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电视剧的类型

二、电视剧的类型

依据电视剧类型的界定和电视剧类型的特征,可以对电视剧类型进行分类。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澄清类型和反类型两种情况。类型是指规范性,要求具备一定的特征才能框定在某一类型之中。反类型是指变化,是类型的界限会不断的调整、改变,并且互相渗透和融合。从类型上来说,我国现阶段的电视剧主要有以下几类:

1.家庭伦理剧

家庭伦理剧指的是以社会道德为题材,以人伦情感为主线,以家庭成员的情感纠葛、百姓的日常生活矛盾为内容,表现一定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的主题类型电视剧。从题材内容来看,一般取材于现实生活,以大家庭为背景,充分再现和表达平民的世俗情怀和人性的世俗诉求,将平民叙事作为一种叙事策略。在人物设置方面,家庭伦理剧剧中人物往往是我们身边人群的缩影,表现家庭中某一人物艰难的生活状态的“苦情戏”,比如《嫂娘》、《我是一棵小草》、《春暖花开》等;表现婆媳争斗的“婆媳戏”,比如《双面胶》、《媳妇的美好时代》、《婆婆来了》等;表现小夫妻结婚以后所面临的复杂的家庭关系的无所适从的“小夫妻戏”,比如《新结婚时代》、《裸婚时代》、《双城生活》等;表现第三者插足导致夫妻关系破裂的“离婚戏”,比如《牵手》、《中国式离婚》、《结婚十年》等。家庭伦理剧的故事情节一般是经历了生活的磨砺之后,最终有一个温情的结局。从风格上来看较为写实,既有轻松幽默喜剧式的,比如《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老大的幸福》等,又有沉重伤感悲剧式的,比如《老牛家的战争》、《一日夫妻百日恩》等。

每一部剧都从多侧面反映出现代家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演绎着各种情感的纷繁,追寻和探求发生情感危机的社会、时代、文化等层面的种种根源,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正因为如此,家庭伦理剧才会牵动观众的敏感神经。家庭伦理剧反映社会生活层面之广,触及灵魂和情感之深,承载道德和伦理之重,影响意识和精神之大,是其他题材的影视剧所无法比拟的。

2.谍战剧

谍战剧主要以敌对的两大阵营的间谍战为背景,敌我之间既精彩又揪心的殊死搏斗由此展开。电影理论家戴锦华在她的一篇《风声谍起:间谍片流行的初衷》一文中认为,这一类型剧种,源于二战时期,在冷战期间成型,也可称它为“冷战类型”,这几乎是世界电影史上唯一一个有着清晰可考的政治和历史的类型。在冷战结束后,当人们的记忆随着时间流逝渐行渐远,快要淡忘掉这段历史时,谍战剧却如死灰复燃、异军突起。20世纪80年代,我国诞生了第一部谍战影视剧作品《敌营十八年》,随后谍战剧这一类型剧种开始进入观众视野。谍战剧真正被广大观众所熟知,是2006年播出的电视剧《暗算》,此后,这一类型剧种快速发展起来,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谍战作品。

谍战剧的历史可以上溯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公安剧,尤其以“海岩剧”最为典型,比如《便衣警察》、《玉观音》等。这一类型的电视剧的特征使故事充满悬疑,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环境;往往会在一开始提出问题,随着剧情的推进,故事的发展慢慢地无限接近于答案,同时又会有新的问题产生。它们以每一步的剧情发展作为线索,通过一个逐渐推进的过程,吊足观众胃口,随着答案的慢慢揭晓,人们的好奇心也就得到满足。情节跌宕起伏,如果说20世纪八九十代的公安剧讲述的是公安战士如何潜入犯罪集团进行生死斗争的话,如今到了新世纪的谍战剧,大多数则讲述的多是国共两党隐蔽的故事,这在当时多是国家秘密,相关材料很少涉及。主要人物一般是孤胆英雄,他们只身潜入敌营,时刻面临着生命威胁,为了民族大义,他们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舍小家为大家。谍战剧很好地为英雄主义情结还原了一个适当的发挥空间。

