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老建筑》简介
《寻访老建筑》这本书是由.杨嘉文文创作的,《寻访老建筑》共有26章节
1
自序 过往的回溯
在我住的那条村子里,有这么一个小店。沿河而建,由一对老夫妇守望着,平时是一家小士多店,极容易错过的那种,但每到中秋节的前大半个月,檐下就会挂起各式手作纸扎灯笼,...
2
目录
目 录 自序 过往的回溯 几所旧房,一座城池 色彩在此湮散 青烟缭绕之地 在裂缝中生长 在消逝中涅槃 屋顶上的一只史努比 斜阳洒落渡头 时间会为与世隔绝者停留 ...
3
几所旧房,一座城池
如果就“城市”一词的定义来说,它应该有相当的地域、不少的人口、一定的经济活动,甚至可能需要市场、医院、学校等设施。然而对于纯粹意义的“城”,或许只需要一堵围拢起...
4
色彩在此湮散
当大雨下到最高潮的时候,行人都停止了走动,在各自的安身处静待着大雨的过去。兴中广场的大钟敲响了整点钟声,随即播放着自大钟诞生以来一直唱着的那首曲子。曲子穿过浓重...
5
青烟缭绕之地
如果一条村庄四面环山,那么它注定是穷乡僻壤,但如果像南下村那样位于市区之中,四面通途,多年来仍如被遗忘之地,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南下村被中山二路、悦来南路、博爱...
6
在裂缝中生长
弓箭巷名字的由来,据说是因为其形状如拉满的弓。弯弯的小巷是有那么点意思,其饱满的弧度足够叫人联想,但这仍需考验刚到的游人丰富的想象力。反正我很喜欢这个名字。 从...
7
在消逝中涅槃
粉色的孙文西路步行街可能是中山复古味最浓的街道了。路旁的骑楼群有点新颖,又带点民国风。精致秀丽的轮廓下,特步、361°、匹克等店热闹非凡,融入了不协调的喧闹声。...
8
屋顶上的一只史努比
可爱的卡通人物 曾经看过这样一张照片:在一间陈旧朴素的砖瓦房前空地,随意放置了许多塑像,既有孙中山等名人,也有白雪公主、小矮人等卡通人物。塑像斑斓的色彩与灰扑扑...
9
斜阳洒落渡头
渡头村建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已有五百多年历史。村子坐落在古良都梅岭山脉的北麓,石岐河南岸,因古时临岸边筑船渡码头,方便客渡与货运,称作“渡溪码头”,故...
10
时间会为与世隔绝者停留
甫一下车,雨又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众人躲到高山榕树下,打开雨伞,顿时开出几朵艳丽的花朵。几乎所有在这里下车的人,都是往詹园去的。忽急忽缓的雨并没有影响游人的兴致...
11
时光过境
大环村村口牌坊前设置了门闸,人车进出均需凭卡,我有点踟蹰,有点不知所措。 我诚恳地与门卫说明来意,遂获放行。还没有穿过牌坊,越过“国境”,我便感觉到了些许隔阂。...
12
濠头寻古
初次听说濠头这个名字是在2004年,当时只知道它应该与“蚝”有关联,然而直到12年后,我才第一次踏足这里。 据说,濠头村是中山最早的村落之一,由浙江籍郑氏兄弟于...
13
那里生长着一片兰花
刚下车,村口一座朴素的碉楼便出现相迎,让人顿感沙边村的盛情。 沙边的盛名,源自村内群起的碉楼。“全国碉楼最多的村庄”,这是个如雷贯耳的名号,最让沙边人自豪。沙边...
14
地上的宝石
与素有“中国碉楼之乡”称号的江门开平相较,中山地区的碉楼,可能在数量上无法比拟,在整体壮观与华美程度上,也略显逊色。但对于多在乡郊的开平碉楼来说,中山地区的碉楼...
15
稻香与绿涛环绕的村庄
小琅环公园山脚下隔着一条小琅环路,那里有一片稻田。8月末,过膝高的稻子已深深扎根于此,正值旺盛生长期。不用多久,它们会抽穗开花,继而结实成熟,等待着收获的人们。...
16
在雍陌村走了回头路
提笔写作的时候才发现,第一次游历雍陌村,并没有留下多少深刻的印象,那些片段也难以成文。我决定重访。在邓小平留下“不走回头路”警世名言的罗三妹山下,我走了一趟回头...
17
遥想古闸年华
巨大的古榕树投下大片阴翳,给万物以庇荫。村民在树下闲谈,全然不理我们这两位突然出现的陌生人。他们谈着些外人无法听懂的琐事,无所羁绊,不必忌讳,仿佛说的是另一种语...
18
金色的村落
坐在归家的公交车上,一片金色的稻田在车窗外铺展,被河边井然有序的水杉树分隔成一帧一帧,像放映中的电影胶卷,细微地变换着动作。夕阳下的稻田,泛着多少淘金者梦寐以求...
19
左步村有什么
没什么比一瓶冰冻的可乐更能消解暑热了。我和友人瘫坐在矮凳上,变换着姿势,让身体尽量舒展,同时忙不迭地擦走额头和颈脖上的汗水。 对于外来访客,左步村人并不陌生。然...
20
蛰伏尘土上的不死鸟
棒叶落地生根,为景天科植物,茎直立,粉褐色,叶呈圆棒状,在南方的老房子屋顶瓦檐上常成片生长,蔚为壮观,为老朽的房子带来难得的生机。新芽在落地前,已经在叶端锯齿上...
21
根之所系,心之所归
茶东村村口的公交车站旁就是茶东公园。公园建于清初,清咸丰九年(1859年)重修。公园外围没有标示,正门封闭,贴上了一个又一个的广告,昭示着它现在的身份——农庄餐...
22
山中英魂
“就在前面路边。”村口的小卖部老板娘非常有信心地给我指明了华帝殿的位置。在南桥大帽山脚下,我总算找到了。 在大帽山山脚下,城桂公路边的华帝殿朴素得有点寒碜。硬山...
23
粥城背后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觉得,沙溪镇是归属于西区一带的,如同沙朗。我来过这里无数次,但始终有种陌生感。每次坐在公交车上,走走停停各个站点——溪角、云汉、龙聚环、...
24
还有什么仍在维系乡愁
土瓜岭,据史料记载,因村南有一小山包状如土瓜(地瓜)而得名。时至今日,小山包早已踪影无寻,但每每念及此名,仍能想象。我很喜欢古人命名的地名,率真简单、朴实无华,...
25
古桥老屋与花灯
我一直觉得小榄镇是一个让人难以摸透的地方。因为这里每年举办的菊花会,我很小的时候便来过,沿途是耀眼的花灯、热闹的夜店、拥挤的人群以及推着走双翼就能扑动的小马玩具...
26
五星红旗在这里升起
我在“青岗”公交站站牌前等待着朋友出来迎接。他已经先我一步进村子游览了。“这边走。”他挥手招呼着我,领我穿过了牌坊。 青岗社区位于大涌镇西北面,卓旗山脚下,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