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招 告诉女孩答案,不如教她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32招
告诉女孩答案,不如教她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生活中,孩子总是有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父母有时候会被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毕竟父母不是专业的老师,更不是百科词典,所以,对于孩子千奇百怪的提问,很多父母都觉得应付不来。有的家长经常简单粗暴地敷衍了事,对于不知道的问题,就直接拒绝回答孩子。对于知道的答案,就直截了当地告诉孩子,因为父母认为这是最节省时间和精力的方法。实际上,不管父母是否知道问题的答案,这样的解答方法都是失败的。
每个孩子都在睁大好奇的眼睛探究这个世界,而父母当然应该成为他们的指引者和领路人。不假思索就把答案告诉孩子,会使孩子养成依赖的坏习惯,久而久之,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不愿意自己动脑思考。而直接拒绝回答孩子,那么孩子也会学习父母,不再愿意深入思考自己不懂的问题。渐渐地,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懒惰和闭塞,还谈何进步呢?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我们要传授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孩子积极思考,鼓励孩子自己寻找答案。这样的帮助胜过千百次直接告诉孩子问题的答案。
进入小学四年级以后,随着数学课程的知识越来越深入,翠翠难免会遇到很多解决不了的难题。刚开始时,翠翠每次遇到难题都会去找爸爸,爸爸也会耐心地讲解,但是渐渐地,爸爸发现即使没什么难度的题目,翠翠也不愿意自己认真思考了。爸爸意识到翠翠对自己产生了依赖性,他进行了深刻的反省,觉得自己不应该直接把答案讲给翠翠听。
当翠翠再次捧着数学作业来找爸爸解答时,爸爸没有像以往一样直接告诉翠翠答案,而是说:“翠翠,爸爸觉得你可以自己做出来这道应用题。”
翠翠很为难:“但是,我真的不会做。”
爸爸说:“这样吧,你先不要想着解题,而是把所有条件都列举出来。等到列举完条件,你再认真分析哪些条件是解题时能用到的,这样你就会有所发现的。”
翠翠虽然很不情愿,但是也只能按照爸爸说的去做。等到她列出所有条件后,爸爸又让她根据条件进行思考,并且尽量把想到的每一步都写出来。就这样,翠翠在做完这一切之后,已经快找到答案了。但她还是不愿意自己思考,爸爸说:“如果你认真想了五分钟,还是不知道答案,那么我再讲给你听。”为了帮助翠翠成功解题,爸爸还给了翠翠简单的提示。
果然,翠翠只想了两分钟就想出了答案。她激动不已,觉得非常有成就感。
就这样,在爸爸的不断引导下,翠翠越来越喜欢独自解题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因而渐渐地不再过度依赖爸爸了。
与其帮助孩子解开每一道题,不如教给孩子解题的方法,这样当再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时,孩子就能举一反三,独自解决问题。否则,一旦孩子形成依赖性,学习上就会变得非常被动。
当孩子有了自己解决问题的经验,他们就会从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对学习更加充满激情,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都是有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