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

视点

构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构思的实现。因此,研究摄影构图的实质,就在于帮助我们从周围丰富多彩的现实中选择出典型的生活素材,并赋予它鲜明的造型形式,创作出具有深刻思想内容与完美形式的摄影艺术作品。

低视点:低视点可以强调前景,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仰视的拍摄手法,在平时拍摄中采用仰视的拍摄手法可以将事物拍摄得高大,同时也会产生透视的效果,使近处的物体变大,很多情况下我们会用仰拍的方式拍摄高大的建筑,当然很多人像也比较喜欢利用仰拍,但是它具有一定的缺点,在拍摄人像的时候会使人的腿部拍粗,脸会被拍大,所以我们在拍摄人像的时候要谨慎使用仰拍的视觉效果。

相比之下,对同一主体进行拍摄,如果改变相机的高度和角度进行拍摄,图像会因为视点不同而具有完全不同的效果。低视点会比较强调前景。

978-7-111-36634-8-Part01-48.jpg

拍摄技巧

(1)这幅图主要以向心式构图进行拍摄,拍摄的过程中作者以仰视角度拍摄,突出近处的建筑,使建筑显得更加高大。

(2)由于在拍摄时只有一部分的建筑受光,两侧建筑背光,将测光点选在明亮处。背光面和受光面形成明暗对比,更加增加了空间感。

978-7-111-36634-8-Part01-49.jpg

光圈:F11 焦距:35mm 快门:1/400s ISO:100

仰视的角度拍摄建筑可以突出建筑高大和延伸感,同时给画面增添紧张感和压迫感。

高视点:高视点和低视点拍摄的图像看起来是不同的,带给观众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将相机举到眼睛的高度,对主体进行对焦拍摄。以眼睛的高度进行拍摄会产生具有相同视点的图像。我们可以调整视点,从而改变人物在画面中的位置,这将带给观众以不同的视觉感受。

高视点可以引导观众在欣赏图片的时候不得不以向下的视线来观看图片。当我们使用极高或者极低的视点进行拍摄时都会产生一定的畸变,较高的试点会将事物压缩得更小,造成头大、腿短的效果。所以这种拍摄不适合建筑,比较适合拍摄大面积的事物,如大海,或者从高空拍摄田野等。俯视的拍摄多用于从空中拍摄大面积的事物和城市的全景。很少会用于拍摄人像,因为这样会将人的脸和头部夸大而缩小了身子的比例,使人物产生很大的变形。

978-7-111-36634-8-Part01-50.jpg

光圈:F11 焦距:35mm 快门:1/350s ISO:100

idea

此幅图是作者以高视角(即俯拍)进行拍摄的,没有采用空拍,但是,是站在其他的高高的山峰上进行拍摄的,使丘陵能够大面积地收入到画面,给人大的视觉,且使人有一种想继续向下看的冲动。使用曲线构图将丘陵的柔和起伏的特性细腻地展现出来,同时增添了画面的紧凑感和延伸感;中间微微露出的绿色恰好安排在画面的水平三等分处,给荒凉的画面添加了变化和活力;一条细长的羊肠小道从画面的下方呈曲线一直延伸到上方,一个小得几乎会被忽略的人骑自行车在小路上艰难地行驶,从比例上使人更加感受到丘陵的广袤。

978-7-111-36634-8-Part01-51.jpg

978-7-111-36634-8-Part01-52.jpg

光圈:F11 焦距:135mm 快门:1/400s ISO:100

采用俯视拍摄,可以将整个车的形状外观更好、更全面地表现出来。

978-7-111-36634-8-Part01-53.jpg

光圈:F8 焦距:100mm 快门:1/10秒 ISO: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