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甘肃彩陶研究:鱼纹形态与演变

甘肃彩陶研究:鱼纹形态与演变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甘肃东部的鱼纹形态与宝鸡一带基本相同,但与西安一带的鱼纹有明显的差别。西安、姜寨遗址发现有些鱼纹绘在盆内,或有上下重叠的鱼,奇怪的是,甘肃的鱼纹均绘在盆形器的外壁腹部,一周多为两条鱼,而盆中鱼、重叠鱼至今从未发现。图四 鱼纹演变图通过大地湾等遗址的发掘,已基本搞清鱼纹演变的规律。

甘肃彩陶研究:鱼纹形态与演变

1. 鱼纹

鱼纹是甘肃彩陶中最早出现的动物纹,也是贯穿仰韶文化早期的标志性纹饰。鱼形纹饰延续了一千年左右,经久不衰地展示着它们无穷的魅力,几乎每一个仰韶早期遗址,都有鱼纹彩陶器或陶片出土。甘肃东部的鱼纹形态与宝鸡一带基本相同,但与西安一带的鱼纹有明显的差别。鱼纹一般由头、眼、鳃、身、鳍、尾部组成,大小比例适中,反映出先民对鱼的准确观察和描绘能力。西安、姜寨遗址发现有些鱼纹绘在盆内,或有上下重叠的鱼,奇怪的是,甘肃的鱼纹均绘在盆形器的外壁腹部,一周多为两条鱼,而盆中鱼、重叠鱼至今从未发现。

图四 鱼纹演变图(www.daowen.com)

通过大地湾等遗址的发掘,已基本搞清鱼纹演变的规律(图四、鱼纹演变图)。最初的鱼纹写实性很强,尤其是圆形的眼睛、眼珠、三角形鱼嘴的描绘,形象生动,点睛的画法可谓神来之笔。后来则从头部开始发生变化,先是模糊了细部结构,进而头部拉长,细部简化为两条弧线,但鱼鳍、身、尾尚无变化。下个阶段鱼鳍开始简化,整条鱼固定为上下对称结构的图案。最后,在仰韶文化中期,鱼头变成一个圆点或圆圈,鱼身变为几条弧线,抽象得几乎识别不出原来这是简化的鱼纹。鱼纹的演变呈现出从写实到写意、具象到抽象的艺术表现规律。

仰韶文化早期先民为什么如此喜爱鱼纹呢?早期的遗址基本都选择在河边台地上,而且越早的遗址越低,越靠近河流。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地湾等地均出土骨鱼钩、网坠等捕鱼工具,说明他们经常捕食鱼类,因此鱼类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既熟悉又喜爱的动物。他们将这种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艺术的方式,表达在陶器的彩绘中,成就了甘肃彩陶最早的动物纹饰。微张的鱼嘴、传神的眼睛、修长的鱼身、形象的鱼鳍,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鱼类畅游水中的画面,充分展现出仰韶早期陶工的艺术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