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引航

秀贞和妞儿带着“我”送给她们的金镯子,踏上了寻找思康三叔的旅程。她们能顺利地找到思康三叔吗?

远远地,远远地,我听见一群家雀(78)在叫,吱吱喳喳、吱吱喳喳。那声音越来越近了……不是家雀儿,是一个人,那声音就在我耳边。她说:“……太太,您别着急了,自己的身子骨也要紧,大夫不是说了准保能醒过来吗?”

“可是她昏昏迷迷的有十天了!我怎么不着急!”

送走了秀贞和妞儿,“我”病倒了,整整十天不省人事,把全家人都吓坏了。

我听出来了,这是宋妈和妈妈在说话。我想叫妈妈,但是嘴张不开,眼睛也睁不开,我的手,我的脚,我的身子,在什么地方哪?我怎么一动也不能动,也看不见自己一点点?

“这在俺们乡下,就叫中了邪气了。我刚又去前门关帝庙给烧了股香,您瞧,这包香灰,我带回来了,回头给她灌下去,好了您再上关帝庙给烧香还个愿去。”

妈妈还在哭,宋妈又说:“可也真怪事,她怎么一拐能拐了俩孩子走?咱们要是晚回来一步,咱们英子就追上去了,唉!越想越怕人,乖乖巧巧的妞儿!唉!那火车,俩人一块儿,唉!我就说妞儿长得俊倒是俊,就是有点薄相(79)……”

“别说了,宋妈,我听一回,心惊一回。妞儿的衣服呢?”

“鸡笼子上扔的那两件吗?我给烧了。”

“在哪儿烧的?”

“我就在铁道旁边烧的。唉!挺俊的小姑娘!唉!”

“唉!”

两个人唉声叹气的,停了一会儿没说话。

等再听见茶匙搅着茶杯在响,宋妈又说话了:“这就灌吧?”

“停会儿,现在睡得挺好,等她翻身动弹(80)时再说。家里都收拾好了?”妈问。

“收拾好了,新房子真大,电灯今天也装好了,这回可方便喽!”

“搬了家比什么都强。”

“我说您都不听嘛!我说惠安馆房高墙高,咱们得在门口挂一个八卦镜(81)照着它,你们都不信。”

“好了,不必谈了,反正现在已经离开那倒霉的地方就是了。等英子好了,什么也别跟她说,回到家,换了新地方,让她把过去的事儿全忘了才好,她要问什么,都装不知道,听见了没有?宋妈。”

“这您不用嘱咐,我也知道。”

她们说的是什么,我全不明白,我在想,这是怎么回事儿?有什么事情不对了吗?我想着想着觉得自己在渐渐地升高,升高,我是躺在这里,高、高、高,鼻子要碰到屋顶了,“呀!”我浑身跳了一下,又从上面掉下来,一惊疑(82)就睁开了眼睛。只听宋妈说:“好了,醒了!”

妈妈的眼睛又红又肿,宋妈也含着眼泪。但是我仍说不出话,不知怎么样才可以张开嘴。这时妈妈把我搂抱起来,捏住我的鼻子,我一张嘴,一匙水就一下子给我灌了下去,我来不及反抗,就咽下了,然后我才喊:“我不吃药!”

宋妈对妈说:“我说灵不是?我说关帝老爷灵验(83)不是?喝下去立刻就会说话。”

妈给我抹去嘴边的水,又把我弄躺下来。我这时才奇怪起来,看看白色的屋顶,白色的墙壁,白色的门窗和桌椅,这是什么地方?我记得我是在一个?……我问妈妈:“妈,外面在下雨吗?”

“哪儿来的雨,是个大太阳天呀!”妈说。

我还是愣愣地想,我要想出一件事情来。

这时宋妈挨到我身边来,她很小心地问我:“认得我吗?英子!”

我点点头:“宋妈。”

宋妈对妈笑笑。妈又说:“你发烧病了十天了,爸爸和妈妈给你送到医院来住,等你好了,我们就回到新家去,新家还装了电灯呢!”

“新家?”我很奇怪地问。

“新家,是呀!我们的新家在新帘子胡同,记着,老师考你的时候,问你家住在哪儿?你就说,新帘子胡同。”

“那么……”有些事情我实在想不起来了,所以要说什么,也不能接下去,我就闭上眼睛。妈说:“再睡会儿也好,你刚好还觉得累,是不是?”妈妈说着就摩抚(84)我的嘴巴,我的眼皮,我的头发,忽然一个东西一下碰了我的头,疼了一下,我睁开眼看,是妈妈手上套的那只金镯子!我不由得惊喊了一声:“镯子!”妈没说什么,把金镯子又推到手腕上去。我的眼睛直望着妈妈的金镯子,心想着,这只金镯子不就是我给一个人的那只吗?那个人叫什么来着?我糊涂了,但不敢问,因为我现在不能把那件事情记得很清楚。我怎么就生病,就住到这医院里来了呢?我是一点儿也不清楚。

金镯子的出现暗示了秀贞和妞儿的结局。

妈妈拍拍我说:“别发呆了,看你发烧睡大觉的时候,多少人给你送吃的、玩的东西来!”

