拉萨、山南、日喀则等大部分地区称“果谐”,甘孜一带称“卓羌”、“锅庄”,昌都地区称“果卓”或“卓”,拉卜楞地区称“卓”。

虽然“果卓”各地有不同的名称,音乐舞蹈亦各具特色,但是其基本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相近的,表演的目的、时间、场合亦基本相同。拉卜楞地区把藏族民间歌舞称为“卓”,沿袭的是远古流传下来的全部聚居区对歌舞的普遍涵义。

二、拉卜楞“卓”产生的自然条件及人文历史背景

拉卜楞位于今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境内,“卓”是流传于甘南藏族自治州拉卜楞以及周边地区的民间歌舞,也称为圆圈歌舞。据尕藏才旦先生《拉卜楞“卓”歌舞探究》一文所载:“卓”是藏族对以舞为主歌舞结合形式的泛称。“卓”的概念有其历史产生的背景和演变发展的过程。据有的专家考查,它的早期形式与吐蕃时期的“盟誓”活动很有联系。盟誓的行文一般较长,不太注重文字修饰,不易歌唱,但能朗诵。在宣布誓言时,为了充分表达情感往往辅以手舞足蹈之态,在此基础上演变成以舞蹈为基本因素的艺术形式便称“卓”。这一论述,比较合乎“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则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情感发展层次,说明藏族早期“卓”的意义是由所来由的。“卓”产生于游牧社会。早期除泛指拟兽舞、拟鸟舞之外,主要还是指原始锅庄舞而言,它是“一种氏族部落娱神的祭坛礼仪和蒙誓文化有关的舞蹈形态”,故当时跳法比较拘谨,多垂头、俯胸、束手而舞,情绪压抑沉闷,宗教色彩很浓。但早期的“卓”在文化活动中不断扩大又不断转化,不但指拟兽舞、锅庄舞而言,还发展为牧民歌舞和藏族聚居区各地各种鼓舞形式。牧区歌舞惯称“卓”。昌都一带的锅庄歌舞叫“果卓”。“果”是圆圈之意,“卓”是舞之意,“果”和“卓”组成“果卓”一语,就变成“歌舞”了。

拉卜楞藏族民间歌舞“卓”,展示着这一地区藏族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与多彩的民俗风情,折射着拉卜楞地区藏族人的生活轨迹与独特的地域文化风韵,是拉卜楞藏族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与拉卜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拉卜楞地处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结合部,牧区和农区的过渡带。拉卜楞地区的海拔达2800—4200米左右,境内既有高山雪峰,又有河谷流川,既有高原湖泊,又有草原牧场,拉卜楞因地形复杂,高原大陆型气候特点比较明显。农区、牧区以及半农半牧的生产经济兼有。严酷的自然环境与生存条件,使生活在这一地区的高原藏族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自娱自乐的独特的歌舞表达方式,创造出了适合自身环境条件下小规模娱乐的歌舞形式“格尔”。这是一种且歌且舞、富有表演色彩的歌舞形式,安多藏区有的地方也称“则柔”,即玩耍娱乐之意。千百年来“格尔”歌舞艺术在拉卜楞地区长期流传,根深叶茂。拉卜楞地区在建寺前,这里还是“卓”欠发达地区,某种意义上讲,本土歌舞“格尔”便是拉卜楞“卓”的雏形。随着拉卜楞寺的建立,“卓”开始在这里慢慢开始流传。到了四世嘉木样和五世嘉木样时期,是拉卜楞“卓”的繁荣时期。

四世嘉木样·噶藏图丹旺秀是一位出色、卓越的艺术家,出生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拉隆,这里属于康区中部,位于农区、牧区、半农半牧区交错相杂的地带,处于康区上部“果卓”流行地和康区下部“果谐”流行地的结合部,“卓”歌舞艺术特别发达,历史悠久,家喻户晓。他从康区中部来到安多拉卜楞寺,随从上百人,个个能歌善舞,他们播撒“卓”歌舞的种子,“卓”很快在拉卜楞地区生根、开花,广泛流传开来。

五世嘉木样·丹贝坚赞也是一位才华横溢、钟爱艺术的大活佛,康区理塘人。他和父兄都喜欢家乡的歌舞,“卓”歌舞在他们的关爱下持续、全面、茁壮成长。拉卜楞寺政教合一制度的确立,是“卓”歌舞的传播有了政治社会保障。这一时期是拉卜楞“卓”的兴盛时期,拉卜楞民间歌舞“卓”的声誉骤增,名蛮甘、青、川藏区,并成为拉卜楞及周边地区广大藏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