自2006年《暗算》热播后,谍战剧热潮涌起,如《潜伏》、《黎明之前》、《旗袍》、《借枪》、《悬崖》等优秀作品。随着一部部谍战剧收视的走高,谍战类型的故事、模式、人物逐渐形成规律。如今谍战剧也在不断突破,吸收其他类型的元素,寻求新的突破。

3.都市言情剧

都市言情剧是以现代都市生活为背景,以爱情、亲情、友情等感情为核心,表现情感纠葛和困惑的电视剧,它注重情节的跌宕起伏和细节的真实。其代表作品最早可以追溯到1991年的《渴望》,之后比较有影响力的电视剧有《过把瘾》、《空镜子》、《浪漫的事》、《亲情树》、《香樟树》、《芬芳岁月》等,都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高收视率。

都市言情剧的主体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通过人物的性格塑造和性格表现突出真善美的道德,将爱情纠葛、家庭琐事、儿女亲情在当代广阔的都市生活背景下展现出来。都市言情剧一般涉及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元素,但是侧重点不同,有的偏重于亲情,像《渴望》、《浪漫的事》、《亲情树》、《家有九凤》等,有的以爱情为主线,比如《过把瘾》、《相思树》等,有的则主要讲述两性婚恋,例如《牵手》、《结婚十年》、《半路夫妻》等。主要以人物塑造为重心,表达都市男女的心理体验。电视剧《亲情树》中孙雨欣遵守母亲临死前的嘱咐,将几个女死刑犯留下的孩子视作亲生弟妹,为了让弟弟妹妹们过得幸福美满,能够得到关心和呵护,孙雨欣勇敢地面对苦难,作出巨大的牺牲,终于追求到亲情的回归,也收获了一份平凡真挚的爱情。

都市言情剧的叙事审美特征主要以普通人的日常工作和都市生活为表达内容。在叙事上呈现出较强的平民意识和大众文化倾向,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平凡的人物,剧中的人物主要为平民百姓,好像生活在自己身边的人,讲述他们的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二是取材生活的真实,剧中的人物的生活是会遇到现实生活中种种问题,甚至是当下的热点,比如婚外恋、房奴等。电视剧《蜗居》中的海萍因为要买一套房子而陷入生活的困境,一如在现实生活中挣扎的房奴们。三是情节的曲折起伏与细节的真实相结合。故事情节具有戏剧性,往往矛盾冲突激烈,在展开情节的构成中又有很多细节就好像生活一样,有着平常百姓家的喜怒哀乐。

4.青春偶像剧

青春偶像剧一般是指以年轻男女的爱情为主题,人物追求爱情,并为获得爱情而做出的行动为主要表现内容。

青春偶像剧中的男女双方要经过重重阻力才会有情人终成眷属或者不成。一般会将两个人的爱情放在具体的情境中,加入各种性格鲜明的人物和具有冲突的事件。爱情的阻力中最为常见的是阶层,这是人物设置的先决条件,一般来说会这样设置,男孩子是白马王子,女孩子是灰姑娘。比如《一起来看流星雨》,男孩子是“富二代”,女孩子是“草根”。也有反过来的,富家女孩对穷小子,比如韩剧《谢谢》。其他还包括天灾人祸韩剧《蓝色生死恋》,竞争者如韩剧《冬季恋歌》。世仇是典型性的罗密欧朱丽叶似的爱情阻力,随着时代的变化,爱情的阻力发生了很多变化,由过去的志趣相投型变成欢喜冤家型,比如台湾偶像剧《王子变青蛙》、《不良笑花》。以前是英雄救美,现在变成“野蛮女友”,比如《恶女阿楚》。如今偶像剧还将爱情元素与其他类型混搭并置,比如人和非人相恋,根据蒲松龄小说改编的《聊斋》,虽然人物都是古装,但是走的却是偶像剧的套路。

