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那么多,到底怎么选
口罩那么多,到底怎么选
□ 刘中阳
在便利店、药店出售的普通无纺布(蓝色防花粉)/纱布口罩没什么用处。最近已有部分便利店、药店开始出售可以防护 PM2.5 的口罩,购买时需要仔细甄别。
对于普通布质口罩加 N95 过滤网的口罩,我个人持谨慎怀疑态度。由于未阅读 NIOSH 标准(英文的,我实在是水平不够),对于其具体规范、测试方式并不非常了解。但阅读我国国标 GB2626-2006 后怀疑其不符合我国国标,请购买者谨慎考虑。
想买防护 PM2.5 的口罩,请认准了:
美国 NIOSH 的 N95(含以上)认证、欧洲 EN149 的 FFP 2 级(含以上)认证、我国 GB2626-2006 的 KN90(含以上)认证。
稍微低一些的防护级别也可以考虑我国的 KN90 认证,我今年(2014)用的是 KN90 级别的,以前一直用的是 N95 级别。
关于污染物:
国际上口罩过滤标准主要有美国的 NIOSH 和欧洲的 EN149,我国也有对应的标准,GB2626-2006。
在 NIOSH 标准中,对污染颗粒物划分为干性颗粒和油性颗粒;而欧洲的 EN149 标准则不作区分;我国的 GB2626-2006 标准同 NIOSH,将污染颗粒物划分为干性颗粒和油性颗粒。
标准对颗粒物的检测方法较为严格,三个标准均采用平均粒度为 0.3 微米的颗粒物做透过性测试,因为比 0.3 微米小或大的颗粒都更难通过防护物。由此可见检测标准是高于 PM2.5 的 2.5 微米的。
汽车尾气主要是含氮含硫污染物的光化学反应的二次污染产物,所以最近流行的用 PM2.5 测试仪测试汽车尾气的实验统统是有问题的。
关于口罩:
NIOSH 将防护口罩划分为 N、R、P 三个子系列,依次对应防护干性粉尘、防护油性粉尘和通用防护。而 EN149 标准不做区分,要求必须能够防护干性和油性粉尘(相当于 NIOSH 的 P 系列标准)。我国将防护口罩划分为 KN 和 KP 两个系列,前者可以防护干性粉尘,后者可以防护油性粉尘。要注意的是我国标准并无同时防护油性粉尘和干性粉尘的标准。
具体到防护率,NIOSH 有 95、99、100 三个级别,对应 PM0.3 防护率是 95%、99%和 99.9%。欧洲的 EN149 标准常用的有 FFP 2 级和 FFP 3 级,防护率分别是 95%和 99%。我国的 GB2626-2006 标准将防护级别划分为 90、95、100 三个级别,对应的防护率分别是 90%、95%和 99.97%。
关于选择:
国内 PM2.5 污染主要是浮尘,这种污染物被划分为干性微粒,因此可以考虑选购符合 NIOSH N 标准(如 N95、N99)的口罩,也可选择符合 P 系列(如 P95、P99)的口罩;或者符合 FFP 2 级的口罩;或者符合我国 GB2626-2006 KN 系列的口罩。
最重要的是佩戴:
要注意,由于口罩对呼吸有一定影响,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脏疾病的朋友应询问医生后遵医嘱佩戴。口罩应按规范佩戴,并注意及时废弃。
相关资料:
产品基本知识: 戴口罩预防传染病常见问题
问:防护口罩长时间使用是否会失效?
