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清轻重缓急

分清轻重缓急

在职场上,很多人可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面对很多工作,但是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工作起来没有头绪,杂乱无章。当到了下班时间,自己手里的工作还没有处理完,每天加班弄得自己很累。长此以往不仅身心疲惫,而且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有能力做好这份工作。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就是因为没有把工作分清轻重缓急,胡子眉毛一把抓,结果自己很累,却事倍功半。有句话说得好:使人感觉累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工作方法。所谓“方法不对,努力白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刘丽负责公司宿舍的维修和飞机票预订工作,她每天上班会先把办公室打扫一遍,浇浇花草,然后去物业取报刊信件等。

刘丽认为自己工作很勤奋,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同事们对刘丽的工作很不满意,认为她办事拖拉,效率低。刘丽面对同事们的指责很委屈,认为自己一上班就忙忙碌碌,并没有偷懒,大家为什么要这么看待她。

一天,负责生产的主管很生气地找到刘丽,质问她为什么还没有把工人宿舍的空调修好,已经说过很多次了。刘丽说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去找维修师傅。

回过头来,生产经理问刘丽为什么这几个月的差旅费比以前高了?出差的员工并没有增加,这是怎么回事?部门经理这时打电话向订票处询问,订票人员告诉他,以前定票都是提前十几天,那时折扣高,现在定票只提前一两天,甚至是定当天的票,这样折扣就低,甚至没有折扣。

部门经理听后非常生气,对刘丽说:“你的工作是怎么干的?能不能注意一下工作方法?你每天就知道扫地、浇水、拿报纸,重要的工作一件不干,这怎么能行?”刘丽受到了部门经理的批评,心里虽然不舒服,但是她终于明白了自己工作失误的原因,就是没有分清轻重缓急,把精力都优先用在了不重要的事情上。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刘丽虽然每天都忙忙碌碌,但是她所做的工作要么是不重要也不紧急的,要么是重要不紧急的,而把重要紧急的事情一直往后拖,结果使自己的工作干得很糟糕。要知道工作上的事情是有轻重缓急之分的,不能“同等对待”,重要的事情应该先做,次要的事情要后做,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对于工作的轻重缓急,美国的史蒂芬·R. 科维提出了“四象限时间管理”原则,他把事情分为重要且紧急,重要而不紧急,紧急而不重要,既不重要也不紧急四个象限。对于重要且紧急的事情,应该立即行动,马上去做。对于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然后有计划、有条理地去做。对于紧急且不重要的事情,虽然紧急,如果别人能做就授权让别人做,你督导就行了;如果不是你的工作范围,你要坚决拒绝。对于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你就要思考这些事情值不值得做,可做可不做的就不做,能取消就取消,能延后就延后,不能让这些事情浪费你的工作时间。

所以,在工作中分清轻重缓急是十分重要的,按先重后轻的顺序来处理工作,不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会让你工作有序,不再瞎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