拉卜楞寺的建立,使拉卜楞成为安多藏区宗教文化的中心,为文化的传播创造了客观环境条件。四方香客和商客云集于此,加之历世嘉木样特别是四世嘉木样和五世嘉木样的随从和亲属带来了各自故乡的艺术,四世、五世嘉木样又是艺术造诣很深的大活佛,还有数代高僧大德赴西藏等地学经传法时也带来异乡的艺术。由于这里特殊的地域及人文历史环境,孕育和造就了拉卜楞藏族独特的民间歌舞艺术,“卓”在这块沃土上茁壮成长。拉卜楞民间歌舞“卓”,其表演形式灵活多变,实属本地土著文化和卫藏、西康等异地文化在这里融合的结晶,随着当地历史、文化、宗教的发展,并通过当地艺人的不断丰富和广泛传授,有了广泛的民间基础,逐渐形成了自身体系。

拉卜楞“卓”舞,流行在以拉卜楞地区为中心的周边广大藏区,主要在逢年过节或喜庆活动中表演。一年中,拉卜楞地区藏族节庆活动接连不断,“卓”成为群众欢度节庆时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节目内容。(www.daowen.com)

三、“卓”艺术特征

(一)舞蹈特征

拉卜楞民间歌舞“卓”是一种集体性的圆圈歌舞,表演形式灵活随便,不受时间、地点、人数及场合制约,无道具,男女老少都可参加,有一定程式。表演时大家围成圆圈,既可轮流对舞,也可集体欢腾,既可相对穿插,也可集体回转。舞蹈开始一般先由男、女领舞者领跳,而后全体蹁跹相随。舞步节奏先由慢板开始,逐渐转为中快板直至快板结束。舞姿多样化,舞蹈外部形态变化较大,舞姿矫健、动作舒展,吸收了弦子舞、踢踏舞、欠姆舞、则柔等舞蹈表演和音乐的精华,自成一体。其舞蹈动作丰富,舞姿绰约,具有踢、踏、跳、甩、顺、开、颤等藏族舞蹈基本元素。舞步整齐节奏性强,旋转轻盈跳跃,抛袖甩臂飘逸舒展,慢板时舞步轻盈,男者如雄鹰展翅,女者飘飘欲仙。加之边歌边舞的真正意义上的“载歌载舞”,舞蹈场面又是面面相对的圆圈式,舞蹈者既是观众又是演员,互动参与,相互交流。随着舞步反复,使音乐、舞蹈、情感逐渐升腾,推向高潮。

(二)音乐特征

拉卜楞歌舞“卓”音乐旋律欢悦、明快、抒情、悠扬,吸收了弦子舞音乐、踢踏舞音乐、欠姆音乐、格尔、勒等民间音乐的精华,并与舞蹈表演形成完美和谐的统一艺术整体。其音乐适应于“跳、踏、踢、甩、颤”的藏族舞蹈基本规律。音乐大都由民族五声宫调式、商调式、徵调式、羽调式音阶构成,由引子与主部两部分组成。引子部分行腔自然、平稳悠长、优美而细腻,主旋律部分节奏明显,四小节组成一乐句,且不断地重复,旋律多以三度、四度级进和跳进为主。拉卜楞歌舞“卓”音乐曲调有上百种之多。

样 来 索

邦金美朵

(三)歌词特征

拉卜楞歌舞“卓”其歌词具有独创性,在歌词结构上以六言字、七言字居多,短小精悍,通俗生动,易于牢记。歌词内容主要包括:祝愿亲朋挚友幸福美满、吉祥如意的,有赞美山川河流俊秀奇美的,有怀念父母兄长恩德的,有弘扬佛法和颂扬佛祖英明的等等。

四、结语

拉卜楞是安多藏区宗教、文化的中心,著名的佛教旅游胜地,一年四季来此地的游客络绎不绝。藏族民间歌舞浩如烟海,“卓”艺术一花独秀。随着现代社会交通信息的发达,“果卓”这一藏族音乐文化已被世人熟知,从雪域高原走向长城内外,从祖国的大江南北走向大洋彼岸,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到处可以见到锅庄舞的影子,藏文化风靡全球。但随着信息、文化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历史的变迁,包括拉卜楞藏族歌舞“卓”等原生态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刻不容缓。为了拯救“卓”艺术文化,当地政府制定了相关保护措施,组织有关人员调查搜集,采用音像资料等手段保护原生态文化并培养了新的传人。具有浓郁的高原文化特色的拉卜楞藏族民间歌舞“卓”,目前已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艺术春天,愿拉卜楞文化根深叶茂,在艺术的百花园永放异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