答:随防护口罩使用时间增加,过滤下来的颗粒物会逐渐使滤料堵塞,过滤效率通常会有所增加,呼吸阻力也随之增大,但这种情况在防微生物时通常不会发生。长时间使用主要会有卫生问题(如有异味),或反复使用污染的口罩带来的传染性威胁。防护口罩不能洗或消毒,否则会使过滤效率下降,通常应每天更换。接触过传染性环境,使用后应更换;发现部件坏损,如鼻夹丢失、头带断裂、口罩破损等,立即更换;已经有传染性体液沾染口罩时,尽快更换;如果每天使用时间不长,没上述问题,反复使用防护效果不会下降。
产品基本知识:美国 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呼吸防护用品标准认证 42CFR-84
N 系列:可用来防护非油性颗粒物,无使用时间的限制。
R 系列:可用来防护非油性及含油性颗粒物,对含油性颗粒物有使用时间的限制(8 小时)。
P 系列:可用来防护非油性及含油性颗粒物,对含油性颗粒物的使用时间,3M 建议:累积使用 40 小时,或使用 5 个 8 小时工作班,以提前到达者为准。
3M 9010 的正确佩带方法
2017-1-10
知友@错误等身 补充:
尺寸大于 0.5 微米的微粒,主要做惯性运动,它们在通过口罩时,会被杂乱交织的纤维阻挡,尺寸越大越容易被阻挡,过滤效率越高。
而小于 0.1 微米的粒子,主要做扩散运动,它们在通过口罩时,会因为静电及分子间的引力吸附在纤维上,所以粒子越小越容易被捕获,过滤效率越高。
而在 0.1 微米和 0.5 微米之间,有一处效率最低点,一般为 0.3 微米。这种尺寸的粒子最难被过滤,所以普遍以 0.3 微米作为测试标准。
另,我发现欧洲标准(EN149)还有 FFP1 级别,过滤效率 80%以上。
北京近期(2013 年)的 PM2.5 值在 300 左右波动,过滤 80%[1],约相当于 PM2.5 值降低到 60[2],基本达到现行标准(WHO 过渡期目标-1,24 小时平均值低于 75)。
【结论一】
这样看来,其实各个标准中最低的那一级用来防护 PM2.5 应该都是有显著效果的。所以只要购买符合标准(美国的、欧洲的、中国的、日本的、澳大利亚的,还有中国台湾的等等)的口罩都不会太差。
【结论二】
除了购买符合标准的口罩,还应该根据口罩的说明书,规范地佩戴、规范地废弃,才能保证实际效果。
[1]80%的过滤效率是针对 0.3 微米的,对于 PM2.5(2.5 微米)的过滤效果理论上高于 80%,如前所述。而口罩的使用方法也会影响实际过滤效率。
[2]此为大致的类比,不能作为准确的结论。
————————
□ whoomin
3M 口罩比较常用的分为 KR 和 KN 系列:KR 系列能过滤油性颗粒,KN 系列主要过滤非油性颗粒,不能过滤油性颗粒。
过滤指数:能过滤 95%颗粒的为 95 系列,过滤 90%颗粒的为 90 系列。
综上,比如 N95 的口罩是指 KN 系列,过滤指数为 95%。
PS:有的口罩型号含活性炭(颜色一般是灰色),活性炭的目的是过滤难闻气味。
在北京,选 95 系列比较好,毕竟过滤指数高一点。(银子不足的,戴 90 系列也比不戴强。)
一般的霾都是既含有非油性颗粒,又含有油性颗粒(汽车尾气中有油性颗粒)。至于个人选 KR 还是 KN 系列(KR 系列会贵一些),可以根据需求和银子看着办~
列出几个我经常戴的,仅供参考:
8210、9010,这两个是 95 系列;
9005,90 系列的。
8210:不能折叠;厚实(和普通棉口罩差不多厚);鼻部有海绵,所以密封性较好;平均 4~6 元/个。
9010、9005:可折叠,易于放到包里、口袋里;比 8210 薄(和医院用的口罩差不多厚);鼻部没有海绵,所以密封性不如 8210;平均 1.5~4 元/个。
下面为 3M 口罩的详细分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一下。
(1)N95 系(十倍以下,无限时):8210 防尘,8511 带阀,8515 电焊带阀,8512 焊带阀,8514 焊带阀,1860 医用含碳。
(2)N100 系(非油同上,十倍超标以下使用,有毒金属铝、镉、砷及放射性颗粒物,制药业等,99.7%以上过滤效率):8233 带阀。
(3)R95 系(十倍以下,油性环境中 8 小时,非油性直至呼吸受阻):8247 有机蒸气异味及颗粒含碳,8246 酸性气体及颗粒含碳。
(4)P95 系(十倍以下,油性中 40 小时,非油性直至受阻):8577 有机蒸气异味及颗粒带阀含碳,8576 酸性气体及颗粒带阀含碳。
(5)9000 系:9001A/9002A 标准,9003A/9004A 中小,9021/9022 耐用,9041A/9042A 有机蒸气异味及颗粒含碳。
(6)FFP1 系 颗粒防护(欧标,0.3 微米粒径 95 升/分钟环境测试,80%以上过滤,用于矿山、铸造、打磨、纺织、农业等):8200C。
(7)FFP2 系 颗粒防护(欧标,94%以上过滤效率,用于极细的工业粉尘,适合湿热及长时佩戴):8822 带阀,9320 可折。
(8)FFP3 系 高毒防护(欧标,99%以上过滤,用于高毒、放射颗粒、焊接金属烟等,适合湿热及长时佩戴):9332 带阀。
2014-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