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
尾声
自古以来,茶文化最浓郁的地方是浙江,因而,开一代饮茶之风的陆羽之在吴(吴兴),而兴当代华茶雄风的吴觉农之在越(绍兴),绝非偶然;至若茶图腾的越文化性质,以及河姆渡文化的茶图腾崇拜迹象,更昭示了茶文化之源头在浙江。无疑,浙江在茶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而特殊的位置,并且浙江的茶文化面貌也是极其丰富多彩的。限于篇幅,本书不可能全然道尽,仅能将浙江茶文化的基本面貌与历史梗概,以及重要的,或别具特色的事情作尽可能精彩的介绍。
本书不少内容为首次披露的研究成果。是将浙江茶文化置于全国范围内考察,并打通各相关学科间的障碍,进行跨学科的交叉研究,真正以科学性、文化性为追求,给茶文化史以一种新的建构。从而,深入地揭示了茶图腾的真相、内涵,证据确凿地将茶文化源头溯至几十万年前。使得以往只是作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聊天谈资,或风雅人士标榜自己的“清玩”文化,以及开发茶市场的“文化包装”,即便是茶文化热时,依然只被视为一种饮食文化、边缘文化的茶文化,开始登堂入室,迈入主流文化之行列。以后的中国文史研究,不但不能再忽视茶文化的历史存在,且还可借助茶文化为通途,以通达人类初始时代的彼岸相信本书已让读者对茶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和了解,甚至已有了很大的兴趣与喜爱。这是一份幸运,从此,您会有个好伴侣:
当你寒冷的时侯,茶会温暖你;
当你炎热的时侯,茶会沁凉你;
当你沮丧的时侯,茶会激励你;
当你兴奋的时候,茶会镇龄你。
这是英国前首相格拉斯东说的。他是以一种开放的心态认识茶,热情地拥抱茶的,有异于中国文人“喝茶当于瓦屋低窗下,清泉新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这般萧瑟的落寞。即便是鲁迅“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种清福,首先就必须练功夫,其次是练出来的特别感觉”之确论,亦无可避免地打上了中国近代文化的清冷消极之印记。毫无疑问,有什么样的文化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茶文化面貌,当东方人乐享茶之“迷幻”性时,西方人则看中了茶的“助成”性。英国诗人威廉考博说:“茶为使人鼓舞,却不酩酊之上品。”而名将威灵顿,在滑铁卢战役大胜拿破仑之后,向僚属说:“茶清醒我,除去我的错觉”。东西方文化是如此不同!因而,茶文化在中国至今难以摆脱被“把玩”的性质。所谓“把玩”,就是只有小的欣赏,小的甚至畸形的快感,而缺乏高尚的博大而开放的精神。此乃腐朽文化之产物,而非真正的茶文化!
1929年6月6日,以“启发民智、振兴工商、发展文化”为宗旨的的“西湖博览会”在杭隆重举办,“三千座,殆无虚席。入夜举行水陆提灯大会,并放焰火,满湖灯船,歌声四起,亦相应和。各馆所及环湖堤岸,华灯万盏,尽放光明。
洵吾浙旷代之盛典,湖山空前之喜会。”在这注重中西文化并进的博览会上,中国茶文化第一次向世界展露其纷繁博大、精良优美的面貌。有100多品名茶与茶具获奖,其中有20多品为特等奖。这次博览会在给中国茶业界带来鼓舞与信心的同时,也给中国茶文化注入了开放、奋进的活力。可惜以后长久的战乱,将这新兴的萌芽给扼杀了。
好在茶之真精神是独立傲然、不屈不挠的,它广泛地、纯真地保存在民间,当“溪水清清溪水长,溪水两岸好风光”之类清丽悠长的茶歌传遍国内外时,那始自图腾歌舞而焕然于今日的美好茶情,已将茶之真善美也播撒在世人心中。当人们将目光投向茶时,已然多了一份对茶之真精神的关注与探寻。
茶是美好的,它发源于中国,但已走向世界。它曾经属于远古,但更属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