妈妈从床头的小桌上拿起来一个很好看的匣子,放在枕边,一边打开来,一边说:“匣子是刘婆婆给你买的,留着装东西用,里面,喏,你看,这珠链子是张家三姨送你的。喏,这支自动铅笔是叔叔给你的。你自己玩吧!”她便转头跟宋妈说话去了。

我随着妈妈的说明,一件件从匣里拿出来看,我再摸出来的是一只手表,上面镶了几颗钻,啊!这是我自己的东西!但是我手举着表,一动也不动地看着,想着,它怎么会在这只匣子里?它不是,也被我送人了吗?

“妈!”我不禁(85)叫了一声,想问问。妈回过头看见,连忙接过表去,笑着说道:“看,这只表我给你修理好了,你听!”

妈把表挨近我的耳朵,果然发出小小滴答滴答的声音。然而这时我才想起了一些事情,我想起了一个人,又一个人。她们的影子,在我眼前晃。

“妈!”我再叫一声还想问问。

妈妈慌忙又从匣子里拿出别的玩意儿来哄我:“喏,再看这个,是……”

我忽然想起好些事情来了,我跟一个人,还有一个人的事情,但是妈妈为什么那样慌慌忙忙地不许人问?现在我是多么的思念她们!我心里太难受,真想哭,我忽然翻身伏在枕头上,就忍不住大声地哭起来。嘴里喊:“爸爸!爸爸!”

妈妈和宋妈赶着来哄我,妈妈说:“英子想爸爸了,爸爸知道多高兴,他下班就会来看你!”

宋妈说:“孩子委屈喽,孩子这回受大委屈喽!”

妈妈把我抱起来搂着我,宋妈拍着我,她们全不懂得我!我是在想那两个人啊!我做了什么不对的事吗?我很怕!爸爸,爸爸,你是男人,你应当帮助我啊!我是为了这个才叫爸爸的。

我哭了一阵子很累了,闭上眼睛(86)在妈妈的怀里。妈妈轻轻摇着我,低声唱她的歌:“天乌乌,要落雨,老公仔举锄头顺水路,顺着鲫仔鱼要娶某,龟举灯,鳖打鼓……”她又唱:“饲阉鸡,阉鸡饲大只,给英子吃,英子吃不够,去后尾门仔眯眯哭!”那轻轻的摇动使我舒服多了,听到这里,我不由得睁开眼笑了。妈妈很高兴地亲着我的脸说:“笑了,笑了,英子笑了。宋妈已经把家里的油鸡杀了给你煮汤喝呢!”

宋妈从桌底下拿出一只小锅,打开来还冒着热气,她盛了一碗黄黄的汤还有几块肉,递到我面前,要我喝下去。我别过脸去不要看,不要吃。碗里是西厢房的小油鸡吗?我曾经摸着它们的黄黄软软的羽毛,曾经捉来绿色的吊死鬼喂它们,曾经有一个长长睫毛大眼睛里的泪滴落在它们身上……我不说什么,把头钻进妈妈的怀里。妈妈说:“她不想吃,再说吧,刚醒过来,是还没有胃口。”

“我”不愿意吃自己曾经喂养过的油鸡,这是对儿童心理的细腻刻画,也是与前文的照应。

我在医院住了十几天,刚可以起床伏在楼窗口向下面看望,爸爸就雇来一辆马车,把我接回家。

马车是敞篷的,一边是爸,一边是妈,我坐在中间,好神气。前面坐了两个赶马车的人,爸爸催他们快一点,皮鞭子抽在马身上,马蹄子嘚嘚嘚嘚,嘚嘚得嘚,一路跑下去。马车所经过的路,我全不认识。这条大街长又长,好像前面没尽没了。

我觉得很新鲜,转身脸向着车后,跪在座位上,向街上呆呆地看。两边的树一棵棵地落在车后面,是车在走呢?是树在走呢?

我仰起头来,望见了青蓝的天空,上面浮着一块白云彩,不,一条船。我记得她说:“那条船,慢慢儿地往天边上挪动,我仿佛上了船,心是飘的。”她现在在船上吗?往天边儿上去了吗?

