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题作文:那一次,我真
题目要求
以“那一次,我真________”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写作提示
1.这是半命题作文,可以补充一个表示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失落”等。题目中的“真”,表明这件事带给你的情感冲击是很强烈的,让你印象深刻,甚至刻骨铭心。
2.要注意有重点地展开叙述,突出事件中触动你情感的部分。
习作例文
那一次,我真感动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记忆。无意中我又想起了那一次。
那天,我回到了家,并没有像以往一样打开电视,而是拿出纸和笔,在桌上放着,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学校将进行学生干部竞选,我被作为候选人之一。这份惊喜让我手足无措,但同时也忧愁起来,因为我根本不知道竞选演说该说些什么。
当我正呆坐在椅子上沉默时,那熟悉而又温柔的声音响起了:“怎么啦?又遇到什么不会吗?”我抬起头,看见那张我熟悉的面孔,是父亲!父亲此时正站在我身后,看着我桌上那张白纸。“学校要选学生干部,我作为候选人,要写一份演讲稿。”我如实回答道。“那你有头绪了吗?”我摇头叹气,心里不是一股滋味。“那,让我们一起想吧!”父亲对我说道。我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拼命地点头叫好。
“这里你要紧贴主题……这里你应该说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结尾要打动人心……得对在场的观众表示感谢……”父亲时而沉思,时而舒展眉头,不时露出满意之情。我按照父亲的指导,一一进行撰写和修改,很快就完成了初稿。但是我们却在内容安排的先后顺序上发生了分歧,他说最好把中心思想放在主要内容之后,而我却想把中心思想提前。“不管了,谁要写谁写!”我生气地摔门睡觉去了,而父亲却依然坐在椅子上,思考着什么。
第二天一早,我洗漱整理后准备去上学,发现放在桌上的稿纸依然还在,所不同的是多了密密麻麻的圈画删改,格式也依照我的要求调整过。那一刻,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说不清是感动还是悔愧。父亲推门而进,像往常一样端来为我准备的早餐。他似乎略显疲惫,眼睛有些血丝。我什么都明白了,心中大受感动。父亲看着我,什么都没说,只是笑骂着对我说道:“别看了,上学要迟到了!”
当时的我也没多想什么,事情就这样过去了。那时的我可能会迷惑,如今我终于明白父亲当时在百忙当中替我完成那份讲稿的缘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李 涛)
教师评语
文章取材角度新颖,始终紧扣“感动”二字进行叙事。从整篇文章的内容上来看,语言简洁,叙事具体。对于一个初一学生来说,很难得的是文章中有强烈的冲突性,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文章情感真挚,字里行间中可见爸爸对自己的深深的爱。(肖婷婷)
那一次,我真感动
又是雨天,天渐渐变暗,我坐在沙发上,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一个人的背影渐渐地在我回忆里涌出,让我想起了那一件事……
“丁零零……”下课了,上了一天课的我,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习惯性地往窗外看,发现天空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蒙上了厚厚的乌云。雨说下就下,稀疏的雨滴渐渐成了密密的细线。怎么办?这雨,哎!应该不是很大吧……等我匆忙理好书包准备冲回家时,却发现情况不是我想象的那样,雨已经下得很大了。我看着那如珠帘般的密雨“噼里啪啦”地落下,溅出一个个晶莹的水花,既无奈又着急。
