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二

序 二

自从人类出现在地球上,就开始向植物“求食”,向药用植物“求药”。“中药”“草药”“民族药”都与植物、动物等相关联,药用植物资源与人的生存、生活、生命息息相关。我国最早的中药典籍《神农本草经》就是人类向植物、动物、矿物“求药”的记载。古今中外的药物学家继往开来,不懈地探究药用植物,都是为了更有效地向植物资源“求药”。

我国研究和利用药用植物资源的历史源远流长,历代都有诸多“本草”著述,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近代植物学的引入和应用,催生了我国药用植物学的建立和发展,推动和提升了我国药用植物学的研究水平,同时培养了一批该学科的专业人才,为我国的药用植物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浙江药用植物资源志要》一书作者,抓住了当前中药资源调查发展的机遇,面对挑战,大胆实践,充分利用学科交叉的优势,经历数年的精心调研,顺利完成了这部创新之作。

浙江省是我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由于地处亚热带、濒邻海洋、地势低平,素有“水乡泽国”之称。在平原、丘陵、山地,潮土广布,适宜水生、湿生药用植物生长,如著名的“浙八味”道地药材即出产在这里。《浙江药用植物资源志要》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浙江省药用植物的种类、产地、生态分布、主治与功效以及附注等内容。全书共收录3143种(包括栽培、引种)药用植物,其中包括近百种浙江出产的畲族药物,多种珍稀濒危和特有药用植物,体现了植物的多样性。全书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总结梳理浙江省前三次中药资源普查成果的基础上,参考了浙江各地市提供的药用植物资源名录、中药和畲药资源名录,以及有关文献和科研成果编写而成,可谓一部集大成的专著。

当前,我们在研究药用植物资源的过程中应当放宽视野,既要重视历史传统,汲取民间实践经验,又要关注环境生态建设问题。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在环境保护与发展中把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并明确提出“切实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严守资源环境红线”。这就为药用植物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本书的两位主编姚振生教授及熊耀康教授从事药用植物教学及科研工作多年,已是该学科中的领军人才。他们目前正肩负着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浙江省试点)项目的重任,我们对该项目的顺利完成和《浙江药用植物资源志要》专著的出版寄予厚望。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

2015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