5.历史题材剧

历史题材剧主要以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真实的人和事为内容进行创作。将历史书写成为对当代社会具备启发性的潜文本,以史为鉴,从而赋予历史以鲜活的面孔、崭新的生命,这是历史剧存在的文化意义。

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理念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具有历史借鉴意义。历史并不复杂,也并不深奥,它像一面镜子让我们懂得自律,懂得谨慎。成功的历史提供了经验,失败的历史提供了教训。电视剧《三国演义》一再被拍成电视剧,特别是新版《三国演义》出来以后,一度惹人争议,但是如果是站在时代的高度重新解读历史,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二是影射现实。历史剧就像一面镜子,既照出了旧时代的文化景象,也照出了时下的文化心态,更道出了新文化建设的任重道远。比如电视剧《汉武大帝》热播,创出高收视率,社会影响很大。中国传统文化所蕴涵的、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是一个民族立足于世界的标志;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不刻不在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只有从文化的角度入手,才能破解一个民族的生存密码。而只有了解中国文化的过去,才能理解其现在,才能预期其将来。三是消遣娱乐意义。与其他种类的电视剧一样,历史剧作为大众文化时代的精神消费品之一种,提供消遣和娱乐是它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历史剧更重要的使命在于,它提供娱乐消遣的同时,还掘深藏于历史之中的能够启迪当下、昭示来者的内蕴,吸取前辈的教训,揭示往昔的智慧。

从广义上讲,历史题材电视剧包括狭义历史电视剧、演义历史电视剧、戏说历史电视剧等。狭义历史电视剧是指历史正说剧,同历史一样,都是过去的生活即历史事实的“渐近线”,以正说面世的历史剧理应遵循大事实小事虚的原则,力求在展现历史知识的同时传递智慧,如《张居正》。而演义历史剧,可以在正说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讲述曲折故事的同时,宣扬真挚情感。真正做到以史为鉴、以情动人,比如《康熙大帝》、《汉武大帝》等。戏说历史剧则可以取历史精髓,进行更加自由的创作,进行大量的虚构和加工,像《戏说乾隆》、《少年天子》就是如此。

6.武侠剧

武侠剧一般与中国的武术和武侠精神联系在一起,宣扬侠客的侠义精神。所谓侠义精神是指一种侠骨柔肠,打抱不平,除暴安良的品质。武侠剧的特点是传奇性和奇观性。

所谓传奇性是指武侠人物一般有绝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拥有常人难见的盖世武功,能够上天入地,飞檐走壁。故事情节曲折离奇,波澜起伏。这类的电视剧一般是由金庸、古龙、梁羽生等人的武侠小说改编而成的,如《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等。奇观性是指场景的设置充满了视觉奇观,这类电视剧的人物一般都生活在深山雪域,悬崖峭壁,峡谷深洞。除此之外武打动作的设计十分奇特,来无影去无踪,飘逸神秘,充满美感。还有大量地使用电脑特技营造视觉上的华丽与炫目,如《天涯明月刀》、《新白发魔女传》等。

另外还有一些小类型的电视剧,像家族剧、军旅题材剧、农村剧、儿童剧等。

家族剧主要指的是电视剧创作中以具有母题性质的家族作为自己的审美表现对象,以两代及以上的大家族兴衰变迁作为叙事主干,以家族成员及家族间的关系作为叙事焦点,在家族史、民族史、个人史三者的交汇点上以家族命运来反映自晚清以来中国历史本质的长篇镜像叙事艺术。比如《大宅门》、《乔家大院》。

军旅题材电视剧,即以军事战争、军队建设、军人生活为主要创作内容,以原创或改变为主要创作手法,深刻表现各战线军事斗争宏景,或历史战争,或现代化军队建设盛况、新时期军人形象的电视剧。比如《亮剑》、《历史的天空》、《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等。

农村题材剧主要是反映农民的生活和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的电视剧,比如《刘老根》、《乡村爱情》、《喜耕田的故事》等。

儿童剧主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内容,表现孩子的成长经历的电视剧,比如《家有儿女》、《喜羊羊与灰太狼》等。

总之,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电视剧类型正在不断增多、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