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这群人

瞧!这群人

薛墨

薛墨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美术史博士,主要从事美术史研究,兼及艺术策展与批评。

以“游”为主题的第四届南京当代艺术主题展,呈现了杨志麟、管策、陆斌、张立明、黄峻、王立平、张正民、赵勤、王成、封加 等24 位南京艺术家的近期作品。但暂且不讨论他们的作品,而想说说对此群体的看法。

“当代艺术”作为一个笼统的概念,在中国语境下已经变得越来越平庸,先锋和前卫特性似乎已经消亡,所以我们只能将其作为时代概念,而非艺术特质来界定。但我们却不应该忽视社会中存在着一批这样的当代艺术家。可能不必获得社会评价体系的认可,或者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是不屑参与这类展览,而自认为在做着纯艺术的事儿。这群人应该就包括此次参展的艺术家。将展览主题定为“游”,大概是游离于所谓主流艺术行动之外吧!

说到“游”,中国人最熟悉的无疑是庄子的《逍遥游》。文中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来评价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也就是真正的“逍遥游”。我想这群艺术家既不想做至人,更不想做神人或圣人吧!所以,他们肯定不是逍遥之人,而是世俗的一群物质主义者,期望用所谓的艺术之实,表达他们的一点想法。幸好在庄子那里,至高境界之下,有个叫宋荣子的人,此人“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这说的是他毁誉由人,从来不蝇营狗苟地追名逐利,或许这就是世俗之人难以实现的人格独立了吧!所以,艺术家们自命为“游”,那只是精神理想或艺术立场的一种高标,至于忘却物我的自由境界,那也许很难在当代艺术中实现了。

然而,恰是这个“游”,非常准确地表达了中国当代艺术的一种困惑,这种困惑不止存在于个体艺术家身上,而且成为了一种集体病症。真正的当代艺术家一定会深刻地质疑自身的存在,对当代背景下的艺术充满疑惑。他们也许会以当代艺术之名游走于荒原之上,踯躅向前,不知前路为何。我不想说得深刻或诗意,流行歌曲的语言虽然直白,却也能表达些朴素的想法: