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PAN Yunhe.Heading towar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J].Engineering,2016(2):409-413.
[3]吴志强,陈锦清,杨婷,等.中国第一部现代城市规划著作——郑肇经先生《城市计画学》[J].城市规划学刊,2016(3):93-97.
[4]同济规划.吴志强:规划新时代与生态理性内核[EB/OL].2017.http://mp.weixin.qq.com/s/oksik8yedmaYgstozWQSQ.
[5]中国城市规划.重磅!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大会报告观点集锦[EB/OL].2017.https://mp.weixin.qq.com/s/oksik8yedmaYgsto-Zwqsq.
[6]吴志强,李欣.城市规划设计的永续理性[J].南方建筑,2016(5):4-9.
[7]吴志强,叶锺楠.基于百度地图热力图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J].城市规划,2016,40(4):33-40.
[8]吴志强.“人居三”对城市规划学科的未来发展指向[J].城市规划学刊,2016(6):7-12.
[9]李力,林懿伦,曹东璞,等.平行学习—机器学习的一个新型理论框架[J].自动化学报,2017,43(1):1-8.
[10]何哲.通向人工智能时代——兼论美国人工智能战略方向及对中国人工智能战略的借鉴[J].电子政务,2016(12):2-10.
[11]赵冬斌,邵坤,朱园恒,等.深度强化学习综述——兼论计算机围棋的发展[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6,33(6):701-717.
[12]贾根良.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工业智能化[J].中国社会科学,2016(6):87-106+206.
【注释】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国际创新城市构建与城市圈发展战略规划研究,12&ZD202)。原载于《时代建筑》2018年第1期。
[2]参见:吴志强,叶锺楠.基于百度地图热力图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J].城市规划,2016,40(4):33-40。
[3]“大智移云”为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网络、云计算技术的简称。参见笔者部分演讲:同济规划.吴志强:规划新时代与生态理性内核[EB/OL].2017.http://mp.weixin.qq.com/s/oksik8yedmaYgsto-zWQSQ;中国城市规划.重磅!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大会报告观点集锦[EB/OL].2017.https://mp.weixin.qq.com/s/oksik8yedmaYgsto-zWQSQ。
[4]参见:吴志强.“人居三”对城市规划学科的未来发展指向[J].城市规划学刊,2016(6):7-12。
[5]CityGO的原型由同济大学吴志强教授最先提出,根据潘云鹤院士的指示,由宁波智城院、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宁波市规划局、宁波云计算中心联合攻关,结合宁波现有智慧城市大数据的基础,在宁波首先投入试点实验并设计原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