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数字化玉雕创作大师:专业技能与合作关键

数字化玉雕创作大师:专业技能与合作关键

更新时间:2025-01-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专业技术能力数字化玉雕创作大师对玉雕科技应有基本认识,对数字化玉雕基本原理、玉料和结构等,都应该精通,并能与工程师很好地合作。艺术家想成为数字化玉雕创作大师,关键是要提高专业技术能力,才能把梦想变为现实。玉已深深地融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礼俗之中,充当着特殊的角色,发

第一节 专业技术能力

数字化玉雕创作大师对玉雕科技应有基本认识,对数字化玉雕基本原理、玉料和结构等,都应该精通,并能与工程师很好地合作。

艺术家一般缺乏专业技术意识,对数字化玉雕原理、数字化玉雕机构造、玉料等都缺乏了解。艺术家想成为数字化玉雕创作大师,关键是要提高专业技术能力,才能把梦想变为现实。

一、对玉料的把握能力

玉雕创作,首先要具备对玉料的把握能力,这是十分重要的。

玉雕创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对创作的玉料鉴别清楚,玉料有没有脏、绺、杂质等,如果有的话,有些玉料的脏、绺、杂质就在表层,可通过造型设计加以躲避,但有些是不易判断的,应采取“剥料”手段,将玉料状况彻底弄清。

各种玉料的质地各不相同,就算是同一种玉料的每一块玉料也区别较大,因此对玉料质地的把握,就尤为重要了,它关系到对不同玉质,将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这是玉雕艺术创作对玉料质地运用和表现的重要内容。

玉料形体各不相同,有自然形体,也有经切割的形体。这些不同形体的玉料,是玉雕创作艺术造型的形体基础。对玉料形体的把握,关系到对玉料形体如何运用的问题。是横向使用,还是竖向使用?是粗体在上,细体在下,还是细体在上,粗体在下?从哪个角度正面使用?这些都是对玉料形体的把握和运用时要考虑的问题。

玉料有单色玉料,也有多色玉料,玉料丰富多变的色彩,是天赋玉料之美色,是玉雕艺术的一大光彩。对玉料颜色的把握和运用,在玉雕创作中就更为重要了。玉料颜色是天然的、固有的,又是有情感的,在玉雕创作中,将色彩与内容很好地结合,特别是对俏色玉料,达到巧、俏、绝的境地,是对玉料颜色的把握和运用的最佳水平。

对玉料的把握能力,就是对所创作的玉料,在鉴别中形成整体概念,为后续的创作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玉雕量料取材能力

量料取材是玉雕创作的基本方法,也是玉雕创作的重要环节。量料取材能力,是玉雕创作者必备的重要素质。

玉雕创作的量料取材,首先要将量料的工作做好,只有具备了对玉料的把握能力,才能进入取材阶段。量料取材能力主要是根据玉料具有的条件,特别是玉料的质地、形状、颜色等,进行综合运用的构思能力。

构思能力,是玉雕量料取材的核心能力。玉雕创作的构思,是在量料基础上的构思,具体来说,是构思待创作的玉料最适宜如何表现。构思的过程,就是量料取材的过程。构思的形成,就是量料的综合条件与创作者艺术思维活动最终结合所形成的题材选择、主题确定、结构安排、形象塑造等。在构思确定的基础上,就应进行构图设计了。

构图能力,是玉雕创作整体布局的关键能力。构图,是玉雕创作者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将所要表现的形象的各个部分加以组织和适当的配置,构成一个协调完整的布局。在构图时要注意运用平衡、对比、对称、比例、节奏、宾主、参差、和谐等,要达到“多样的统一”。

量料取材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创作者早时是否注意搜集各种有关资料,积累各方面知识。如果具备了丰富广博的知识,他在创作时对遇到的各种玉料进行量料取材时选择的范围就会宽广,适应性也就更大,其效果也就会更好。(www.daowen.com)

三、玉雕专业基础知识

玉雕专业基础知识,是玉雕专业在生产和艺术创作的实践中所获得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玉雕专业历史悠久,但由于缺乏总结,未形成专业的系统知识,只能是在总结中积累,在探讨中形成。就玉雕专业状况,应重点了解和掌握以下知识。

1.对玉料性质的认识与运用

对玉料的性质问题,似乎是特别熟悉,因为和玉料经常打交道,但提到对玉料性质的认识问题,又似乎对它还很陌生,即在感性上似乎是熟悉,到理性上就觉得陌生了,这是因为缺乏对玉料性质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对不同性质的玉料,应采取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这都需要理性地认真对待,找到最为适宜的表现形式或手段。如在翡翠料上制作浮雕作品时,在制作快要完成时,效果特别好,其造型、线条清晰、形象惟妙惟肖。在抛光之后再欣赏时,其效果应该会更好,但实际上往往让人有些失望,那种清晰的造型变得虚幻而散乱。造成这种效果的原因,就在于有些翡翠的料性和抛出的光泽产生了干扰。一是因为浮雕有不同角度的面,抛光后产生了不规则的亮光点;二是因为翡翠质地的纹理抛光后都显现出来了,所以对不同性质的玉料,应采取相适宜的表现形式和手法来加以表现。

2.对玉雕创作规律的认识和运用

玉雕的创作是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特别是玉雕专业性的知识更为重要,只有对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有明确的认识,创作出的作品才是具有玉雕特点的作品,而不是别的。因为作品构成的因素,是在充分展示着玉雕特性的东西。如果用玉来表现它不适宜的内容,就不会收到好效果,如用玉仿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是以玉的温润性质,去表现饕餮纹样具有的神秘、恐怖、威吓象征的狞狰面目,这样既表现不了青铜器材质的深沉,又表现不了青铜器艺术的狞狰美的本质,同时也失去了玉雕艺术造型的温润特征。

3.对玉雕艺术特点的认识和运用

认识玉雕艺术的特点,首先在于认识玉料,因为玉是形成玉雕艺术特点的根源。

玉有四美:坚韧细腻之美、晶莹剔透之美、色彩绚丽之美、温润以泽之美。这四美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玉质美。玉质美是玉料特有的美,所以玉质美就成为玉雕艺术的重要特点。

认识到玉质美是玉雕艺术的重要特点,在创作中就不能只将注意力放在繁细的雕刻上,而要根据玉质的不同情况加以不同表现,对玉质特别美的玉料,就要有意识地加以充分地表现,突出玉雕艺术玉质美这一特点。

4.对玉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从事玉雕工作的专业人员,特别是玉睢创作人员,更需要了解和认识中国玉文化。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已有7 000多年的辉煌历史,石器时代的先民们在选石制器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拣到的美石制成装饰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揭开了中国玉文化的序幕。

中国玉器经过7 000多年的持续发展,经过无数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经过历代统治者和鉴赏家的使用赏玩,经过礼学家的诠释美化,最后成为一种“超自然”的物品——玉无所不能,无处不用玉,玉成为人生不可缺少的精神寄托。在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自新石器时代绵延7 000多年经久不衰者,是玉器;与人们生活关系最密切者,也是玉器。玉已深深地融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礼俗之中,充当着特殊的角色,发挥着其他工艺美术品不能替代的作用,并打上了政治宗教、道德、价值的烙印,蒙上了一层使人难以揭开的神秘面纱。

中国玉文化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应认真学习和领会,为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中国玉文化作出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