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装工程人工、材料及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
考点汇集
考点1 施工过程分解及工时研究
一、施工过程含义及其分类
(一)含义
施工过程就是在建设工地范围内所进行的生产过程。
(二)分类
1)根据施工过程组织上的复杂程度分解为工序、工作过程和综合工作过程。
①工序是指组织上不可分割的,在操作过程中技术上属于同类的施工过程。工序特征:工作者不变,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和工作地点也不变。工序是工艺方面最简单的施工过程,可以由一个人来完成,也可以由小组或施工队内的几名工人协同完成。
施工过程、工序、操作、动作的关系如图2-2所示。
图2-2 施工过程、工序、操作、动作的关系
②工作过程是指由同一工人或同一小组所完成的在技术操作上相互有机联系的工序的总和。特征:人员编制不变,工作地点不变,而材料和工具则可以变换。
③综合工作过程是指同时进行的,在组织上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并最终形成产品的施工过程的总和。
2)按照工艺特点分类,分解为循环施工过程和非循环施工过程。
(三)影响因素
施工过程的影响因素包括技术因素、组织因素和自然因素。
二、工作时间分类
(一)目的
研究施工中的工作时间最主要的目的是确定施工的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
(二)工人工作时间消耗分类(图2-3)
图2-3 工人工作时间消耗分类
(三)机器工作时间消耗分类(图2-4)
图2-4 机器工作时间消耗分类
三、计时观察法
(一)计时观察法概述
计时观察法用于建筑施工中以现场观察为主要技术手段,所以也称为现场观察法。
计时观察法的局限性体现在考虑人的因素不够。
(二)计时观察前的准备工作
1)确定需要进行计时观察的施工过程。
2)对施工过程进行预研究。
3)选择观察对象。
4)其他准备工作。
此外,还必须准备好必要的用具和表格。
(三)分类(图2-5)
图2-5 计时观察法的分类
1.测时法
1)用于测定定时重复的循环工作的工时消耗,是精度比较高的一种计时观察法,一般可达到0.2~15s。测时法只用来测定施工过程中循环组成部分工作时间消耗,不研究工人休息、准备与结束及其他非循环的工作时间。
2)一般来说,观测的次数越多,资料的准确性越高。
3)根据具体测时手段不同,可将测时法分为选择法和接续法两种;接续法测时也称为连续法测时,它比选择法测时准确、完整,因此是精度最高的方法,但观测技术也较复杂。
2.写实记录法
写实记录法是一种研究各种性质的工作时间消耗的方法。写实记录法的观察对象,可以是一个工人,也可以是一个工人小组。
(1)写实记录法的种类 写实记录法按记录时间的方法不同分为数示法、图示法和混合法三种。
1)数示法写实记录。数示法是三种写实记录法中精度较高的一种,可以同时对两个工人进行观察,用来对整个工作班或半个工作班进行长时间观察,因此能反映工人或机器工作日全部情况。
2)图示法写实记录。图示法可同时对三个以内的工人进行观察。
3)混合法写实记录。混合法吸取数示和图示两种方法的优点,适用于三个以上工人的小组工时消耗的测定与分析。
(2)写实记录法的延续时间 需考虑的因素包括:所测施工过程的广泛性和经济价值;已经达到的功效水平的稳定程度;同时测定不同类型施工过程的数目;被测定的工人人数以及测定完成产品的可能次数等。
3.工作日写实法
1)目的:一是取得编制定额的基础资料,通常需要测定3~4次;二是检查定额的执行情况,找出缺点,改进工作,通常需要测定1~3次。
2)工作日写实法在我国是一种采用较广的编制定额的方法。
3)工作日写实法,利用写实记录表记录观察资料。记录时间时不需要将有效工作时间分为各个组成部分,只需划分适合于技术水平和不适合于技术水平两类。
考点2 确定人工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
一、人工定额
人工定额也称劳动定额。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是人工定额的两种表现形式。
(一)时间定额
其计算方法如下
(二)产量定额
其计算方法如下
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互为倒数,即
时间定额×产量定额=1
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都表示同一劳动定额项目,它们是同一劳动定额项目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时间定额以工日为单位,综合计算方便,概念明确。产量定额则以产品数量为单位表示,具体、形象,劳动者的奋斗目标一目了然,便于分配任务。劳动定额用复式表同时列出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以便各部门、企业根据各自的生产条件和要求选择使用。
复式表示法有如下形式
二、确定工序作业时间
人们可以获得各种产品的基本工作时间和辅助工作时间,将这两种时间合并,可以称之为工序作业时间。
(一)拟订基本工作时间
基本工作时间在必需消耗的工作时间中占的比重最大。
1)各组成部分与最终产品单位一致时的基本工作时间计算。此时,单位产品基本工作时间就是施工过程各个组成部分作业时间的总和,计算公式为
式中 T1——单位产品基本工作时间;
ti——各组成部分的基本工作时间;
n——组成部分的个数。