以云为船,美好的比喻,寄托了美好的愿望。

一阵小风吹散开我的刘海,经过一棵树,忽然闻见了一阵香气,我回头看妈妈,心里想问:“妈,这是桂花香吗?”我没说出口,但是妈妈竟也嗅了嗅鼻子对爸说:“这叫做马缨花(87),清香清香的!”她看我在看她,便又对我说:“小英子,还是坐下来吧,你这样跪着腿会疼,脸向后风也大。”

我重新坐正,只好看赶马车的人狠心地抽打他的马。皮鞭子下去,那马身上会起一条条的青色的伤痕吗?像我在西厢房里,撩起一个人的袖子,看见她胳膊上的那样的伤痕吗?早晨的太阳,照到西厢房里,照到她那不太干净的脸上,那又湿又长的睫毛一闪动,眼泪就流过泪坑淌到嘴边了!我不要看那赶车人的皮鞭子!我闭上眼,用手蒙住了脸,只听那嘚嘚蹄的声。

“我”从赶车人抽马,联想到妞儿身上的伤痕。

太阳照在我身上,热得很,我快要睡着了,爸爸忽然用手指逗逗我的下巴说:“那么爱说话的英子,怎么现在变得一句话都没有了呢?告诉爸,你在想什么?”

这句话很伤了我的心吗?怎么一听爸说,我的眼皮就眨了两下,碰着我蒙在脸上的手掌,湿了,我更不敢放开我的手。

妈妈这时一定在对爸爸使眼色(88)吧?因为她说:“我们小英子在想她将来的事呢!……”

“什么是将来的事?”从上了马车到现在,我这才说第一句话。

“将来的事就如英子要有新的家呀,新的朋友呀,新的学校呀,……”

“从前的呢?”

“从前的事都过去了,没有意思了,英子都会慢慢忘记的。”

我没有再答话,不由得在想西厢房的小油鸡,井窝子边闪过来的小红袄,笑时的泪坑,廊檐下的缸盖,跨院里的小屋,炕桌上的金鱼缸,墙上的胖娃娃,雨水中的奔跑,……一切都算过去了吗?我将来会忘记吗?

“我”没有完全忘却,只是不愿意想起,幸好记忆中的一切都似乎相当遥远了。

“到了!到了!英子,新帘子胡同的新家到了!快看!”

新家?妈妈刚说这是“将来”的事,怎么这样快就到眼前了?

那么我就要放开蒙在脸上的手了。

悦读必考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睁眼——(  ) 将来——(  )

2.秀贞和妞儿坐上了去找思康的三叔火车了吗?她们走后,我又经历了哪些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来的事”指哪些事?

————————————————————

(1) 篦子 用竹子制成的梳头用具,中间有梁儿,两侧有密齿。

(2) 会馆 同省、同府、同县或同业的人在京城、省城或大商埠设立的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屋供同乡、同业聚会或暂住。

(3) 客家话 汉语方言之一,分布在广东、福建、广西、江西、湖南、台湾等省区。

(4) 寒战 因手冷或受惊而身体颤动。

(5) 惦念 惦记,(对人或事物)心里老想着,放不下心。

(6) 长班 旧北京供役于各会馆的仆人。

(7) 一声不响 指不发出一点声音,静悄悄的,很安静。

(8) 旋涡 气体、液体等旋转时形成的螺旋形。这里指酒窝。

(9) 吊嗓子 戏曲或歌唱演员在乐器伴奏下练嗓子。

(10) 喃喃 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11) 活计 过去专指手艺或缝纫、刺绣等,现指各种体力劳动。

