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甘肃彩陶研究:马家窑文化的故事

甘肃彩陶研究:马家窑文化的故事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马家窑文化甘肃彩陶的故事最早是和一个外国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他就是瑞典学者安特生。最初,安特生将马家窑、半山彩陶均归入仰韶文化,1949年夏鼐先生认为甘肃仰韶文化与河南的仰韶文化有很多区别,因此将其命名为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尤以发达的彩陶著称于世,彩陶比例一般占陶器50%以上,有的遗址多达90%,除日常生活使用之外,还大量用作随葬品。

甘肃彩陶研究:马家窑文化的故事

(三)马家窑文化

甘肃彩陶的故事最早是和一个外国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他就是瑞典学者安特生。1923年,这位中国考古学的开拓者在河南发现仰韶文化之后,为了破解彩陶的起源问题,来到中西交通要道甘青地区寻觅远古文化的蛛丝马迹。它在青海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于1923年冬季来到兰州休整,他在市场上无意中发现大量彩陶,于是收购了许多彩陶精品。当他得知这些彩陶大多出自洮河流域时,毅然决定去那里开展考古调查。1924年4月—7月,他与助手离开兰州,沿洮河南行,相继发现了辛店、齐家坪、马家窑、半山、寺洼等著名遗址,并且惊喜地发现这些遗址中蕴涵了大量的彩陶。他在《甘肃考古记》中赞叹这些彩陶“精美绝伦,可为欧亚新石器时代末叶陶器之冠”。在兰州收购的彩陶至今仍然陈列在瑞典远东博物馆。(www.daowen.com)

最初,安特生将马家窑、半山彩陶均归入仰韶文化,1949年夏鼐先生认为甘肃仰韶文化与河南的仰韶文化有很多区别,因此将其命名为马家窑文化。随着考古研究的深入发展,学术界认识到甘肃境内的仰韶文化与马家窑文化是两个不同时间、不同特征的系统,逐渐将甘肃仰韶的名称弃之不用,而仅使用马家窑文化的名称。其中心分布区是甘肃中西部及青海东部,其边缘地区包括甘肃东部、宁夏南部、甚至四川北部,绝对年代距今约5000年—4000年。马家窑文化先民种植黍(糜子)、粟和大麻等作物,并开始制造使用小型铜器,我国时代最早的第一把青铜刀就出土于东乡林家马家窑类型遗址。在仰韶文化的影响下,甘肃彩陶从马家窑文化开始,进入灿烂辉煌的鼎盛阶段,通常分为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持续发展的时期,或称文化类型。应当指出的是,马家窑文化不应包括所谓的石岺下类型,石岺下类型属于仰韶文化系统,另外,马家窑文化的三个时期或类型分布范围略有不同,总体上是由中部向西部发展,范围越来越大。马家窑文化尤以发达的彩陶著称于世,彩陶比例一般占陶器50%以上,有的遗址多达90%,除日常生活使用之外,还大量用作随葬品。陶质坚固,器表光亮,红、黑、白彩共用,彩绘线条流畅细致,纹饰繁缛而精细,风格绚丽而典雅,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