2)各组成部分单位与最终产品单位不一致时的基本工作时间计算。此时,各组成部分基本工作时间应分别乘以相应的换算系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 ki——对应于ti的换算系数。
(二)拟订辅助工作时间
辅助工作时间的确定方法与基本工作时间的确定方法相同。
三、确定规范时间
规范时间内容包括工序作业时间以外的准备与结束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及休息时间。
四、拟订定额时间
确定的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及休息时间之和,就是劳动定额的时间定额。计算公式为
考点3 确定材料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
(一)分类
1.根据材料消耗的性质划分
施工中材料的消耗可分为必须消耗的材料和损失的材料两类性质;必须消耗的材料属于施工正常消耗,是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基本数据。其中,直接用于建筑和安装工程的材料,用于编制材料净用量定额;不可避免的施工废料和材料损耗,用于编制材料损耗定额。
2.根据材料消耗与工程实体的关系划分
施工中的材料可分为实体材料和非实体材料两类。
(二)确定材料消耗量的基本方法
实体材料的净用量定额和材料损耗定额的计算数据是通过现场技术测定、实验室试验、现场统计和理论计算等方法获得的。
1)现场技术测定法又称为观测法,主要适用于确定材料损耗定额。
2)实验室试验法主要用于编制材料净用量定额。
3)现场统计法由于不能分清材料消耗的性质,因而不能作为确定材料净用量定额和材料损耗定额的依据,只能作为编制定额的辅助性方法使用。
4)理论计算法是运用一定的数学公式计算材料消耗定额。
①标准砖用量计算
用砖数A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k——墙厚的砖数×2。
砂浆用量B的计算公式为
②块料面层的材料用量计算
每100m2面层块料数量、灰缝及结合层材料用量公式为
考点4 确定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
(一)确定机械1h纯工作正常生产率
1.对于循环动作机械计算公式
机械一次循环的正常延续时间=Σ(循环各组成部分正常延续时间)−交叠时间
2.对于连续动作机械计算公式
(二)确定施工机械的正常利用系数
(三)计算施工机械台班定额
施工机械台班产量定额=机械1h纯工作正常生产率×工作班纯工作时间或施工机械台班产量定额=机械1h纯工作正常生产率×工作班延续时间×机械正常利用系数
几点说明:
1)机械纯工作时间,就是指机械的必需消耗时间。机械1h纯工作正常生产率,就是在正常施工组织条件下,具有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技术工人操纵机械1h的生产率。
2)施工机械的正常利用系数,是指机械在工作班内对工作时间的利用率。
3)辅助工作时间可以直接利用工时规范中规定的辅助工作时间的百分比来计算。
真题实战
一、单项选择题
1.砌筑一砖厚砖墙,灰缝厚度为10mm,砖的施工损耗率为1.5%,场外运输损耗率为1%。砖的规格为240mm,则每m3砖墙工程中砖的定额消耗量为( )块。【2012年真题】
A.515.56 B.520.64 C.537.04 D.542.33
【答案】C
【解析】利用材料定额消耗的理论计算法,计算每m3一砖墙厚的净用量为
2.下列工人工作时间消耗中,属于有效工作时间的是( )。【2013年真题】
A.因混凝土养护引起的停工时间
B.偶然停工(停水、停电)增加的时间
C.产品质量不合格返工的工作时间
D.准备施工工具花费的时间
【答案】A
【解析】有效工作时间包括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的消耗,其中A选项属于基本工作时间。
3.下列对于测时法的特征描述中,正确的是( )。【2014年真题】
A.测时法既适用于测定重复的循环工作时间,也适用于测定非循环工作时间
B.选择测时法比接续测时法准确、完善,但观察技术也较之复杂
C.当所测定的各工序的延续时间比较短时,接续测时法较选择测时法方便
D.测时法的观测次数应该根据误差理论和经验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
【答案】D
【解析】A选项,测时法主要适用于测定定时重复的循环工作的工时消耗;B选项,接续法测时也称作连续法测时。它比选择法测时准确、完善,但观察技术也较之复杂;C选项,当所测定的各工序或操作的延续时间较短时,连续测定比较困难,用选择法测时比较方便且简单。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测定时间消耗的工作日写实法的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2011年真题】
A.工作日写实法用于检查定额执行情况时,需要测定3~4次
B.能够获得整个工作班内各种工时的消耗量
C.需要记录产品数量和影响工时消耗的各种因素
D.记录时间时需要将有效工作时间分成不同组成部分
E.应按工时消耗的性质分类记录各类工时消耗量
【答案】BCE
【解析】工作日写实法用于取得编制定额执行情况时,需要测定3~4次。记录时间时不需要将有效工作时间分成不同组成部分,只需要划分适合于技术水平和不适合技术水平两类。
2.下列施工工作时间分类选项中,属于工人有效工作时间的有( )。【2014年真题】
A.基本工作时间 B.休息时间
