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重庆的汽车风洞实验室在研究什么
位于重庆的汽车风洞实验室在研究什么
2016年6月,中国首个汽车风洞实验室在重庆市两江新区礼嘉片区开工,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4.3亿元打造,于2019年10月投用。
目前,全世界用于汽车空气动力学研究的风洞有50多个,主要分布在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国家。其中,德国奥迪公司的汽车风洞、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的汽车风洞、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的汽车风洞和美国通用汽车的风洞被业内称为“风洞界的F4”。
中国在汽车空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没有相应的技术积累,并且风洞实验室的建设和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研究明显落后于欧美国家。目前,我国本土的车企中都没有独立风洞实验室,仅有同济大学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和吉林大学汽车风洞的少数高校所属的风洞。几个比较大的车企的风洞,局限于环境风洞(以模拟汽车在自然界中遇到的各种气候条件,如风、霜、雨、雪等)。如果国产品牌汽车要进行空气动力学的检测,排队都要一年,甚至有些还被迫做模拟仿真计算,这也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尴尬。
要知道,风洞试验在汽车空气动力学研发中是必不可少的,而一款新车的一个完整开发过程需要三四年时间。在新车型开发的早期,会利用风洞去做一些比例模型实验,结果直接决定造型的方案设计。而在工程设计阶段,需要做大量的设计、验证工作,如后视镜设计得是否合理,后视镜的造型会产生多大的噪声,对于驾驶员有多大的影响,这个阶段需要在风洞里一点一点地微调,其工作量非常大。即使量产阶段也要在风洞里面系统地测试整个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包括风阻系数、噪声水平。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环境风洞还可以做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热管理实验,以及防泥、防溅的实验。
一般来讲,一辆新车的设计需要在空气动力学风洞中进行三四百个小时的测试,而在环境风洞中的测试需要六七百个小时。
目前,位于重庆的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风洞实验室投用后,将大大提升我国的汽车研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