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长征是中国人民革命史上最光辉的篇章,也是深远影响20世纪世界命运的重大事件之一。70年前的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高举北上抗日的旗帜,冲破国民党军队空中飞机侦察轰炸,地面数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战胜了极端艰险的惊涛骇浪,跨越万水千山,转战10余省,行程二万余里,历时二年,在陕甘革命根据地胜利会师,加快了中国革命的进程。毛泽东曾自豪地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道:“这是一次可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远征。冒险、发现,人的勇气和胆怯,狂喜和胜利,痛苦、牺牲和忠诚,而烈焰一般贯穿这一切的是那千万青年的不息的热情,永不泯灭的希望和惊人的革命乐观主义,他们从不向人、或自然、或上帝、或死亡认输——所有这一切和更多的东西,都已载入了这部无与伦比的现代史诗中了。”
长征这一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事件,被人们称为“地球上的红飘带”、“激动人心的远征史诗”、“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始终受到国内外广大记者、学者、作家的青睐,纷纷为长征著书立说。许多亲历长征的红军将士,也陆续执笔,追忆那难忘的长征岁月。据不完全统计,自1936年至今,先后出版有关长征的专著和资料达1000多种。新中国成立前,出版发行记述红军长征的专著和故事的各种版本约百余种,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一是比较集中系统地记述长征的专著和文集。其中有:廉臣(陈云)1935年秋最早向世界介绍长征的《随军西行见闻录》;1936年9月西屏编的《中国红军的铁流》;1936年11月出版的勃沙特著《神灵之手》;杨定华1936年12月发表的《雪山草地行军记》;根据美国记者斯诺的报道,于1937年3月出版的《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1937年5月出版的《中国的新西北》;幽谷(董健吾)1937年7月发表的《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1937年10月出版的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以及之后的各种《西行漫记》中文版,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单行本;朱笠夫、赵文华、大华、黄峰等,1937年末编著出版的《从江西到陕北——二万五千里长征记——八路军红军时代的史实》、《第八路军行军记——长征时代》;赵轶林、张国平编著出版的《抗日的第八路军》等。本书收录早期记述长征的专著和文集的各种版本66种,书影102幅。
二是亲历长征的红色将士回忆撰写的长征记和故事集。在红一方面军胜利到达陕北后,1936年8月5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总政治部主任杨尚昆给各部队参加长征的红军将士发出电报和书信,为编辑出版《长征亲历记》征稿。从征集到的200多件文稿中精选出110篇,定名为《二万五千里》。书稿编审后,编辑委员会组织人手誊清复写,再次修改润饰后,装订成几部誊清稿本,准备印刷出版。后因忙于国共合作和全面抗战的爆发等原因,出版计划被搁置。直至1942年,才由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以书名《红军长征记》出版。此后,各种版本的长征故事陆续出现。本书收录亲历长征的红色将士回忆撰写的早期长征记和故事集16种,书影20幅。
三是用画笔记录长征的《西行漫画》。1938年出版的《西行漫画》,收录了亲历长征的黄镇同志,当年用简陋的笔和纸,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所作的25幅画稿,真实形象地再现了红军长征的史诗。本书收录有1938年《西行漫画》精装本、平装本,书影三幅。
1950年前出版的这三大类有关红军长征的各种版本,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中国革命史、研究红军长征史的珍贵实物资料。但由于过去战火频繁、时间流逝,以及当年国民党当局的查禁和焚毁,留存至今的已为数不多。如今国内大型图书馆、博物馆或档案馆收藏的也十分有限。这些书还有一部分散落在民间,被收藏家们珍藏着。《尘封的红色经典》下卷《早期长征著述版本图录》,特将收藏家珍藏(其中有少数版本为图书馆、档案馆藏)的这些难得一见的历史文献书影予以刊发,以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