雨丝毫没有要停的意思。看着教室里的灯熄灭了,心中仿佛有千百只蚂蚁在爬,怎么办?“同学,你怎么还不回家?”一个柔和的声音打破了我对大雨的忧愁。我转身一看,一位温柔的女老师正微笑着看着我,她手里拿着一把伞,红色的伞。我语无伦次地告诉她原因,她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将伞塞到了我手里。我先愣了一下,但又立即推了回去。老师和我都执意不肯用这把伞,就这样推来推去。“那我先送你回家,然后再自己打车回去。”老师的话不容商量。这总算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尽管很难为老师,但我也只好勉强同意。
雨更大了,像泼,像倒。老师问了我家的地址,并和我并肩走出了培训班的大门。我的心里仿佛揣着一只不停跳动的兔子,尴尬、忐忑、不安,各种情绪在我心中混成一团。还是她先打破沉寂:“同学,你叫什么名字?”一个简单的开场白,拉近了我和老师之间的距离。老师和我的谈话,使我渐渐放松下来。就在我抬头的那一瞬间,发现这伞大半在我的头顶,老师的半边肩露在外面,被雨水无情地击打着。伞太小,她半个身子都被淋湿了。我的心里瞬时流出了一股暖流。愧疚的我毅然从老师手中拿过雨伞柄,把雨伞一点一点地往老师那边挪。
到了家,老师看见我淋湿了,微带歉意地嘱咐我换衣服。而当我要挽留她时,她却匆匆谢绝,而后又匆匆步入雨帘。
这时的天已经漆黑一片了,雨也渐渐地小了。我目送着老师离去,她的这一把红色的伞似一团火焰在那跳动,将我的心融化。
雨还在下,两边的路灯拉长了,老师的背影渐渐远去……
那一次,我真感动。(杨欣怡)
教师评语
这也是一篇以“感动”为中心进行叙事的文章。从选材上来说,并不出彩,但是,小作者以简洁的文笔,将整件事情具体而又生动地叙述了出来,情感真挚而又细腻。下雨没有伞,老师与自己共撑一把伞回家,撑伞过程中还不忘腾出更多的地方以防“我”淋湿。小作者的细节描写恰到好处,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浓浓的师生情,以及自己对老师的深深的感谢。(肖婷婷)
那一次,我真纠结
夕阳西下,别人都成群结队地出了校门,而我选择我的反思之旅;别人脸上神采飞扬,而我挂着死灰般的颜色;别人笑嘻嘻地聊着最流行的话题,而我只能与面前那张凄惨的试卷打交道。
路上,几只小鸟在地上啄食,为了几粒种子而又去互相争夺。难道这就是生命的美好?
夕阳不舍地亲吻着大地。夜降临了,属于黄昏的色彩被黑夜吞噬。远离喧闹的城市,走到清静的公园。一个人清静清静。
与我为伴的,只有旁边那即将枯萎的花朵以及那张不堪的试卷。
夜更黑了,但凭借月亮那凄凉的冷光,试卷上那刺眼的红色显得分外明显。该错的,错了;不该错的,也跟着错了。该不该回去?这种念头在心中萌发着。那不安的情绪已经覆遍全身的每一个毛孔。我无力地放下试卷,猛地抓起了头发,随手拔下身旁的几株小花……之后又无力地笑了笑。
回去,父母那失落的样子,我不想再看到了;不回去,父母那着急的样子,我也不想再看到了。
还是回去罢。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让我从崩溃中走出。也是,面对现实总比逃避好吧。可是,将面对的是父母。顿时,觉得自己站在人生的十字道口。是选择诚信还是虚伪?是选择面对还是逃避?是选择问心无愧还是心中有愧?冷清清的风吹在脸上,也不再想冷不冷;凄惨惨的光照在脸上,也不再想凄不凄。沉思片刻后,那已死亡的花朵让我恍然大悟:既然那花敢面对死亡,我又为何不敢面对这种小事呢?泰戈尔曾说过:假如你因失去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嗯,不错,回去。
路上,一位少年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向了前方。在他前面是一片新天地,而在他身后则是刚插好的花。他伴随着群星踏上前方……(黄鸿宇)
教师评语
作者补充了“纠结”这个词,真切地写出了考砸之后内心的纠结。情感冲击很强烈,符合写作提示。
文章开头用了一组强烈的对比迅速抓住读者,又借助环境的渲染烘托心境。全文叙述有重点,抒情有支点。
