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规划》简介
《智能规划》这本书是由.吴志强主编创作的,《智能规划》共有231章节
1
内容提要
Synopsis 本书是“智能城市规划”丛书的第二本,汇集了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协同创新中心诸多院士和专家学者近年来在智能规划研究领域的15篇重要文献,探讨了智...
2
本书编辑委员会
Editorial board 主编 吴志强 编委会成员 邹德慈 张锦秋 何镜堂 张建云 刘加平 崔 愷 方守恩 杨东援 ...
3
序
Preface 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到2...
4
目录
目 录 内容提要 本书编辑委员会 序 第一章 范式转型 人工智能辅助城市规划 1 人工智能辅助城市规划的切入点 2 人工智能与城市规划的互动相长 3 三种规划思...
5
第一章 范式转型
CHAPTER 1 PARADIGM SHIFT...
6
人工智能辅助城市规划[1]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ssisted Urban Planning 吴志强 摘 要 城市规划中的人工智能应用是城市规划学科的时代标志...
7
1 人工智能辅助城市规划的切入点
人工智能与中国的城市规划学科目前都处于初级阶段,两者发展过程中的互动关系前景,以下述三点尤为重要。 (1)城市规划学科的成熟,基于城市规划的思想理论、技术方法和...
8
2 人工智能与城市规划的互动相长
(1)城市研究与城市规划实践为人工智能研发提供了巨大的应用平台和发展思路。2016年“人居三”大会联合国第三次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简称“‘人居三’大会”)...
9
3 三种规划思路
(1)中世纪开始的乌托邦城市规划是理想导向的,是要把一个国家的理想体现到一个城市的规划中。这是第一种规划思路:以理想导向编制规划。 (2)20世纪50年代后,在...
10
4 人工智能辅助城市研究实例
...
11
4.1 智能数据捕捉辅助城市规律发掘
笔者及工作小组的“城市树”城市研究项目,通过30 m×30 m精度网格,在40年时间跨度内对全世界所有城市的卫片进行智能动态识别,如影像识别(图1),建构了“城...
12
4.2 城市功能的智能配置
运用人工智能的类型学技术,笔者及其团队构建了博弈模型(CityGo)[5]。首先将城市利益相关体分为政府、规划师、投资商、市民四方,提取反映四方需求和决策特点的...
13
4.3 城市形态智能设计
笔者及其团队研发了城市智能信息模型(CIM),进行城市形态的智能设计,为城市规划提供数据支撑。如在北京副中心的设计中,应用CIM支持系统,在覆盖的155 km2...
14
5 结语
只有当城市作为独立生命体、作为城市规划的职业对象而被尊重时,城市规划才能尊重城市复杂的生命规律,寻求其复杂生命的生态理性。而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导入...
15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PAN Yunhe.Heading toward Artificial Inte...
16
转型时期的城市智能规划技术实践
Urban Intelligent Planning Technology Practice in Transitional Period 吴志强 甘惟 摘 要...
17
1 城市规划思想方法转型的时代背景
1986年,针对城市规划工作面临的资本和市场力量的挑战,我们提出过“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总是依托城市活动发展进行的”观点,也提出城市规划的思想方法必将从单一走...
18
2 城市规划供给侧转型的三大趋势
...
19
2.1 城市规划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的思想变革
在我国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因过度依赖资本投入、消费刺激来促进城市发展而产生的“中低品质城市过多、高品质城市不足”的典型问题仍然普遍存在[12],主要表现为:粗放式...
20
2.2 城市规划转型需要永续理性思维的支撑
20世纪60年代以来,过度局限于物质空间的简单主义带来了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西方城乡规划界开始对规划理性化的问题进行反思。造成当前中国城市规划所面临的困境的多方...
21
2.3 “大智云移”技术发展推动城市规划工具理性转型
20世纪末期是计算机辅助规划技术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将规划师从手绘图纸的繁重工作中解放出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数据处理功能强大、成本低廉且易于操作的地理...
22
3 城市智能规划的转型实践
...
23
3.1 构建城市智能信息模型
我们为青岛中德未来城构建了城市智能信息模型(图1),并在该平台的基础上应用大量智能分析工具来优化设计方案。“城市智能信息模型(CIM)”在城市信息模型的基础上进...
24
3.2 城市用地布局的人工智能推演
城市用地布局是城市空间规划的关键问题,也是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手段的核心价值。由于深刻地认识到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多元社会主体需求的复杂性矛盾...
25
4 结语
当下,我国的城市规划正面临重要的转折时期:一是,城市规划自身正在从过去依靠管理部门的行政决策及城市规划师的职业经验转向依靠理性的工具来辅助决策;二是,城市规划思...
26
参考文献
[1]吴志强.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J].城市规划学刊,1986(5):1-7. [2]吴志强,陈秉钊,唐子来.21世纪的城市建筑:走向三大和谐[J].城市规...
27
通过大数据促进城市交通规划理论的变革
Promoting Urba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Theory Innovation Using Big Data 杨东援 摘 要...
28
1 变革意识:交通规划理论的活力所在
...
29
1.1 变革背景
交通规划理论的活力在于适应发展的需求,交通规划理论变革的动力也来自于世界发展潮流和中国城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拉动。正如文献[1]所指出的,当前城市交通问题已不再...
30
1.2 拓展分析视角
城市交通规划需要充分考虑与城市空间体系、社会空间结构、城市网络体系之间的关联,从发展模式引导角度处理好系统内部多种交通方式网络布局之间的关系,从对策模式角度将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