(12) 纳闷儿 口语,疑惑不解。

(13) 敢情 当然,表示求之不得。

(14) 洋火 火柴的旧称。

(15) 明媒正娶 旧时指有媒人说合,按传统结婚仪式迎娶的婚姻。

(16) 义地 旧时埋葬穷人的公共墓地,也指由私人或团体购置,专为埋葬一般同乡、团体成员及其家属的墓地。

(17) 齐化门 北京朝阳门,原称齐化门。

(18) 吸溜 往嘴或鼻子里吸(气体、液体等)并发出响声。

(19) 门槛儿 门框下部挨着地面的横木(也有用石头的)。

(20) 跨院 正院两旁的院子。

(21) 理会 理睬;过问(多用于否定式)。

(22) 刘海儿 妇女或儿童垂在前额的整齐的短发。

(23) 拾掇 整理;收拾。

(24) 准保 表示肯定或保证。

(25) 零碎儿 细碎的事物。

(26) 可不是 可不,表示附和、赞同对方的话。

(27) 排行 (兄弟姐妹)依长幼排列次序,也泛指排列次序。

(28) 个把儿 一两个。

(29) 程子 方言,一段时间。

(30) 油鸡 北京地区特有的地方优良鸡种,曾输出到东欧国家。

(31) 红描 我国传统的习字法,指在印有红色字或空心红字的纸上摹写,是初学写字的训练方法之一。g

(32) 厢房 在正房前面两旁的房屋。

(33) 打花鼓 即凤阳花鼓,一种安徽省的汉族戏曲剧种。清康熙年间流传到我国北方地区。

(34) 没大没小 指说话做事不顾长幼尊卑,不顾及长辈的尊严,过于随便,没有礼貌。

(35) 拗嘴 不顺口。

(36) 铅桶 用镀锌铁皮做的可拎的圆桶。

(37) 胡琴 琴类一种,来源于北方少数民族,古代汉人称北方少数民族为“胡”,故因此得名。胡琴历史悠久,形制独特,音乐浑厚,富有草原风味。

(38) 一早 清晨。

(39) 吊死鬼 尺蠖的俗称。

(40) 肉麻 由轻佻的或虚伪的言语、举动所引起的不舒服的感觉。

(41) 撒赖 耍无赖;蛮横胡闹。

(42) 杌(wù)凳 不带靠背的坐具。

(43) 比手画脚 形容说话时用手势示意或加强语气。

(44) 蚕屎 家蚕的粪便,中药名蚕沙,有祛风除湿、和胃化浊、活血通经的功效。

(45) 阴凉 太阳照不着而使人凉爽。

(46) 雷万春 北京一药店名。

(47) 行李 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48) 死了当 死当,又称绝当,指当户既不赎当也不续当的行为。死当同样标志着典当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解除。

(49) 盘问 仔细查问或追问。

(50) 造孽 佛教用语,做坏事(将来要受报应)。也说作孽。

(51) 指甲草 即指甲花,凤仙花的俗称。一年生草本植物。花颜色多样,有粉红、大红、紫色、粉紫等多种颜色,花瓣或者叶子捣碎,用树叶包在指甲上,能染上鲜艳的红色。

(52) 白矾 矿物明矾石经加工提炼而成的结晶。主要化学成分为十二水合硫酸铝钾。

(53) 铺盖 床上供取暖或装饰用的织物(如被子、毯子、罩单或被单)。

(54) 考举 参加科举。

(55) 支使 命令人做事。

(56) 嫌疑 被怀疑有某种行为的可能性。

(57) 去你的 善意的、打趣的拒绝语句。

(58) 颠三倒四 形容说话、做事错乱,没有次序。

(59) 趁此 趁着这个机会。

(60) 迷乱 迷惑错乱。

(61) 收敛 (笑容、灯光等)减弱或消失。

(62)  脆弱、不能耐苦、惯于享受的习气。

(63) 碧云霞 生于上海,京剧旦角女演员。1919年,北京开了一个城南游艺园,最早在游艺园一唱而红的就有碧云霞。

(64) 寒碜 丢脸;不体面。

(65) 絮絮叨叨 来回地说,形容说话啰唆、唠叨。

(66) 撒癔症 北京土话,夜间到处乱逛。

(67) 安置 安放、安排,使人或事物有着落。

(68) 淅淅沥沥 拟声词,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69) 万应锭 一种中药制剂,可以内服也可以外敷,适用范围广,如消化不良、中暑等。

(70) 盘缠 路费。

(71) 命根子 被认为是生命中最重要或最受重视的事物,最喜爱的东西。

(72) 抽答 一吸一顿地低声哭泣。

(73) 闩(shuān) 用闩插上门。

(74) 包袱 指用布包起来的衣物包裹。

(75) 难为情 脸上下不来;不好意思。

(76) 轻手轻脚 手脚动作很轻,尽量少发出响声。

(77) 洋车 一种载客用的两轮人力车。

(78) 家雀 麻雀的俗称。

(79) 薄相 福薄之相。

(80) 动弹 (人、动物或能转动的东西)活动。

(81) 八卦镜 中国民俗风水吉祥物,有镇宅辟邪、纳福的作用。

(82) 惊疑 惊讶疑惑。

(83) 灵验 (办法、药物等)有奇效。

(84) 摩抚 用手抚摸;摩擦。

(85) 不禁 抑制不住;禁不住。

(86)  紧挨着,亲密地靠着。

(87) 马缨花 野合欢的俗称。

(88) 使眼色 用眼睛的动作向别人暗示自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