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死亡威胁

体验死亡威胁

我们飞过去,看到了很长很长的冰塔林,它们形态奇异,像一个透明的园林,虽然很美,但是上面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裂缝,好像随时会断掉。穿着黄色登山服的登山队员们由一条登山绳连成一串,一会儿滑倒,一会儿爬起来,十分艰难地前进着。前方头顶上,突然有一块巨大的雪球正在裂开,似乎快要滚落下来。而雪球的下面,十几个登山队员正在缓慢地爬行。

“糟糕,这好像就是书上所讲的雪崩,如果雪崩,这些人就完了。”平常爱看些探险小说的来雨唱焦急地说道。

空气变得凝重起来,大家屏住了呼吸,生怕动静稍大一些,雪球就会砸下来。

“我们去提醒他们一下吧!”丁乙害怕地闭上了眼睛。

“没用的,他们听不到的,这是虚拟世界,我们现在相当于看电影。”我拍拍丁乙。

一位登山队员爬行的时候滑了一跤,他一只手支撑着身体,一只手用冰镐砸向地面,想固定住。但震动立即波及了雪层,一瞬间,上方的雪球轰然落下,形成了一片巨大的雪流,狂啸着疾冲下来,把登山队员卷了进去,队员很快被巨大的雪流吞噬了……

山峰又传来了声音:“1996年,包括著名登山家罗布·哈尔在内的15名登山者在登顶过程中牺牲,这是历史上攀登珠穆朗玛峰牺牲人数最多的一年。”

“太可怕了!”我们喃喃地说。

大家沉默地飞行在山峰中,刚才的那一幕,让我们近距离体验到了死亡的突如其来。

“看,那边有两个登山队员,我们去和他们聊聊。”陆一辰指着左边的山峰,果然有两个穿着红色登山服的人。我们立即飞了过去。

“他们身上有编号。”眼尖的我一眼就看到了,于是按下了他们的编号。

“珠穆朗玛峰是不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山峰?”目睹死亡,见识了珠峰凶恶的一面后,我惴惴不安地问。

一个登山队员笑着摇摇头:“那可不是,攀登珠峰的遇难率是9.3%;世界第五高峰马卡鲁峰的遇难率为11%;第三高峰干城章嘉峰和第八高峰马纳斯鲁峰也非常险峻,遇难率均为22%。”

“啊,这么恐怖啊?”我们大吃一惊。

“所以登山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玩的。”登山队员说得轻描淡写,但我们却听得胆战心惊。

“请介绍一下你们的装备以及登山的注意事项吧。”来雨唱对野外生存装备很感兴趣。

登山队员娓娓而谈。

“慢点,我来记录一下。”来雨唱听得津津有味,竟然还掏出一只录音笔记下来。“要用高科技的装备来学习嘛!”他把录音笔向我们晃了晃,得意地说道。

我们几个人对装备可没啥兴趣,一个个坐下来休息,对刚才的事惊魂未定,托着腮帮子发呆。

“嗯,我从新闻里看到最近有好些人在公园里摘了毒蘑菇回家烧了吃,被毒死了呢!”丁乙听得也挺认真。

“是啊,我也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一些驴友迷路,被困在深山老林里出不来呢。”我补充道。

“野外生存还应该懂得一些求救信号吧?听说在没有通信设备时,用手电筒、火或者烟也可以发出求救信号?”陆一辰懂的也不少。

“没错,小朋友知道的还真多呢!”登山队员摸摸陆一辰的头,“说说国际通用的受困信号吧。夜晚可以生三堆火围成三角形,或者用手电筒三短三长三短的灯光发出信号,白天可以生三柱烟,总的来说要尽量让搜救人员找得到你。”

“那攀登珠穆朗玛峰和其他野外生存有没有不一样的要求呢?”我忍不住插了一句。

“当然!8000米以上可是‘人类死亡地带’!人爬到8000米以上,脑子会什么都想不起来,就算是再强的运动员,给他一道数学题,他也肯定算不出来。”

我眼珠子一转,冒出一个想法,“登山队的叔叔,那你是男的还是女的?”

“当然是男的。”登山队员回答。

“那你还说爬到8000米以上,脑子什么都想不起来?你骗人!”

登山队员哈哈大笑:“那还不至于那么弱智吧。攀登珠峰,已不仅仅是野外生存了,还可以说是一种极限运动。要有强健的体魄适应高海拔缺氧环境,如果来不及适应,就会出现呕吐、耳鸣、头痛、发烧等高山病。”来雨唱正在拼命地记着这些东西。

我开始头冒金星,脚下发软,估计再听下去,我的大脑也会缺氧了。

“大伙今天也学得差不多了吧,咱们去测试城堡吧。”我哀求道。想必今天大家接受的信息也够多了,所有人都点头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