C.辅助工作时间 D.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
E.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
【答案】ACD
【解析】有效工作时间是从生产效果来看与产品生产直接有关的时间消耗,其中包括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的消耗。预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运输汽车装载某种材料时,因体积大但重量不足而引起的汽车在降低负荷的情况下工作的时间属于机器工作时间消耗中的( )。
A.多余工作时间 B.低负荷下的工作时间
C.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时间 D.有效工作时间
2.在我国采用较广的编制定额的方法是( )。
A.测时法 B.图示法
C.写实记录法 D.工作日写实法
3.空心砖墙中,若材料标准为390mm×190mm×190mm,1m3砖墙的净用量为55块,砖损耗率为2%,砂浆损耗率为3%,则每m3砂浆消耗量为( )m3。
A.0.226 B.0.232 C.0.210 D.0.216
4.根据计时观察资料得知,1m3标准砖墙勾缝基本工作时间为45min,辅助工作时间占工序作业时间的比例为6%,准备与结束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休息时间占工作班时间的比例分别为2%、3%、20%,则每m3砌体标准砖厚砖墙勾缝的产量定额为( )m3/工日。
A.7.519 B.6.033 C.6.166 D.7.180
5.出料容量为350L的砂浆搅拌机,每循环工作一次,需要装料、搅拌、卸料和中断的时间分别为85s、140s、120s、40s,其中运料与其他循环组成部分交叠的时间为25s。机械正常利用系数为0.9,则350L砂浆搅拌机的产量定额为( )m3/台班(1m3=1000L)。
A.31.83 B.23.55 C.25.20 D.22.10
6.工序是组织上不可分割的,在操作过程中技术上属于同类的施工过程,其特征是( )。
A.劳动对象不变 B.工作地点可变
C.材料和工具可以变换 D.人员编制可变
7.工人把灰浆泵由一个工作地点转移到另一工作地点时的时间属于( )。
A.辅助时间 B.不可避免的中断所消耗的时间
C.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 D.基本工作时间
8.确定材料消耗量的基本方法中,不能分清材料消耗性质的方法是( )。
A.理论计算 B.混合法 C.实验室试验 D.现场统计
9.在测定搅拌机工作时间时,由于工人上班进行准备工作,导致搅拌机晚工作30min,对该时间表述正确的是( )。
A.该时间属于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时间,应计入定额
B.该时间属于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时间,不应计入定额
C.该时间属于停工时间,不应计入定额
D.该时间属于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应计入定额
10.采用计时观察法时,首先应( )。
A.对施工过程进行预研究 B.选择观察对象
C.确定需要进行计时观察的施工过程 D.确定正常的施工条件
11.人工挖土方,土壤为潮湿的黏性土,按土壤分类属二类土(普通土)。测试资料表明,挖1m3需消耗基本工作时间60min,辅助工作时间占工作延续时间的2%,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占工作延续时间的2%,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占1%,休息时间占20%,则此土方工程的时间定额为( )工日/m³。
A.0.125 B.0.128 C.0.133 D.0.166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工人工作时间中损失的时间有( )。
A.午休时间 B.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
C.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D.偶然工作时间
E.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
2.根据工人工作时间分类,下列不属于必须消耗的时间的是( )。
A.工人下班前工具整理所耗的时间
B.钢筋工在钢筋下料前熟悉图纸所耗的时间
C.墙体砌筑工人等待砂浆所耗的时间
D.因短暂停电而导致配合机械工作的工人停工所耗的时间
E.工序交接时对前一工序不可避免的修理所耗的时间
3.在定额测定中,写实记录法测定时间定额( )。
A.能够获得分析工作时间消耗和制订定额必需的全部资料
B.能反映工人或机器工作日工时消耗的全部情况
C.能够通过测定检查定额的执行情况
D.主要适用于测定定时重复的循环工作
E.观测对象可以是一个工人,也可以是一个工人小组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恭喜您顺利完成第1周第6天学习任务!
第1周第 7天 日期:2015年____月____日
学习内容:第二章第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