文章基调稍嫌暗沉,但好在结尾具有象征意义,预示着这位少年走向光明的前途。(王丽琴)
那一次,我真震撼
早上,伴随着教官清脆的哨声,大家从睡梦中醒来。今天的训练项目是“匍匐前进”。对于这个专业化的术语,我们还是充满好奇的。
来到训练场,看到满地的稀泥和浑浊的水坑,脸上不禁露出惊讶的表情。大家在副排长的带领下,一个接一个地爬过那铁丝网下的烂泥地,如果稍不留神还要被铁丝网的钩子刺到。我们二排没有一个同学退缩,尤其是平时柔弱的梦琴同学,戴着一副近视眼镜,艰难地用她的小身板缓缓地向前移动,虽然满身泥水,小腿上还留下一条血痕,但是她忍着泪水,告诉我们没事……
还没喘口气,“蓝军一号”给我们下达了第二个任务:“狼心凝聚”。大家按照命令,迅速站成六排,挽着战友的胳膊,这个时候没有男女,只有集体。随着水枪的冲击,水毫不留情地打在脸上,真的很疼,眼睛都睁不开,可是没有一个人松开胳膊,因为我们是一个集体。“我们是狼!因为我们狠,因为我们准,因为我们不怕死,因为我们敢去死。”大家竭尽全力去喊这句振奋人心的口号。那时候,我的心突然有一种震撼的感觉,眼泪也落了下来,大家围成一个同心圆,双手搭在自己战友的肩上,顶着高压水枪的强烈冲击,不抛弃不放弃。
感谢“蓝军一号”给我们这次经历,让我们懂得团结才能获得胜利。每天在训练场流下的汗水是对教官和“蓝军一号”的尊重,最后完美的展示是对他们的回报,是对获得“战狼二星”的交代。
在这次军训中,我们见证了每一位同学的成长与伟大,大家都在为了胜利、不能倒下而坚持着,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集体的荣誉。(童丹宁)
教师评语
选材很好,军训的任务不仅让作者震撼,同学们坚持的一瞬间也深深地震撼了读者。
文章善于用简单的语言传达丰富的内容,文中对梦琴同学的描写虽无过多语言,不过那些修饰语已经生动地刻画出她当时的艰难与坚持。对于集体任务“狼心凝聚”的描写,能够抓住要点,合理安排叙议的内容,使叙的内容更为真实,议的内容恰到好处地表现情感。(李可繁)
那一次,我真感动
小学四年级的一次运动会,我报名参加800米跑的项目。
因为是第一次以比赛的方式跑800米,还真有点紧张。
我忐忑地站在起跑线上,只觉得喉咙有些发干,脚似乎也有些发软。看看旁边的对手,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样子,再看看发令老师口中的哨子,我的心怦怦跳个不停。
哨声突然吹响,选手们“嗖”地一下跑了出去,就像脱缰的野马。我跑在第三道,是个不错的位置。我调整呼吸,跑到第一道,尽量省下力气。
渐渐地,我跑得游刃有余,一圈过后便把其他选手甩得远远的。“吴亦然!加油!”我看向楼上,原来是我们班的同学趴在栏杆上为我加油呢,于是我更加用力地跑。
第三圈的时候,我的肚子突然开始疼了,像是被绞肉机绞动的疼。我慢了下来,后面的选手超越上来,此时的我,恨不得自己长一双翅膀,玩命地追上去。“吴亦然!跑慢一点!节省力气最后一圈冲刺!”我听到了这句话,心里稍稍安定,匀速地跑着。同学们给我的加油声更大了,几乎超过了广播中的音乐声,充斥在耳朵里的是飞奔的力量,是超越的力量。
最后一圈,我奋力加快速度,好似流星赶月,超过一个又一个选手,与第二位并驾齐驱。因为同学们有计划的呐喊、陪跑,班长甚至跑在我前面的一点点距离领着我奔向终点,我的双腿似乎得到神助,迈开更强劲有力的步伐。“耶——”伴着一阵欢呼,终点那条红带被我冲出了一条优美的弧线。同学蜂拥而至,来到我的身边,有向我祝贺的,有轻声关心的,还有默默地递给我矿泉水的……他们扶着我慢慢地走在阳光下,那金色的光芒好像为我们洒下。
那日的阳光让我永久回味,阳光下的画面令我深深感动,画面里那些温暖的瞬间不断回放。那一次,我真感动!(吴亦然)
教师评语
故事内容详略得当,重点描写了比赛过程中奔跑的艰难,在最艰难的时刻能够获得同学们的支持与鼓励,显得格外温暖,从而突出了重点——感动。心理描写到位,站在起跑线上,第三圈落后时,最后一圈的冲刺都有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另外,同学的呐喊、鼓励,班长的陪跑,这些细节描写给文章增色不少。(李可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